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設計
(2)讀得很好,讀出了韻味。
(3)從“獨”這個字我聽出了王維的孤獨,(“獨”板書加點)從“異”這個字我也聽出了一個異客的獨單。(“異”板書加點)
(二)每逢佳節倍思親
1.過渡:是啊!王維一個人在外是多么孤獨啊!正好!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這真是個美好的節日,像春節、端午、重陽這樣的節日就可以把它叫做——(加點:佳節)
2.看!師(逐一出示圖片和對應的詞)出示“唱歌跳舞”問:這是在( )?
出示“登山”問:這是在( )?出示“喝菊花酒”問:這是在( )?出示“吃重陽糕”問:這是在( )?
3.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當時我們怎樣歡度重陽佳節的?
(出示課件填空:重陽節到了,人們有的 ,有的 ,還有的 ,真是熱鬧極了。)
4.課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這種歡度節日的熱鬧場面?請你拿出筆來在書上找一找、畫一畫。指名說。
(課件出示: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熱鬧”變紅。)(“扶老攜幼、興高采烈”變紅)
聽了他的朗讀有沒有感受到大街上熱鬧的情景?
“扶老”(師做動作)“攜”(師做動作)扶著老人帶著孩子。平時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去瘦西湖玩過嗎?這就是興高采烈。
指名讀(齊讀全句)再次通過你們的朗讀把我們帶到熱鬧的大街上去吧!
5.過渡:看到人家歡度佳節熱熱鬧鬧、開開心心,想想自己(指黑板)“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你知道“倍”是什么意思嗎?(更加)是啊!更加思念親人就是——(加點:倍)你能把這句的意思說出來嗎?
6. 指導朗讀:佳節并不只是重陽節,還有春節、中秋節等。誰能讀好這行。個別讀,男女生比賽讀。
點評:1、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不到思念之情。2、我能感受到你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三)第三自然段。
1.王維看著大家熱鬧的情景不禁想起以前和親人一起歡度重陽節的情景。
2.師范讀第三段。
邊聽邊想王維主要思念了哪些親人?又想起了哪些事?生答(出示:以前……高興啊!)
(1)想到兄弟。重陽節里人們都干些什么?(頭插茱萸)指名說。為什么頭插茱萸?(出示圖片:茱萸)
師補充:茱萸是一種很香的草,古時候,重陽節的風俗就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登高、插茱萸,傳說可以辟邪。他和兄弟們插茱萸也希望給對方帶來好運。還會干什么?(手挽著手登山)
(2)(師拉著兩個學生的手)手挽著手聚在一起登高遠眺,可見兄弟的感情多好,是件多么開心的事啊!
3.可如今(手指簡筆畫)王維在山的這頭,而家鄉和親人卻在山的那頭,那么遙遠,不能——相會,這就是——天各一方。(出示 “如今,我們卻天各一方,不能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