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和鹿》教學設計
2、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時刻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當地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的捕殺狼,但是不是消滅了人人討厭的狼,鹿就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呢?請用你喜歡的方式再去讀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3、出示:狼被捕殺前,()的鹿在林間()。
你能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填一填嗎?指名交流。
4、這美好的情景怎么讀呢?指導學生朗讀感悟。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讀。
5、由于狼的貪婪兇殘,為了保護鹿群,為了保護這片美好的森林,人們向狼開槍了,狼一個跟著一個,哀嚎著倒在血泊中,狼被捕殺后,鹿群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出示:狼被捕殺后,()的鹿在林間()。
還是這道題,這時該怎樣填呢?你為什么這樣填呢?
6、真想不到,捕殺了狼以后,竟會造成嚴重的饑荒和疾病的流行,轉眼間,森林被破壞的一塌糊涂,真令人痛惜啊!該怎么讀呢?選擇表現這一情景的句子,練一練。(學生練習,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7、善良的人們怎么也不會想到,他們的好心居然辦了壞事,鹿的急劇變化,也給森林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輕聲讀讀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原本美麗的森林在狼被捕殺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關句子畫下來。(學生邊讀邊畫)
8、師:找到了嗎?誰來說一說?指名交流。
出示: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師:前后的森林在顏色上有什么不同嗎?畫出表示顏色的詞。
出示綠森林的圖片:想象一下蔥綠森林里是什么樣的情景,指名交流。
這樣的森林應該怎么讀呢?指導學生朗讀感悟。指名讀,同桌互相讀。
出示黃森林的圖片:枯黃的森林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指名想象交流。
你能讀出它的荒涼與蕭條嗎?指導學生朗讀感悟。
男女生分組讀。
9、同一座森林啊,100年間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呢?默讀第四自然段,聯系上下文,體會下列句子的意思。(學生快速默讀思考)
出示:(1)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同時也是毀滅自己的“大壞蛋”。
分組討論交流。你怎么理解狼是“功臣”,鹿是“大壞蛋”的?
指名交流:①什么是“功臣”?為什么說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②“大壞蛋”是什么意思?鹿為什么變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大壞蛋?
(四)由事明理。
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讓黃森林變成綠森林呢?(學生討論交流)板書:保持生態平衡
2、總結明理。自然界的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不論他們是朋友或是敵人,我們都不能破壞這種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所以我們不光要保護鹿,還應該保護所有生物。目前,由于人類對自然資源過度的開發利用,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常常破壞生態平衡,造成森林資源被毀,水土流失,草原荒廢,土地沙漠化。
3、多媒體演示各種事例。
(五)課后拓展。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不注意生態平衡的事情。課后查閱相關書籍資料,相互討論。
設計意圖:
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育應該重視“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課標還強調重視朗讀感悟,朗讀對領悟課文內容,增加語感、陶冶情操起著其他任何認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的教學設計注重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插圖、展開想象等方法,領會課文內容。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指導學生通過比較的方法弄清狼和鹿的關系,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從而在生活中時時處處留意觀察,自覺做到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根據自己的理解朗讀、討論、交流,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