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取火》說課
《用冰取火》教案
教學目標
1 正確認讀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2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 理解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從而感受探險隊員的智慧、頑強的品質與不放棄的精神,懂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克服困難。
教學重點:體會探險隊員的聰明與智慧,懂得遇到困難要運用知識與智慧去解決的道理。教學難點:體會探險隊員的智慧、頑強的品質與不放棄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南極圖片,重點語句)
學生:查找有關南極的資料,了解相關知識,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讀情況
(1)同桌合作檢查生字讀音
(2)通過檢查重點詞句檢查學生的初讀情況。
(3)填一填,既訓練學生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與運用,又訓練學生的概括與總結的能力。新的課標提出中段要加強段的教學,讀懂一個自然段,理解詞句,了解句與句的聯系,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了解構段的方法。
四、理解內容
1 為什么要用冰取火?了解南極,了解火的重要性,了解探險隊員的心情。!
2 怎樣用冰取火?思考以及做法。
3 取火的結果,了解探險隊員們興奮的心情。
五拓展練習
1 這是一團()的火?(生命、希望、頑強、智慧……)
2 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再讀,進一步體會探險隊員的智慧與頑強的品質。
3 學生說一說自己學文的體會:怎樣才能成為有智慧的人。
六指導生字的書寫
板書設計
用冰取火
頑強
冰————火
智慧
[教學反思
《用冰取火》這篇文章是小學語文北師大版第六冊“智慧”這個主題單元的第三篇主體課文。講的是一支探險隊到南極考察時,打火器找不到了,年輕的探險隊員用冰做成“冰透鏡”點燃了火絨,拯救了大家生命的事。文章表現了探險隊員頑強的意志、不放棄的精神、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聰明與智慧。
魯迅先生曾說過:“分類有益于揣摩文章”。讀解課文需要先辨體裁。敘述的文章有別于寫人的文章,重在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了解其中的道理,感知事情中人物的精神品格。所以在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1 注重學生的情感參與。情感是閱讀教學的催化劑。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學生的情感參與,力爭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和文章中的主人公在思想情感中產生共鳴。如:在體會火的重要時,我請學生找出描寫南極的段落,概括南極的特點,強調從課文中找,并且聯系自己查找的資料說一說對南極的了解,然后利用課件南極圖片,對南極的極度嚴寒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通過對南極氣候的渲染使學生感受到南極的寒冷,進而感受火的重要。在體會取火過程中大家的心情時,我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火的重要,再提出“如果你就是當時的一員,你會是怎樣的心情?”這個問題,使學生進行角色換位以達到“心理相融”。
讀,是語文課堂的靈魂。如何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入文本,有讀的動力,在讀中感,在讀中悟。我認為教師對情境地創設,對文本的導讀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板塊與板塊之間需要教師自然,而又富有啟發性的導讀。如果學生的朗讀不到位,教師及時范讀,讓學生通過體會老師的朗讀,而將句子讀得有聲有色,這樣就實現了師生、生生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