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教學實錄及評析
生:我們小組了解到,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飛機要二十幾年。
學生看課件填空:
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大約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二十幾年)。
師:同學們在括號里填的都是什么?
生:數字。
師:對,通過具體數字,太陽離我們有多“遠”就清楚了。這就告訴我們,在說明某一事物的時候,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可以讓讀者更好地來理解,但數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的。(板書:列數字)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什么方法,找找看。
生:課文寫道:“如果步行,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飛機要二十幾年。”這句話除了列數字,還用我們熟悉的步行、坐飛機等例子說明太陽離我們很遠。
師:了解“大”的小組誰來匯報?
生:我們看到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其實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等于1個太陽。
師:這是用了什么方法來說明太陽大?
生:用列數字的方法。
師:對,這里也是用了列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太陽很大。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地球與太陽的動畫)。
師:看了畫面,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太陽很大。
師:有多大?
生:130萬個地球等于1個太陽。
師:除了列數字,還用了什么方法?
生:把要說明的事物與另一個事物作比較。
師:對。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對我們而言,地球非常大,我們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個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板書:作比較)
(啟發學生說一說要突出太陽“大”的特點,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師:了解“熱”的小組誰來匯報?
生:太陽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師:說得很好,請看大屏幕。太陽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
生(齊):六千攝氏度。
師: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
生(齊):三千倍。
師:太陽的中心溫度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
生:太陽溫度太高了,人們無法進行實際測量,只能推算出一個大概的數字。
師:課文在寫太陽熱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告訴我們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同學們讀書很細心,看一看還用了什么方法說明太陽很熱?
生1:打比方,把太陽比做一個大火球。
生2:用“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來形容太陽溫度很高。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能在小組中一邊讀一邊討論,懂得了課文是怎樣說明太陽離地球很遠、很大、很熱等特點。讓我們再讀讀第1~3段,感受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學生齊讀第1~3段)
(評析:大凡教學一篇課文,總要讓學生懂得課文寫了什么,是怎樣寫的,為什么寫。本課是一篇說明文,讓學生理解作者是怎樣說明太陽離地球很遠、很大、溫度很高等特點是教學的重點。為了突出這一重點,張老師或讓學生細讀課文,勾畫出說明太陽某一特點的關鍵詞句,或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歸納出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事物的基本方法,這就把讀寫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課文的重點內容,還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