《狼和鹿》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功臣 禍首
(人類)
生態平衡
教學反思:
尊重生態平衡,維護生態平衡
《狼和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關于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內兩個方面的穩定:一方面是生物種類(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陽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對穩定。生態系統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人的努力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到以下幾點:
一、品讀感悟。
在本課教學時,我采用了多種閱讀方式,有默讀、引讀、指名讀、齊讀、對比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人類恨狼之切,感悟鹿群前后的變化,感悟森林狀態的前后變化,從而體會到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二、巧用對比
在本課教學時,我還充分利用鮮明的對比——鹿群前后變化的對比、森林狀態前后變化的對比、數據的對比以及圖片的對比讓學生去感悟破壞生態平衡所帶來的惡果。
三、角色轉換
在本課教學時,我還讓學生多次擔任當地居民的角色,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對人類的行為進行反思,從中感悟到人類確實是好心辦了壞事,破壞了生態平衡,從而讓學生明白尊重生態平衡、維護生態平衡是多么的重要。
一堂課下來,我發現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濃,不但明白了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還提出了如何改善凱巴伯森林的現狀,讓在座的聽課老師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