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4)表演。
師生表演,生生表演。
2.緊扣中心,談孔子和老子。
孔子拜師的場面真是感人,難怪成為世人的典范,孔子拜師以后,師徒二人的舉動還讓人佩服嗎?讀一讀。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不離左右、隨時請教”將會是怎樣一種場景?(“不恥下問”也是他提出來的學習態度。)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你認為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這樣的老師是好老師嗎?
(提示:大多數學生一定說“是”。如果有說“不是”的,也要給予肯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新的學習理念里,有的老師故意不把自己的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而是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啟發他們通過自己學習、自己思考獲得知識,這樣的老師也是好老師。)
孔子和老子,一個謙虛好學,一個誨人不倦;一個是不恥下問,一個是毫無保留,多么偉大的古代學者的風范啊!難怪人們如此敬重他們。
老子在西方學者眼中也是最有影響的炎黃子孫,不過他排名在第75位,顯然排在孔子之后,雖然他是孔子的老師,但這恰恰說明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道理。日本漢學家井上靖稱“孔子是人類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朱熹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看,他把孔子比作了太陽!他之所以有這樣高的地位,跟他的什么品質有關?
五、拓展延伸,語言實踐
1.孔子拜師小故事。
孔子不僅向老子拜師,他還向萇弘拜師,向師襄拜師,向郯子拜師。更讓人佩服的是他還向一個叫項橐的小孩拜師呢!(播放錄音)
項橐是燕國的一個七歲小孩子。有一天,他見到孔子時問:“什么水沒有魚?什么火沒有煙?什么樹沒有葉?什么花沒有枝?”孔子聽后說:“你問得真奇怪,什么水都有魚;什么火都有煙;至于植物,沒有葉不能成樹;沒有枝也不能開花。”項橐一聽格格直笑,晃著腦袋說:“不對!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孔子嘆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為師。”
你佩服孔子嗎?聽說他還向農夫拜師呢!想知道嗎?那就到課外去看書吧,書可以讓你足不出戶,而盡知天下事!
2.孔子的影響。
正因為孔子的謙虛好學、學無止境,才使他成為“天下文人之首,歷代帝王之師。”1988年,75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巴黎聚會,他們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從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只可惜他是世界上沒有留下自己親筆作品的人,好在他培育了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的優秀弟子整理成書《論語》(展示此書),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里面記載了孔子的言行,告訴了我們許多做人和做學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