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珠》教學設計
②小露珠變成水蒸氣,飄向天空,她還會碰到什么呢?
③小露珠明天真的還會來嗎,她會怎樣來呢?
[在欣賞、贊美的過程中繼續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初步受到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6)積累拓展
①摘錄文本中優美的詞句。
②收集童話性語言(擬人句)。
③練習背誦課文。
[“創新來自于積累,創新來自于實踐”。只有多積累,多實踐,才能得以創新。這里的積累延伸主要是兩點:一是摘錄、收集、背誦等,一是自主探究活動。]
①星期天,早起一回,觀察觀察小露珠。
②主動邀請學生,觀察記錄或討論研究“霜、霧、雪”等是怎么回事?
[探究性活動主要是幫助學生認識大自然,了解大自然,進一步培養他們留心身邊事物的好習慣,體會細致觀察、抓住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鍛煉他們展開豐富想象的能力,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教材分析]
《小露珠》這篇課文是江蘇版教材第五冊的一篇科學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對小露珠這一自然現象的產生、經歷、消失的介紹,向同學們展示了小露珠活潑可愛、充滿生機的特點,抒發了作者對小露珠的喜愛之情。文章讀來生動有趣,在生動有趣的語言文字中,有機地滲透了身邊的自然科學常識。我們既可以感受到“小露珠”因“小”而親切,又可以在直面“小露珠”的“露”中,而激發出學生探究身邊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甚至我們還可以通過“小露珠”的“珠”字來體味作者的那種喜悅之情,以及對大自然的愛,并以此來感染、熏陶學生。
[設計理念]
蘇教版主編張慶先生這樣說:“學習語文無非就是八個字,‘讀讀寫寫,寫寫讀讀’罷了!”的確,語文課應該追求簡單,純樸,老師要簡簡單單地教,學生應該快快樂樂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