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鳥(北師教案2篇+教學實錄1篇)
8、 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啊?一對悲傷焦急的父母含著眼淚望著自己受傷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著血……。孩子們啊,我們怎么可以?怎么可以?讓這么可愛無辜的小生命受到傷害呢?讓我們齊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此時孩子們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故事講到這里你明白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跟大家說說?如果讓你跟那些打小鳥的孩子們說兩句話,你會跟他們說什么?
2、光悔恨是沒有用的,我們還必須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幫助小鳥,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請同學們看這個動畫片,然后再說說。
3、教師激qing結語,引出“請愛護鳥類和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主題升華。
《一只小鳥》是北師大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文。這篇課文中,作者冰心以清閑柔美的筆觸,寫了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唱歌,孩子們用彈子打中了小鳥,兩只老鳥接住小鳥把它帶回了巢中。從此孩子們再也沒有聽到小鳥的歌聲。文章批語了解愛護鳥類的行為,歌頌了親情的偉大。
一、名言引路,感悟生活之美
上課之前,我首先給學生推薦了一句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同學們,這句名言的意思是說,生活中處處有美,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尋找美、發現美的眼睛,就能夠領略到各種不同的美。同學們,在生活中,你都感受到哪些美了呢?能說說嗎?
略一沉思,便有一位男同學說:“我發現有的小樹很美。”
受這位同學的啟發,另一位同學也站起來說:“我發現咱們校園里的花草樹木很美麗。”
此時,如果不加以引導,孩子們的思維可能就全跑到花草樹木一類事物上去了,而生活中的美遠遠不止這些。于是我說:“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花草是美麗的,那它多寂寞啊!”
孩子們一聽,思考豁然開朗,紛紛舉手:“遼闊的天空,蔚藍的大海很美麗。”、“有些人的心靈很美麗。”……
“嗯,剛才同學們說得多好呀!山河秀麗、鳥語花香,那是大自然的美麗;優美辭句、燦爛華章,那是語言的美麗;互相關愛、助人為樂,那是心靈的美麗;爸爸媽媽愛我,我愛爸爸媽媽,那是親情的美麗。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一雙尋找美的眼睛,來學習課文《一只小鳥》,好嗎?”美麗的語言、美麗的要求,讓孩子們饒有興味地、異口同聲地喊了一聲“好!”
二、初讀課文,體味朗讀之美
接下來,我給了孩子們一段時間在前一天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再一次熟悉課文,然后通過指名輪讀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且提出要求:“希望站著的同學能夠帶給我們美麗的朗讀,也希望其他同學能夠用心傾聽,從他們的朗讀中尋找美麗。”(讀完之后)“你找出這些同學朗讀中的美麗之處了嗎?”(學生交流)“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呢?”(學生交流)
三、品味課文,領略文章之美
發現學生們評價得很全面之后,我表揚道:“能夠發現一個人的優點與不足,除了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更需要欣賞他人的胸懷與誠實的勇氣;對于一篇文章同樣如此。現在,就請同學們默讀走進課文,看看自己能夠從中發現哪些美麗的地方,又能夠找出哪些值得懷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