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射虎教學反思
李廣射虎教學反思
《李廣射虎》是一篇“文包詩”,課文由唐朝詩人盧綸的《塞下曲》引出,介紹了“飛將軍”李廣,并由此描述了“李廣射虎”的故事,贊美了“飛將軍”李廣的神勇無比。
在本課教學中,我設置了以下兩個教學目標:1、詩文并茂,領悟意境,理解《塞下曲》及在文章中所蘊涵的意思。 2.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閱讀、感悟,鼓勵個性化的閱讀和表達。我緊扣本課教學目標,由古詩《塞下曲》引出主人公李光將軍,通過引導學習第二自然段,對“飛將軍”李廣作簡單介紹,初步形成李將軍神勇無比、力大無窮的將軍形象。再將古詩與課文三、四自然段內容結合,讓學生掌握文包詩的特殊寫作體裁和古詩所蘊涵在文章中的意思,激發學生對李廣將軍產生敬佩之情。
教學過程中還存有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
在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的朗讀和感悟,如:在學習、理解李廣射虎的動作“連忙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時,可采用了學生動作演示的方式,讓學生動起來,學生通過表演一下子就體會了李廣動作的熟練,從而掌握了重點。學生朗讀拖拉,應相機教會學生抑揚頓挫地朗讀。
李廣射虎教學反思
《李廣射虎》是一篇“文包詩”題材的課文,在上學期學過《每逢佳節倍思親》,因此這種題材的文章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文包詩的課文如何有效教學,是我比較困惑的問題。之前教《每逢佳節倍思親》,我采取由詩及文,詩文對應的學習方式展開教學,最后再回到詩。本篇課文由唐代詩人盧綸的《塞下曲》引出,介紹了“飛將軍”李廣,并由此描述了“李廣射虎”的故事,通過講述李廣將軍在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頭中的故事,表現了“飛將軍”李廣的力大無窮和神勇無比。全文由詩開始,詩是文頭,文是詩身。本節課教學,我從文入手,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塞下曲》。2、理解古詩《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3、體會李廣將軍的神勇無比,力大無窮。
在教學開始,我讓生快速瀏覽全文,思考:“文中的李廣是個什么樣人?”學生很快就說出了李廣是個神勇無比的人。接著,我抓住李廣的神勇無比、力大無窮的人物形象作為教學時的主線,讓生精讀課文三、四自然段,通過品讀文中的關鍵詞句,讓生展開想象,并結合文中詞句談出自己的感受。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需求,學生說到哪就品哪。例如當生說到“呀!大家全都驚呆了,原來李將軍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在此,我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深深地”“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體會李廣的力大無窮,并讓生關注將士們的神情展開想象說話:當時將士們看到這樣的情景,會對李廣說些什么?并通過朗讀體會當時將士們對李廣的敬佩之情。但是,當課堂上,學生的回答不在我的預設范圍內時,我的引導還不夠,以致于學生的朗讀也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