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鳥(北師教案2篇+教學實錄1篇)
(1)品味自然美
(生默讀)“同學們,你發現美麗了嗎?”發現大多數同學已經找出來之后,我問道。
“老師,第二自然段:‘一天早晨,它醒了……好像‘自然’也含笑著傾聽一般。’這一段我覺得它表現了大自然的美麗。”(板書:自然美)
“是呀,這么美的大自然,應當怎樣去讀呢?”
“優美的、贊美的語氣去讀。”
“好的,就按照同學們所說的,讀一讀試一試,注意要讀出大自然的美麗”。(指導學生朗讀)。“就在這一自然段中,你還能感受到其他美麗的地方嗎?”
(2)品味詞句美
學生默默無語,好長一段時間也沒有人舉手,也許,我該給孩子一點啟發和點撥?想到這兒,我用沉醉的語氣讀著“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清脆和柔美……多么優美的——”
“詞句啊。”孩子們模仿著我的語氣回答著。(板書:辭句美)
“是啊,美的詞句要美美的朗讀,才能不辜負它的美麗。請同學美美地多讀幾遍,把這些優美的詞句記在小腦袋里。”(生讀)”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還能發現詞句的美麗?”
一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覺得第一自然段的詞句也挺美的。”
“好,我們就來讀一讀,說一說:你認為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我認為這是一只快樂的小鳥,因為課文中寫著‘它們都覺得非常的快樂’。”
“嗯,你很會讀文章。”看到老師對這位孩子的表揚之后,其他同學便不再發言。我看到這種情況,馬上話鋒一轉:“一千個同學的眼睛里,會有一千只不同的小鳥,你的看法真的與其他人都相同嗎?”這會兒孩子們來勁了;“老師,這是一只幼小的小鳥,課文當中寫著‘它的羽毛還未豐滿,不能遠飛’。”;“這是一只幸福的小鳥,因為它每天都能‘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
“是啊,能夠天天和父母生活一起,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老師真高興同學們對文章能夠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這篇文章中,除了自然之美、文辭之美,還有哪些美麗之處呢?同學們想不想再找一找?那好,老師給你推薦一種方法:略讀。略讀就是在熟讀的基礎上,粗略地瀏覽課文,迅速抓住要點的一種讀書方法。讓我們試一試,誰能通過略讀,找出文章的其他美麗之處。”
(3)品味親情美
“老師,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話‘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這一句能夠看出老鳥對小鳥非常關愛,感覺很溫馨。”“哪些地方最能體現老鳥對小鳥的關愛呢?”我乘機追問。“‘箭也似的’,像箭一樣快,說明它們此刻內心非常著急。”“是啊,這就是親情的偉大,這就是親情的美麗。”(板書;親情美)
“無論是大自然,還是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美麗的存在。但也往往會在美麗的篇章中蹦出那么一兩個不和諧的音符,干擾了美麗、破壞了美麗。現在讓我們仔細讀一讀課文第四、第五自然段,看看能從中讀出什么?注意運用咱們學過的抓住重點詞句幫助理解的方法。”
(學生自由朗讀,一會兒就紛紛地舉起了小手。)
“老師,我從第四自然段的兩個‘天天’中,讀出了小鳥的可愛以及孩子們對小鳥的喜愛。”(板書:喜愛)
“那么你覺得孩子們在聽小鳥唱歌時會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