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地》教案
一、 課前導入:1、課前熱身賽:看畫面照樣子說短語,例如:奔騰的江河、連綿的群山出示畫面,學生說。( 畫面有遼闊的草原、高大的樹木、晶瑩的露珠、壯觀的五指山、璀璨的星空、潔白的云彩等)2、看來大家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大家可曾想過,宇宙間的日月星辰、花草樹木、山川河流都是怎么來的呢?看畫面說短語的設計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釋放緊張心情,并由此引入課文,還為下面的說話訓練做好了鋪墊。二、導入課題1、 閉上眼睛,我們讓穿越時空,一同回到遠古時代。2、 范讀課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辟過去。”(伴隨著東西炸裂的響聲)大家睜開眼睛。3、 下面究竟發生了什么,我們一同到《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里去尋找答案。創設神話氛圍,激發學習課文的熱情。三、初讀課文,理解詞義1、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53頁)自由讀讀課文,要求:讀通讀準,畫出不理解的詞語。2、 (大家讀得非常認真,在大家讀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詞語的讀音需要注意)出示詞語:混沌 清濁 血液 滋潤 指名讀 ,齊讀。3、 理解詞義:混沌、清濁、在文中,你看到“清”這個字,首先想到了哪個詞或那種事物?(清澈的河水,清楚)是啊!清澈的河水魚、蝦、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河水混入了泥沙、石子等其他東西,你還能看清楚嗎?這時我們說河水渾濁。而清的和濁的混在一起,就是詞語“混沌”4、 課文能讀通嗎?光能把課文讀通那還遠遠不夠。咱們得去了解課文寫了什么?其實長長的一篇文章,經常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想一想,《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可以用文中的哪句話來概括?請同學默讀課文,很快找出來。多么偉大的創造啊!一起來讀這句話。 6、齊讀這句話 這句話概括了整個神話的主要內容。看來大家都讀懂了。再簡單點,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來,誰讀出了什么詞語? 指導書寫“創造” 由“清”入手,理解“濁”并由此而理解“混沌”一詞。(此設計源于張祖慶的課堂實錄,有改動) 此設計是為了訓練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也是檢測學生是否讀懂課文。并由此提綱挈領,統攬全文。四、指導讀、講 盤古經歷了三個艱難的過程,才終于創造出這美麗的宇宙。是哪三個過程呢?請大家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一)學習1、2自然段1、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2、 指名回答{相機板書:劈開天地(1、2自然段)、頂天立地(3自然段)、化為萬物(4自然段)}3、 分三步指導讀講1 指名一生讀1、2自然段,其他學生認真聽,聽后說說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畫面是什么?2指名回答,相機指導評價3總結講故事的方法,指導學生練習講1、2自然段。(二)運用加想象、動作,抓關鍵詞來講故事的方法練習講第三自然段。1學生自由練習講。2指名講。(三)學習第四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