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教學實錄及評析
執教:楚雄市北城小學 張瑞華評析:胡廣明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課堂實錄及評析○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多媒體出示人類登上月球的圖片)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登上了月球,人類邁出了認識宇宙的重要一步。那么,人類可以登上太陽嗎?
生1:人類不可能登上太陽。太陽離我們那么遠,但每到夏天,我們還是感到酷熱難當,有的地方由于持續高溫天氣,還會使少數老年人或體弱者死亡。
生2:我從課外書中了解到,太陽的溫度很高,目前的科學技術還不能把任何物體送到太陽上去。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太陽的說明文,通過學習,我們將會對太陽有更多的了解。(板書課題:太陽)
。ㄔu析:課始,教師以人類登月圖片激起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接著以“人類能登上太陽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談對太陽的初淺感受,并順勢引入課題,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了解太陽特點
師: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
。▽W生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勾畫。)
師: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生1:我讀懂了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大約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二十幾年。
生2:我讀懂了太陽的溫度有多高。
生3:我知道了太陽和我們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
師:同學們讀懂了太陽離我們很遠、溫度很高的特點,還讀懂了太陽和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短枴愤@篇課文就是圍繞太陽的特點及其與我們的關系這兩方面來寫的。(板書:特點 關系)
。ㄔu析:在學生初讀課文,大體了解太陽的特點及其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后,教師及時歸納“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太陽的特點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兩方面來寫的”,這不僅揭示了課文的結構,還給學生提示了閱讀理解的思路,為學生學習本課的說明方法作了鋪墊。)
三、細讀課文,學習說明太陽特點的方法
師:太陽公公聽說我們要了解它,很高興,特意趕來了,你們聽——
。課件播放太陽升起動畫。教師旁白):“同學們,我離你們很遠,很遠;我很大,很大;我的溫度很高,很高。現在,你們對我了解清楚了嗎?”
生1:我了解得不夠清楚,因為你沒告訴我們你的溫度有多高。
生2:我也不太清楚,因為你沒告訴我們你到底離地球有多遠,你有多大,多熱。
師:是啊,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就要求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作具體介紹的,F在請同學們自由讀第1~3自然段,大體說一說課文是怎樣寫太陽的三個特點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板書:遠、大、熱)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習,想了解“遠”的同學用“v”這個手勢表示,想了解“大”的張開五指表示,想了解“熱”的握拳表示,找到手勢相同的學習伙伴,自由組成4人小組進行討論交流。
(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分組討論、交流)
師:請了解“遠”的小組選一名同學來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