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20課《放飛蜻蜓》
抓住重點的詞、句,朗讀體會
做一做動作,朗讀并體會
▲ 愛護蜻蜓的陶行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你們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
“陶行知從翠貞手里取過蜻蜓,高高舉起。”
“陶行知將蜻蜓小心地翻過去……”
朗讀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 教育有方的陶行知。陶先生看到孩子們捉蜻蜓,既沒有責怪他們,又沒有直接要求把蜻蜓放了。而是……聽了陶先生的話孩子們是怎么做的呢?(主要通過孩子們態度的變化體會)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說:……”
“孩子們點點頭。”
“孩子們入神地聽著。”
“孩子們紛紛地說:‘放了它,放了它,讓它回家去!”
“翠貞張開小手,將蜻蜓往上一送,……”
在教師的引導下朗讀課文
交流:聽了陶先生的話孩子們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朗讀、分角色朗讀
三、拓展、延伸
1.簡單小結陶行知的人物形象:他真不愧為是一個教育家,尊重孩子、愛護孩子……
小結陶行知的人物形象
2.增強學生對蜻蜓的情感,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鏈接圖片,老師描述,學生表白。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屬于它自己的家園。你們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是多么輕松,多么愉快呀!重回藍天的小蜻蜓會說什么呢?你們有什么想對小蜻蜓說的嗎?自由大膽地說吧!
再次欣賞圖片
自由交流(時間允許,同學們可以把要說的話寫下來)
配樂欣賞蜻蜓圖片。
3.配樂朗讀。導言:多好的一篇文章啊,讀了,我們了解了陶行知,了解了蜻蜓。大家推薦兩名同學,一個讀陶先生的話,一個同學讀敘述的話,孩子們的話大家一起讀。
配樂分角色齊讀課文
出示課文插圖,配上適合的輕音樂,組織學生齊讀課文。
四、 演一演這個故事
1、布置表演任務、要求
明確表演任務、要求
2、組織學生小組練習表演
練習表演
3、課堂表演這個故事
表演這個故事
五、小結、下課
1、通過板書小結課文,揭示主題。通過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誰和誰成了好朋友?蜻蜓和孩子們;蜻蜓和陶先生;孩子們和陶先生;老師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
交流:通過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誰和誰成了好朋友?
2、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交流收獲
3、是啊,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這樣的朋友,她們都為我們人類作出了貢獻。我們每一個都要關心愛護這些可愛的朋友,那樣我們的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的美好!
六、課后實踐作業
找一找關于陶先生的資料,尤其是他的教育故事,進行交流
找資料、交流
鼓勵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
出示《小孩不小歌》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相關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頁左側)
返回5ykj首頁>>>>>>www.jcsy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