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3
(修改時著重落實在如何把自己的發現敘述清楚,做到文通句順。)
(2)、學生自己修改習作。
四、謄寫“發現”,配畫插圖
1、學生謄寫習作,要求謄寫規范,書寫端正。2、自由選擇作業,可以在習作旁配畫插圖。
鼓勵學生在謄寫好習作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特長,給習作配畫,習作與圖畫相得益彰,有利于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樹立自信心。
板書設計
附:教師下水作文
小河邊的發現
星期天,我來到小河邊。河岸上長滿了小草,開滿了小花,引來了一只只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唱著歌,一會兒飛到這兒,一會兒飛到那兒,十分開心。看,小蜜蜂頭上有二對觸角,很像電視機上的天線。小蜜蜂的身子是有條紋的,看起來很漂亮。瞧,它又落在這朵小花上,我想,它可能與花兒還沒說完悄悄話呢!再看地上,勤勞的小螞蟻們,它們手拉著手,排著長長的隊伍正急急忙忙地望前爬呢!我順著它們的前進望去,原來它們正扛著一塊骨頭望回趕呢!望著這些小螞蟻,我想:它們也知道團結友愛呢!
反思重建
11、趕 海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新詞,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戰利品”的意義。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4、仿照課文,寫一次有趣的活動。
教學內容
分 析《趕海》這篇課文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著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抒發了“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真摯情懷,課文內容淺顯,語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尤其第三自然段,寫的很具體,是一篇深受學生喜愛的課文。
重點難點指導學生通過朗讀來初步領會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歌曲《大海啊,故鄉》錄音磁帶。
教學時間 ( 3 )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一、 看圖導入。1、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欣賞歌曲的時候,能夠仔細的觀察畫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
(播放《大海啊!故鄉》,出示課文插圖)(相機板書:海)2、 海水退潮時,人們到海邊去捕捉拾海魚、海蟹之類的東西,人們稱之為“趕海”(板書課題)用歌聲、海浪聲及大海的美麗畫面,在有效的時間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直奔課文中心
二、 初讀課文1、初讀課文:請大家打開書,聽老師讀文,(師配音朗讀)2、解決字音:要讀好課文,必須先掃清生字,大家看看這幾個詞你會讀嗎?3、文中還有幾個多音字,你能讀準嗎?出示興 假 似 將4、自讀課文了,要求讀得正確、流利。5、誰愿意向同學們展示一下自己優美的朗讀?6解決字形:你覺得哪幾個生字特別難寫,能想個辦法記住它嗎?7、解決字義:哪些詞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來理解的呢?扎根字詞,把文章讀通順,試理解本課生字詞。
三、理清脈絡1、你能說說課文寫的是什么事?課文寫的是哪時發生的事?從哪里看出的?(每當……便想起……)你能用“每當……便想起……”說句話嗎?2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