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飛機資料
中央社報道說,失去聯絡的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大量的殘骸散落在達拉斯、沃斯堡(達福)地區,并延伸到東德州,甚至殘骸散落到東邊的路易斯安那州。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傳出有人、車或房舍遭殘骸砸傷、損毀的消息。
由于事先預知哥倫比亞航天飛機將在上午八時飛過北德州上空,因此有許多人在周末起個大早,就為了目睹航天飛機的飛越,而居住在布蘭諾市(plano)的柯林漢夫婦便是其中之一。據他們指出,他們看到航天飛機從天空的西方飛入視野,后來看到火焰以及航天飛機主體旁有四個物體,原先他們以為航天飛機就是這樣,直到看了電視報道才知道出事了。
在艾迪遜市(addison)寵物醫院工作的林維爾(chris linville)表示,他正好看到航天飛機起火,似乎是引擎之類的地方出了問題。但究竟是怎么會這樣,他完全不了解。
今年六十歲住在卡羅頓市(carrollton)的費羅利特,形容他聽到的聲音就像是汽車撞上了房屋一樣。
而在航天飛機碎片散落最集中的納可杜契斯市(nacogdoches),有許多的航天飛機機件與金屬片散落在整個市區,據該市警察局發言人穌維爾表示,納可道奇斯市已成立了緊急運作中心,派人處理這些殘骸。他呼吁民眾,千萬不要碰觸這些可能含有劇毒的殘骸。
哥倫比亞號是美國最老的航天飛機,已進行飛行任務二十八次,原預訂美國東岸時間上午九時十六分(德州為八時十六分),降落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在降落前約十五分鐘與太空總署最后一次通訊后,即失去聯絡。機上有七名乘員,其中四人為第一次飛行,包括一名首次參與航天飛機飛行任務的以色列航天員。
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去聯絡時的飛行高度是二十萬七千英尺,飛行速度十八倍音速,因此若在高處解體,航天飛機碎片勢必分散非常廣闊。
------根據cctv10《探索*發現》報道,哥倫比亞號失事原因是:外掛燃料箱隔熱泡沫脫落,盡管這塊泡沫僅僅0.77千克,還是在哥倫比亞左翼防熱瓦上砸了個小洞,哥倫比亞號帶著這個洞在太空飛行了16天后,在降落時與大氣層摩擦的巨大熱量透過這個洞進入機體,引起。
哥倫比亞號是承載科研項目最多的航天飛機,其中還包括中國學生設計的一個項目:蠶在太空中吐絲結繭。
展望
美國航天飛機所有的使命即將結束,美國宣布將在2010前將其所有的航天飛機退役。仍在研制中的航天飛機的下一代將是空天飛機,它將不再使用液氧或液氫作為燃料,不再象航天飛機一樣使用火箭垂直起飛,而是象普通飛機一樣從跑道上水平起飛,它以液氟做燃料,能自由出入大氣層。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美國航天飛機26年來的歷史瞬間
自從1981年首次發射至今,美國的航天飛機26年來已創造了眾多歷史紀錄,航天飛機發射已成為美國載人航天事業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下面是曾引起新聞轟動的歷史瞬間:
--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實用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首次升空,兩天的飛行主要驗證其安全發射和降落的能力,這開創了人類航天的一個新時代。
--1983年8月30日,“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首次實現黑夜發射,6天后又在黑夜降落,宇航員隊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