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簡介
蒲公英簡介
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內有白色乳汁。葉基生,羽狀分裂,前端的一裂片比其他裂片大,對于這種形狀的分裂,植物學家稱為琴狀羽裂。開花時,由基生葉叢的中央抽出一根直立的花葶,花葶中空不分枝,頭狀花序單生于頂端。蒲公英的頭狀花序全部由舌狀花組成,它的舌狀花和向日葵的不同,它有雌雄蕊,是兩性花,能生育,花色黃,有時白色. 果實為瘦果,紡錘形,頂端有白色剛毛狀的冠毛,這就是它的附屬物.當果實成熟時,花葶頂端就變成了一個白色的、蓬松的小絨球,這時你看見的就是許多果實頂上白色冠毛聚在一起的小球。風吹來后,一簇冠毛帶著一顆果實,被吹到四面八方,活像一個個小傘兵飄落到遠處,為它們的家族去占領新的領地。
廣泛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和亞寒帶地區。我國除華南地區外,幾乎各地都有分布。
是常見的雜草,生于路邊、田野和林下。植株可供藥用。
草藥和食品——蒲公英
小小生命,處處生長,草叢中,石縫中,處處可見,那嫩黃的葉子,像小小的鋸齒,白中帶粉的根。整個身體緊貼在大地上,不怕風吹雨打,就像依偎在大地母親懷抱中的玩童一樣。在這個時候,也是采集蒲公英的最佳季節,它的身上長出一朵朵小黃花,在微風中,就像仙女一樣翩翩起舞,有的花已經開完了,又長成一朵朵毛茸茸的小白花。在微風的吹動下那一顆成熟的種子離開了它親愛的蒲公英媽媽,在祖國的大地上又重新生根發芽,就像我們一個個幼稚的玩童離開自己的父母,去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一樣。
你可別把那小小的東西不放在眼里了,它不僅是一種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之功效的作用。而且,它還是農家飯桌上的一道美味,同學是們放學后,提上小籃子到田埂上、河灘里挖它,挖回來擇土根和雜草,用水洗干凈,放在開水中煮三五分鐘,拌上香油,味精等各種佐料,看著那盤中綠茵茵的葉子,白生生的芽,還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味,引得人們垂涎三尺,這可真是天然綠色食品。
有人還把它給小雞吃,聽說小雞吃了,利于生長而不容易生病,我也想試一試,有一次,我把它挖回來。切碎在上面撒了些面。放在雞籠中,小雞一擁而上。爭先恐后地搶著吃,好像那些不懂事的小雞也一下子領悟出那是家鄉的天然綠色食品。
每當小孩子們脖子里出來疙瘩的時候(醫生把它叫做腮腺炎),同學們就把蒲公英挖出來,連根帶葉搗碎了,敷在疙瘩上,過不了三兩天,疙瘩就消失了,而且再不會復發,這樣即可以省錢又能免除打針吃藥之苦。
這就是蒲公英——一種常見的草藥和食品。
仙藥蒲公英
唐代末年,戰亂頻頻,杭嘉湖平原流行“鸕鶿瘟”,不少兒童頭頸腫脹得像捕魚鳥鸕鶿的脖頸一樣,疼痛難當,又加上饑荒和營養不良,許多兒童生命垂危。當時老百姓迷信是天降瘟神,得了瘟疫,紛紛求神、問卦、拜菩薩,更有巫士趁機騙人斂錢財。
這天,杭州城隍山下來了一個老道長,他牽著一頭馱著兩筐草藥的驢,就他設攤,施舍草藥。說來真靈驗,凡是患“鸕鶿瘟”的孩子,只要服幾劑道長的中草藥,很快便會痊愈。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來杭州求藥的人絡繹不絕,瘟疫很快被遏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