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蜻蜓》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能正確地讀出句子的語氣。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3、引導學生逐步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句、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讀中感悟陶行知對孩子的諄諄教導!〗虒W準備:
關于蜻蜓的圖文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展示畫面,激趣引出課題。
1、同學們,這是什么呢?(板書:蜻蜓)
2、請你用一個詞形容一下這些小蜻蜓。
上堂課,我們學了一篇和蜻蜓有關的課文(板書:放飛)
是誰放飛了蜻蜓呢?
3、好不容易捉到一只這么美麗的蜻蜓,為什么又放了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精讀課文。
1、放飛蜻蜓源于文中的一個人——陶行知先生,是他的一番問話讓孩子們產生了放飛蜻蜓的想法,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2到10自然段,找一找陶行知先生問了孩子們哪幾個問題?
學生默讀后交流。出示:"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
"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誰知道?"
2、第一個問題:你知道蜻蜓都吃什么嗎
(1)文中孩子們是怎么回答的呢?
(2)那你知道蜻蜓都吃什么嗎?
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具體介紹蜻蜓吃蒼蠅、蚊子、孑孓多少的資料。
正因為如此陶行知先生問孩子們“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同學們你們說是不是。浚ò鍟何覀兊暮门笥眩
(3)能把這部分都讀好嗎?分角色朗讀2到6自然段。
3、陶行知從翠貞手里取過蜻蜓,高高舉起。這是一只怎樣的蜻蜓呢?文中有一句話專門描寫了蜻蜓,你找到了嗎?
真是一只美麗又可愛的蜻蜓啊?墒球唑巡粌H外表美麗,她身上還有很多秘密呢。所以陶行知先生問孩子們: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
孩子們有的認為······
有的認為······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我們課文的哪一段?(出示:第十自然段)
指名讀第十自然段,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蜻蜓尾巴的特點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呢?
第十段還介紹了什么的特點和作用?
除了尾巴和眼睛你還知道蜻蜓的那些部位的特點和作用?
但是我們的課文沒有一一介紹出來,而是用了一個標點符號來代替。
4、原來蜻蜓有這么多的秘密啊。你喜歡蜻蜓嗎?那我們就來一起讀一下課文吧。
三、過渡:陶行知先生講了那么多有關蜻蜓的知識,孩子們入神地聽著陶行知先生的話,我們也入神得聽聽著。那陶行知先生為什么要為孩子們講那么多有關蜻蜓的知識呢?
你還記得17課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嗎?陶行知先生有沒有像爸爸那樣斬釘截鐵的命令?而是怎么做的?
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個小伙伴,你會怎么說?是呀,孩子們也紛紛說:“放了它,放了它,讓它回家去!”紛紛說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