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3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從中你有什么感受?
(2)詩的后兩句表現了戍邊將士的什么精神?
3、指名讀,體會詩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齡,你該怎樣讀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
(二)學習《塞下曲》
1、指名讀,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夜、平明)
2、自讀思考:
(1)結合插圖,說說在“夜”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2)結合詩句想象:“平明”來到現場,將士們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心里產生了什么樣的感想?
3、匯報交流,師相機把學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誦讀古詩,體會邊塞將軍勇敢機智、武藝高強、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三、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默寫《塞下曲》。
2、收集贊美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的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烏云 遮暗
從軍行 戰士 遙望 不破樓蘭終不還
將士 百戰
草驚
打獵情景 引弓
塞下曲 尋白羽箭
尋找獵物 在棱角中
28* 民族英雄戚繼光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戚繼光是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他不但作戰英勇,而且很有智謀。
2、認識“盜、浙、廷、腐、訓、律、謀、趁、患”9個生字,理解“民族英雄、海盜、倭寇、朝廷、腐敗、訓練、身先士卒、趁機、智謀、倭患”等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自學能力。
2、理解詞語意思。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知道我們中華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我國明朝,就有一位抗日的民族英雄(生:戚繼光)。[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了解課文。
1.自讀課文,自學思考。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把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來,并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詞句意思,課文內容,用筆畫標注出來。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檢查讀書,全班質疑。(題目為什么寫“民族英雄”?戚繼光為什么組建、訓練“戚家軍”?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兒看出他作戰英勇、很有智謀?)
(三)小組交流,檢查自學。
1.輪流讀文,讀準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