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集體備課
5、本組課文科學性強,可以培養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鼓勵其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要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伙伴、學習方式的權利,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明白科學道理,并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教學本單元時還要注意聯系當前最新的科技動態補充到教學中,如載人航天、火星探索等;提醒學生注意網絡的負面影響。
五、課時安排
教學本組教材大約用12—14課時。
21太陽
一、教材分析
《太陽》是本單元的一篇常識性課文,主要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說明太陽與人類的關系。課文共有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第二部分講太陽和人類的關系,從太陽和動、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氣候的變化及太陽光可以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現出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密切。這兩部分內容互相關聯。正因為太陽那么大,溫度那么高,距離我們又那么遠,才能給地球送來適合人類生存的光明和溫暖,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這么美麗可愛。
二、教學建議
教學本課時要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課前讓學生閱讀與太陽有關的傳說故事,自己查閱有關的資料,或者引導學生讀讀課后“資料袋”的內容,這樣不僅增添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讓學生自由地讀書,并將讀懂的內容大膽地說出來,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學習第一部分太陽的三個特點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特點自主學習,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交流自己的認識,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獲得知識上有選擇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的能力。第二部分說明太陽與地球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兩部分內容有著內在的聯系,可以聯系課后選讀課文《妙不可言的位置》來理解。這兩部分內容通過“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這個句子自然連接,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個句子所起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本課時還要注意本文所采用的許多說明方法,要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利用文中的“泡泡”提示,理解作比較這一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并讓學生從文中找一找用不同方法描寫太陽的句子,試著說說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同時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習作中試著運用。在此基礎上說說對“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的理解。
《太陽》這篇課文是教會學生如何對某一事物進行說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學生學習完太陽的特點時,可設計一個寫《月亮》的小練筆,將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自然地遷移到“寫”中去,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得到寫的訓練和提高。
22月球之謎
一、教材分析:
《月球之謎》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它先用優美的文字渲染了月光給人們留下的美好印象,接著說到人類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荒涼月面,然后列舉了一些與月球有關的不解之謎,其間巧妙地運用疑問句和感嘆句,強化了月球的神秘,最后以“神秘”來概括上面列舉的幾種謎,與文題遙相呼應,闡述了迄今為止人類對月球作出的研究、探索,從而引導同學們初步認識神秘的月球,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欲望和興趣。文章感性與理性相結合,是一篇十分獨特的科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