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神 教學反思
軍神 教學反思
教學片段:
師:“軍神”這兩個字是誰稱贊誰的話?你能找出課文中沃克醫生稱贊劉伯承將軍的話嗎?
師:同學們,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1:為什么沃克醫生說劉伯承將軍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
生2:為什么說劉伯承是軍神?
生3:劉伯承將軍與鋼板有什么相似之處?
生4:我想知道為什么沃克會驚呆了,還大聲嚷起來?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也越來越懂得提問,都快成為一名小問題家了!現在請同學們自由選擇一個你認為最有價值的問題,帶著它研讀全文。試著從文中找到答案,可以自己一個人研究,也可以與你喜歡的小伙伴一起互相討論。
生1:從第4和5自然段能體會到劉伯承是軍神,因為他在手術臺上很堅強。
生2:我從病人一聲不吭,他的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墊單……這一段看出劉伯承是鋼板,是軍神。
師:能抓住重要的語段來說感受,很好,如果能從重要語段中抓關鍵的詞語談自己的理解,就更好了。請同學們自由讀這兩段話,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從沃克醫生雙手顫抖,這里體會到手術很難。
生2:他擔心劉伯承會暈過去才會顫抖。
生3:嶄新的白墊單居然被劉伯承抓破了也能體會到。
師:是呀,那么痛,那么難以忍受,他卻一聲不吭。
生:鋼板比鐵還堅硬,說明他不僅外表堅強,而且內心堅強,是個偉大的人物。他不使用麻醉劑,是因為他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為革命做貢獻。
師:你能聯系上下文來談感受真不錯。同學們,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是這次手術的特殊之處,這一段明確告訴我們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的原因是什么?
生:沃克醫生認為病人不能忍受摘除壞死的眼珠、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的痛苦,而劉伯承卻說能。我覺得他真是一塊鋼板。
師:這簡單的一個“能”,包含著多么巨大的勇氣和毅力呀!
生:我覺得劉伯承是一個會說話的鋼板,他動手術時動了72刀都能數出來,真是不同尋常。
師:大家輕輕地數一數,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2、3……50……60……我要挺住……70……
師:同學們體會得可真棒。我們無論從描寫劉伯承將軍的語段還是從描寫沃克醫生的語段中都能體會出劉伯承將軍確實是一塊了不起的鋼板。同學們,如果老師讓你們來當一回沃克醫生和劉伯承將軍,你們能把他們的話讀好嗎?請同學們自由選擇他們中的一個角色,與你喜歡的伙伴一起來合作朗讀。
師:現在老師請兩位同學上臺來朗讀。在讀之前,你們有什么好建議要送給他們嗎?
生1:我希望你能將劉伯承將軍的鋼鐵般的意志力表現出來。
生2:我希望你在讀手術后把沃克深深地為劉伯承的行為所震驚,產生出敬慕之情時的語調要讀得略高些,而劉伯承將軍說的話要讀得平穩,略低些。
生3:我希望你在讀手術前沃克醫生的話語氣應冷淡、嚴肅一點。
生:謝謝大家給我們提的建議。
師:感謝剛才兩位同學的精彩朗讀,老師真高興今天在我們班上又發現了一顆朗讀之星。大家掌聲表揚他們。
教學反思:
1、《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本課的教學設計,在課文內容方面不作煩瑣的分析講解,而是根據課文的特點,設計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得到提高。本案例將電影資料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增強了學生的感觀認識,通過觀看電影,自覺地與課文主人公的情感融為一體。課文的功能是提供一個有意義的情境讓學生學習語言的運用,培養學生語言溝通、對話能力。再次,語文教育即生活,教材要讓學生覺得感興趣、有用并與日常生活有關,必須能夠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把學習教材課文與自己的現實生活感受結合起來。這樣他們才想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