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悅耳”、“贊嘆”造句。初步懂得課文運用準確的詞語把事情寫具體。
2.理解課文內容,繼續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自學能力。
3.感受泰國婦女助人為樂的美好品質以及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和第七自然段。
教學重點:
1.通過課文對曼谷近郊美景的描繪和聰明的小象的贊嘆,領會阿玲熱心助人的品質和她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同時進行段的訓練,培養思維能力、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 :
從阿玲指揮小象時的動作、神態中領悟阿玲美麗、善良、熱心助人的品格。
課前準備:
1.投影片1框
2.“大象踢足球”錄像片斷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情況(朗讀課文、認讀生字詞、理解詞語);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理解層次;學習課文1~4節,初步感受阿玲的形象美。
教學過程 :(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5~7節,理解重點詞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阿玲助人的行為美。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師述引出人物。
2.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指揮 拉
完成板書:阿玲───→小象 車
沖
二.揭示目標
這堂課重點研究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拉車、沖車這兩件事,完成書后思考練習1。
三.學習重點段
、鍖W習第五節
1.默讀思考阿玲指揮小象前做了什么,指揮時做了什么?
2.交流理解指揮前,阿玲為什么繞著汽車走一圈?為什么還沉思片刻?
阿玲一句話沒說,用這些動作告訴小象什么?
。ń處熛鄼C圈寫阿玲動作的詞語:拍拍貼貼指了指)
3.換詞比較阿玲指揮小象時的動作改成“拍了一下”、“貼著”好不好?為什么?
4.朗讀理解
、鎸W習第六節
1.默讀思考阿玲的這些無聲語言,小象“聽”懂了嗎?
從哪兒看出來?圈圈畫畫。
2.交流理解板書:掀撬
3.想象練說如果你是汽車中的一名乘客,看到阿玲指揮小象拉出了汽車,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4.感情朗讀
5.小結復述
㈢學習第七節
1.默讀找句這一節共有幾句話,標上序號。
2.分句朗讀邊聽邊想,哪幾句說阿玲指揮小象沖車這件事。
3.自讀思考阿玲指揮小象沖車和拉車這兩件事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提示:可從寫作順序、運用詞語等方面找一找。
4.比較理解交流中板書:摸著 指了指 伸 噴
5.看圖練讀
6.引讀(背)
、鑼W習第八節
作者看到小象這么能干,這么機靈,又一次從心底發出贊嘆。贊嘆什么?僅僅贊嘆小象嗎?贊美阿玲什么?(相機板書)
四.全文總結
五.看錄像,做練習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檢查背誦第四、七自然段,理解三次寫霧和三次寫阿玲笑容句子的含義?偨Y全文,感情朗讀指導,體會人物的心靈美。完成課后練習2、3。
教學過程 :(略)
◆[2004-02-01]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連山區新臺門鎮中心小學 姜素鳳
教材分析:
《曼谷的小象》一課是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五冊的第二十九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了作者在泰國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泰國婦女阿玲指揮她馴養的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把車拉也泥坑,并把車沖洗干凈的事。
學生分析:
通過2年來的語文學習,班里的學生對于課文朗讀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喜歡模仿各種語氣、神態、動作進行朗讀和表演,學生能結合簡單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在朗讀中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感受,可以說,在這方面學生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能力。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從而體會阿玲樸實、善良、樂于助人的心靈美。
2、設計多種活動,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
教學目標 :
1、理解“我為什么贊嘆小象,并聯系阿玲的三次微笑體會阿玲的優秀品質。
2、理解三次霧色的變化來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3、學習第4~7自然段,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能表演。
4、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經過,領會阿玲熱心助人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
感受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受到助人為樂的教育。
課前準備:收集材料、幻燈片、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新課,出示小象拉車幻燈片。
請同學們觀察圖畫,說一說小象怎樣拉車的?
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想不想知道課文中怎樣寫阿玲指揮小象工作的?(生:想)
這節課繼續學習29、《曼谷的小象》
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抓住贊嘆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學生輕聲讀文,找到有關句子,并標出重點詞語。
你覺得小象可愛嗎?作者是怎樣夸它的?(小組討論說一說)(通過學生的畫詞,自悟,可以理解到作者的兩次贊嘆突出了小象聰明,使學生悟出“物”美)
小結:由于阿玲平日認真精心訓練,所以小象在很短時間內就把汽車從呢坑中拉了出來。而作者抓住小象的“一掀、一撬、一甩、一噴”把小象寫活了。
2、再次讀文,抓住“三次微笑”深入體會阿玲的優秀品質。
。1)出示小黑板:(讓學生讀一讀)
1走到車前,她沖我們微微一笑,露出整齊的牙齒。
2阿玲抽回了手,笑瞇瞇地搖了搖頭……
3阿玲擺擺手,笑瞇瞇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
阿玲的笑仿佛在說什么?(讓學生說一說)
(2)讓學生演一演阿玲和小象(小組選導演,在小組內練習演,再到前面演一演)
。3)你喜歡阿玲和小象嗎?讓學生說一說
。ㄒ陨显O計,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從而使學生悟出“人美”)
3、整體讀文,感受景美。
。ㄍㄟ^學生對詞的理解,更能體會到曼谷的景也美,從側面襯托了阿玲助人為樂的高大形象)
快速讀文,找出描寫曼谷景色的語句畫下來,完成填空練習。
。1)從的晨霧中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小象轉身走進的霧中。
(2)阿玲擺擺撂,笑瞇瞇地用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緩緩地走進已變得的晨霧里。
三、開展延伸活動,發散思維。
(設計這項活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開闊學生的眼界,轉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借助自己收集的資料說說小象除會拉車、洗車外,它還會干什么?
四、朗讀全文,練習背誦第4、7自然段
。ㄉ钊肜斫馊膬热荩囵B學生朗讀能力)
五、讓學生談一談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 :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把你喜歡的語句抄下來。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泥坑、繞著、聰明、感謝、笑瞇瞇”等詞語,并分別用“悅耳”、“贊嘆”造句。
2.比較理解句子的意思。按照一定的順序,口述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和第七自然段。體會中泰兩國人民友好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這篇課文按照事物發展的起因、經過、結果,可分為三部分。其中阿玲指揮小象巧妙地把汽車拉出泥坑,又將汽車沖洗干凈的經過,是課文的主體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
難點是引導學生弄清人與小象之間的聯系,了解課題,雖然是《曼谷的小象》,但作者實際是要贊頌指揮小象的人——泰國婦女。另外還要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課文是如何用舉止、神態的描寫來表現阿玲助人為樂的美好心靈,又是如何用動作描寫來表現小象的聰明乖巧的。
教學思路:
在教學步驟 上,可緊扣課題《曼谷的小象》,以中心詞“小象”,作為突破口,進行“變序講讀”;首先從整體入手,接著插入重點部分(第三至八自然段)講讀,然后導讀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最后略講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教學中,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和銜接。最后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在教學方法上,可以以變序講讀法為主,結合朗讀教學法,比較教學法。在導讀中,要注意交給學生品詞析句的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解題。
1.讀題,介紹“曼谷”。(板書課題)
曼谷,泰國的首都。泰國位于東南亞,氣候濕熱,土壤肥沃,盛產熱帶動植物。產大象。國內每年都要舉行一次“賽象盛會”。在舉行賽象會時,全各地游人都來參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也紛紛趕來參觀。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記敘曼谷的小象的故事。
2.從課題上看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小象)
二、自學生字新詞。
1.查字典。
(1)讀出“一圈”、“轉身”的正確讀音。
。2)理解生字“瞇、噴、乖、贊”的意思,并掌握其筆畫、筆順。
。3)理解“泥濘不堪”、“胸有成竹”、“煥然一新”的意思。對一些較難理解的詞語,如“點綴,延伸、奇跡、瀟灑”,教師作必要的點撥、提示。
2.讀讀寫寫詞語。
(要求讀準字音,正確掌握字形。讀寫詞語見課后練習第3題)
三、辨析組詞。
噴( ) 乖( ) 坑( ) 繞( )
憤( ) 乘( ) 炕( ) 饒( )
四、試讀課文。
1.邊讀邊把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用符號標出。
2.思考: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些自然段意思相近,可以合并?(第1—2自然段;第3—8自然段,)分別寫什么?
五、學生質疑。
提出不理解的詞、句和問題,指導學生帶著問題繼續深入地閱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用較快的速度把課文默讀一遍,然后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二、解題析疑,明確目標。
上節課,同學們預習了課文,在質疑中提出了一些不懂的問題,其中有三個問題必須明確:1.這篇課文主要寫誰?2.阿玲和小象有什么聯系?3.課文贊揚了什么?
第一個問題,我們從課題中就可以看出主要寫誰(寫小象,也是為了寫小象的主人阿玲。)至于第二、三個問題,正是我們這節課中需要理解的。讓我們帶著這兩個問題深入閱讀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
三、變序導讀,切入重點。
1.導讀3—8自然段。
。1)輕聲讀,思考:3—8自然段可分為幾層?每層寫什么?
、俚谝粚樱3—4自然段),寫司機正急于找人幫忙,阿玲和小象出現。
A 指讀第二層,思考:阿玲和小象是怎樣出現在人們面前的?
B句具體描寫了晨霧絢麗的色彩和銅鈴聲的優美動聽
C 品析:這句話中為什么用“飄”不用“傳”?(一個“飄”字,寫出了銅鈴聲由遠到近,輕快悠揚。)
D 指導朗讀:要讀得輕快、優美。
、诘诙䦟樱5—6自然段),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板書:拉車)
A
默讀第二層,思考: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劃出有關句子)。哪些詞句寫得好?為什么?(板書:阿玲、拍拍、貼貼、指指)(區別拍——拍拍;貼——貼貼。通過做動作,進行比較,然后指導品讀,語氣要輕一些。)
B 結合上文解釋“胸有成竹”
C“東一掀,西一撬”具體寫出小象拉車的動作。(板書:小象東一掀、西一撬)
D 從阿玲指揮小象拉車,說明什么?(阿玲熱情助人,表現了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板書:純樸、熱情、樂于助人
、鄣谌龑樱7—8自然段),寫阿玲指揮小象洗車和作者贊嘆。自讀課文,邊讀邊思:
A 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車身上的污泥沖洗干凈的?
。▌澇雒鑼懓⒘嵘駪B和動作詞語:笑瞇瞇、搖搖頭、輕輕摸、指了指。)
B 從阿玲的神態動作說明了什么?(純樸、熱情、能干。)
C
哪些詞句寫得好?為什么?(重點是描寫阿玲神態動作的詞語,作用是具體寫出阿玲指揮小象洗車的熟練,并表現了她的熱情、樸實!盀t灑”原指人自然大方,不拘束;文中用擬人的方法形容小象取水過程中,毫不費力,自然大方的神態。)(板書:伸、沖、噴)
D 結合句子理解“煥然一新”的意思。
E 怎樣理解作者發出的兩次感嘆?(引導學生先念有關句子,理解詞語和句子。)(板書:聰明、能干、瀟灑、乖巧)
F 指導有表情地朗讀。(體會中泰兩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導讀第九自然段。
。1)齊讀課文,想想這段寫什么?
(第(2)句具體寫出阿玲離去時的神態,行進動作和晨霧的變化,說明時間在推移。)(板書:阿玲、小象離去)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導讀第1—2自然段。
。1)指讀,思考:
、龠@段交代了什么?(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
、谄囀窃谑裁辞闆r下陷進泥坑里的?(板書:陷車)
。2)理解“泥濘不堪”的意思。
四、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說明了什么?作者寫小象和阿玲有什么關系?
2.記敘的順序。
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記敘了事情的起因(陷車)——經過(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結果(阿玲和小象離去)。(邊指導邊板書)
第三課時
一、按照課文內容填空。
阿玲_______汽車走了一圈,_______陷車的情形,沉思_______,便________地________那頭小象的鼻子,用臉_________它的扇形的大耳朵,_________那陷車的位置。
________的小象走到坑邊,用它那_______的長鼻子______,_______,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了。
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口述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并把車身上的污泥沖洗干凈的?谑鎏峋V:
1.汽車陷進了污泥。
2.司機下車找人幫忙。
3.阿玲指揮小象拉起汽車。
4.阿玲指揮小象沖洗干凈車上的污泥。
。ㄏ确中〗M口述,然后指名口述,師生評議。)
三、指導背誦課文。第四和第七自然段。
1.以第四自然段為例,交給背誦的方法。
。1)分層次,概括每層意思。
(三層:①層:聽到晨霧中飄來的鐘聲;②層:看見走來的小象和跟在后面的女主人;③層:阿玲走到車前,司機跟她打招呼。)
(2)參照層意逐層背誦。
。3)教師檢查背誦情況。
2.學生按照背誦第四自然段的方法,背誦第七自然段。
四、指導學生分別用“悅耳”、“贊嘆”造句。
要求用詞恰當,寫通順、完整的句子。
附:板書設計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王炯
一、引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中國游客在景色迷人的曼谷正興致勃勃地觀賞美景時,所乘坐的汽車卻陷進泥坑無法拉出來。大家心里非常著急和無可奈何!正在這時候(幻燈)阿鈴帶著小象來到了我們的面前。
二、新授:
。1) 現在請大家先朗讀課文4到8節,然后再思考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情。(幻燈)
這頭小象是怎么幫助中國游客的呢?
(2)小組討論:找出描寫小象拉車的句子。(幻燈——齊讀)
交流:找出小象拉車的動詞(幻燈——點出掀,撬,拉)
掀:使遮蓋覆蓋的東西向上離開。(示范:掀開鉛筆盒)
撬:把棍棒或刀等的一頭插入縫中或孔中,用力壓另一頭。(示范:撬起鉛筆盒)
師述:小象會用鼻子“東一掀,西一撬”說明它什么?(說明它會觀察地形,會動腦子,選擇合適的用力方法。小象拉車方法巧,速度快。
(3) 面對這么聰明的小象,難怪作者會不由地發出贊嘆。(幻燈)
(4) “奇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這是奇跡?(練2:聯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過渡:對!因為面對龐大而沉重又陷進泥坑的汽車好幾個人都沒有辦法,而小象卻輕松又快速地把車拉出來,這一絕技真是一種奇跡。那它還有其它絕技嗎!(還會洗車)
(5)分組朗讀第6節,并找出描寫小象洗車的句子。(幻燈)找出小象洗車時的動詞?
同桌有感情地把這句話讀一讀,看哪組讀得最好。
。6)師:看著洗得干干凈凈的汽車,中國游客再一次地被小象的絕技所驚呆了,難怪作者又一次地發出贊嘆(幻燈)范讀
小結:小象的絕技真令人佩服,可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小象天生就會這些本領嗎?
過渡:是呀,如果沒有阿鈴我們就看不到這么聰明和乖巧的小象。阿玲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幻燈)我們來找一找描寫阿鈴外貌的句子。(幻燈——齊讀),你能用哪個字來形容阿鈴的外貌。
(7) 美麗的阿鈴究竟是如何指揮小象拉車的呢?
男生讀第5節,然后請各組找一找書中的有關句子。(幻燈)
師述:阿玲一見中國游客的車陷進泥坑,是不是立刻就讓小象“上去拉車”?(對,她沒有)。
。8) 同桌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把阿鈴指揮小象的句子說一說。
指導朗讀:齊讀,體會阿鈴做事認真觀察,考慮周到。
。9)找出阿鈴指揮小象所用的詞語。(幻燈——拍拍,貼貼,指了指)
那這些疊詞體現了阿鈴對小象怎樣的態度?(親切,溫柔)。
過渡:面對阿鈴小象聽懂了他這些親切卻無聲的語言。輕松地把汽車拉了出來。
。10)說話訓練1,阿鈴的動作變成對小象說的話,把她的指揮過程說出來。(幻燈)
小組討論,交流
。11)那阿鈴又是怎樣指揮小象洗車的呢?
個別讀第7節,各自找出有關句子。(幻燈)女生讀,用了哪些動詞?(幻燈)
。12)說話訓練2:阿鈴輕輕摸著小象的長鼻子,又指了指車身上的污泥,好象對它說什么?
過渡:聰明乖巧的小象非常清楚主人的意圖,把車洗得干干凈凈。那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整件事情中,面對中國客人自始至終阿鈴沒有說一句話,只是一而再地對我們微笑。阿玲的“三次笑”是什么含義呢?同學們能不能從她的微笑中讀懂她是在說些什么?
。13)再次朗讀4到8節,聯系上下文,展開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訓練。(幻燈)
1.在時,阿鈴“她沖我們微微一笑”,仿佛在說。
2.在時,阿鈴“她笑瞇瞇地搖了搖頭”,仿佛在說。
3.在時,“阿鈴擺擺手,笑瞇瞇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說:。
。14)分組演一演,阿鈴指揮小象拉車和洗車的片段。
三、總結:
通過對全文的學習聰明乖巧的小象,你認為阿鈴是個怎樣的人?(幻燈:人美心更美)
其實,阿鈴僅僅是泰國人民中的一個代表,我們從阿鈴身上感受到了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這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一、簡材簡述
這篇課文講述了在泰國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上,泰國婦女阿玲指揮乖巧聰明的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車拉出來,并且沖洗干凈,得到周圍人們的贊嘆。通過教學,要讓學生知道,他們贊美的不僅是小象,更是阿玲那樂于助人、辦實善良的心靈。使人們感受到曼谷這里景美、物美、人更美。
二、設計理念
把課堂的閱讀活動視為一種生活,在閱讀的生活中,充分釋放學生的生命力。課堂教學完成體現在動態生成的師生對話上,在一種虛擬的旅游中,領悟課文的全過程。
另外,在師生關系上,教師努力追求一種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氛圍,使得語文課堂變的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這是我執教上曼谷小象的又一特色。
三、設計特色
以虛假的旅游串連教學的全活動,富有生活意趣。
四、教學目的
1、體會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真摯友情,學習阿玲助人為樂的品質,增強學生熱愛保護動物意識。
2、理解我為什么贊嘆小象,聯系阿玲三次微笑體會阿玲的優秀品質。
3、理解三次需色變化來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4、看感表地朗課文,背育4——7自然段,從而感受景美、人美、小象美。
五、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育4——7自然段,從而感受景美、人美、小象美。
六、教學流程
。ㄒ唬┱n前延伸
生講故事引入到曼谷景美,物美、人更美。設想學生到曼谷游一游,玩一玩。
設計意圖:故事開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知不覺地將學生思維帶入本課的學習內容,營造學習氛圍。
。ǘ┏踝x檢查,讓學生自主體會文章內容
1、師擬旅游曼谷,請生閉上眼睛,坐波音747容機飛到曼谷。板書20曼谷的小象。
2、初讀課文,
。1)找出一句讀得最棒的句子,說說好在哪里?
。2)讀一句你覺得最重要句子,說說為什么重要?
(3)讀一句你覺得最難的句子,說說為什么難讀?
設計意圖:
選擇的過程就是激發學生思考、比較的過程,也是激發他們強化學習主人翁意識的過程。
三、熟讀課文,讀中感悟
師:剛才,我們同學在曼谷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看,就發現那有最棒的句子,最重要的句子 這回我們要下馬看花了,要仔仔細細地看,痛痛快快地玩。
1、聽、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想,這篇文章你認為從哪幾方面寫的?
2、寫曼谷景色美,抓哪些景物,找出其中的句子?(抓三次霧色變化,從霧色變化也能僅映出作者的.寫作方法。
3、好,我們再坐上汽車往前走。不好!汽車輪子陷進泥坑里去了,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段,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像一下課文描述的情形,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汽車陷進泥坑里該是怎樣?
四、拓展爭論,感悟阿玲的“美”小象的“乖”
1、剛才,同學們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觀察圖畫,合理想象,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這種學習方法很好。下面,我們就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習,文章中的兩個主要角色——阿玲和小象。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商量好喜歡哪個角色就學習哪個角色。
設計意圖:給學生創設計一個探究問題的空間,讓學生在議論交流中表白各自看法,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
2、匯報
。1)阿玲:通過同學表演,抓住阿玲的動作“拍拍、貼貼、指了指”沒有說話,把這些動作變成了語言說出阿玲的美。
。2)指導朗讀
觀察現場,了解情況,讀時要慢。
指導小象洗車要讀出平靜、可親語氣。
設計意圖:
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理解詞語,激發學生理解詞語興趣,同時通過說話訓練,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語感。
3、奇跡,真是奇跡!太好了!這還不算完,小象的拿手好戲還在后面呢?
小象甩、瀟灑、伸直、沖、噴 體會小象乖巧。
4、指導朗讀
“瀟灑”表現小象自如神態,語速稍快,語調上揚。
五、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1、喜歡哪一段,就背哪一段,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2、你們覺得采用什么方法背得快?
(想象畫面,抓重點詞,看圖)
3、自己練習背誦。
4、小型背誦比賽。
設計意圖:
小學生正處在積累語言的黃金年齡,多背一些文章可以終身受用。使學生成為語言的富翁。
六、理解和感受表演
同機、阿玲,小象上臺表演,一生讀第七自然段。
七、表達訓練
旅游就要結束了,玩得高興嗎?我們馬上乘飛機回國,就要和阿玲、小象分手了,你不想對阿玲和小象說幾句話嗎?
寫一段告的話。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2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乘坐、輪子、司機、鈴聲、裙子、整齊、聰明、佩服、握住、表示、感謝、乖巧、贊嘆、致謝等。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至自然段。
3、能讀懂課文,領會泰國婦女阿玲樸實、善良、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質,受到國際主義精神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
摘抄、積累語言;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阿玲的美好品質。
三、教學難點 :
學生通過課文對聰明、乖巧的小象的贊嘆,體會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啟發質疑。
二、交流對曼谷、小象的了解。
三、學生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準下列詞語:
點綴 顛簸 坑坑洼洼 泥濘不堪 橘紅色 悅耳 招呼 聰明 絕技
表示 感謝 污泥 瀟灑 乖巧 贊嘆 致謝 煥然一新
四、指名接讀課文,劃出生字詞,標出描寫景色的句子,再讀一讀,談談體會。
五、再讀課文,標出描寫小象、阿玲的句子。
1、讀一讀,自讀,體會讀。
2、說說自己的體會:(你喜歡阿玲和小象嗎?為什么?)
小象聰明能干、乖巧,阿玲貌美、心靈更美,善良樂于助人。
3、帶著感情再讀一遍。
六、作業 :
1、熟讀課文。
2、摘抄描寫景物、小象和阿玲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
二、讀讀說說——體會小象的“乖巧”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小象?找出作者兩次贊嘆小象的句子,說說小象的“聰明”和“乖巧”表現在哪里?圈畫出有關詞句。
2、重點理解下面的詞句:
奇跡,真是奇跡!小象的絕技真令人佩服。
什么是奇跡?在生活中或電視上見到過什么事可稱為奇跡?找出些小象拉車的句子,說說為什么是“奇跡”。
讀一讀,比較下面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從中體會到什么?
A、聰明的小象走到坑邊,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長鼻子東一掀,西一橇,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了。
B、聰明的小象走到坑邊,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長鼻子東掀掀,西橇橇,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了。
用課件演示小象洗車后汽車的樣子,理解“煥然一新”。
3、夸贊小象——面對這么能干的小象,你想對它說?小組互相交流。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6——8自然段:
讀出小象拉車、洗車時的輕巧、瀟灑,讀出對小象絕技的贊嘆。
三、讀讀演演——體會人情美。
1、課文僅僅是贊嘆了小象的絕技嗎?讀讀描寫阿玲外貌的句子。
2、你佩服阿玲嗎?佩服他什么呢?
3、仔細讀課文,看看阿靈指揮小象只用了哪幾個動作?把表示阿玲指揮小象拉車的動作的詞語畫出來。按畫出的詞語,做做阿玲指揮小象拉車的動作。
4、想一想,如果把阿玲的動作變成對小象說的話,可能是幾句什么話?把動作加上想象的語言連起來演演。
5、再讀課文,找找阿玲說了些什么?阿玲的三次笑是什么含義?
6、指導學生讀課文的有關段落,讀出對阿玲熱情待人、樂于助人的贊揚。
四、讀讀畫畫——體會景色美。
1、曼谷的小象乖巧、聰明,曼谷的阿玲善良、熱情,曼谷的景色也非常美麗。請從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來品讀。
2、曼谷的近郊的霧的顏色是怎樣的?
3、動手畫畫。
五、背誦與積累。
1、小組交流檢查背誦4——7自然段。
2、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段。
第三課時
一、把下面排列混亂的詞語正確的排列成一句話。
阿玲 用 小象的 大耳朵 笑瞇瞇地 臉蛋 緊貼 著 紅潤的
二、按下面的要求做練習。
1、課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對景物的描寫。
2、課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對人物外貌的描寫。
3、課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對人物動作的描寫。
三、從文中找出五個寫顏色的詞語寫在下面。
橘紅色:
四、根據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填空,并回答問題。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這頭小象有什么特點?阿玲是怎樣一個人?
1、小象的特點:
2、阿玲是
五、讀擴展文章《可愛的小象》。
◆[2004-04-08]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一、簡材簡述
這篇課文講述了在泰國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上,泰國婦女阿玲指揮乖巧聰明的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車拉出來,并且沖洗干凈,得到周圍人們的贊嘆。通過教學,要讓學生知道,他們贊美的不僅是小象,更是阿玲那樂于助人、辦實善良的心靈。使人們感受到曼谷這里景美、物美、人更美。
二、設計理念
把課堂的閱讀活動視為一種生活,在閱讀的生活中,充分釋放學生的生命力。課堂教學完成體現在動態生成的師生對話上,在一種虛擬的旅游中,領悟課文的全過程。
另外,在師生關系上,教師努力追求一種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氛圍,使得語文課堂變的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這是我執教上曼谷小象的又一特色。
三、設計特色
以虛假的旅游串連教學的全活動,富有生活意趣。
四、教學目的
1、體會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真摯友情,學習阿玲助人為樂的品質,增強學生熱愛保護動物意識。
2、理解我為什么贊嘆小象,聯系阿玲三次微笑體會阿玲的優秀品質。
3、理解三次需色變化來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4、看感表地朗課文,背育4——7自然段,從而感受景美、人美、小象美。
五、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育4——7自然段,從而感受景美、人美、小象美。
六、教學流程
。ㄒ唬┱n前延伸
生講故事引入到曼谷景美,物美、人更美。設想學生到曼谷游一游,玩一玩。
設計意圖:故事開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知不覺地將學生思維帶入本課的學習內容,營造學習氛圍。
。ǘ┏踝x檢查,讓學生自主體會文章內容
1、師擬旅游曼谷,請生閉上眼睛,坐波音747容機飛到曼谷。板書20曼谷的小象。
2、初讀課文,(1)找出一句讀得最棒的句子,說說好在哪里?(2)讀一句你覺得最重要句子,說說為什么重要?(3)讀一句你覺得最難的句子,說說為什么難讀?
設計意圖:
選擇的過程就是激發學生思考、比較的過程,也是激發他們強化學習主人翁意識的過程。
三、熟讀課文,讀中感悟
師:剛才,我們同學在曼谷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看,就發現那有最棒的句子,最重要的句子 這回我們要下馬看花了,要仔仔細細地看,痛痛快快地玩。
1、聽、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想,這篇文章你認為從哪幾方面寫的?
2、寫曼谷景色美,抓哪些景物,找出其中的句子?(抓三次霧色變化,從霧色變化也能僅映出作者的寫作方法。
3、好,我們再坐上汽車往前走。不好!汽車輪子陷進泥坑里去了,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段,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像一下課文描述的情形,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汽車陷進泥坑里該是怎樣?
四、拓展爭論,感悟阿玲的“美”小象的“乖”
1、剛才,同學們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觀察圖畫,合理想象,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這種學習方法很好。下面,我們就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習,文章中的兩個主要角色——阿玲和小象。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商量好喜歡哪個角色就學習哪個角色。
設計意圖:給學生創設計一個探究問題的空間,讓學生在議論交流中表白各自看法,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
2、匯報
。1)阿玲:通過同學表演,抓住阿玲的動作“拍拍、貼貼、指了指”沒有說話,把這些動作變成了語言說出阿玲的美。
(2)指導朗讀
觀察現場,了解情況,讀時要慢。
指導小象洗車要讀出平靜、可親語氣。
設計意圖:
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理解詞語,激發學生理解詞語興趣,同時通過說話訓練,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語感。
3、奇跡,真是奇跡!太好了!這還不算完,小象的拿手好戲還在后面呢?
小象甩、瀟灑、伸直、沖、噴 體會小象乖巧。
4、指導朗讀
“瀟灑”表現小象自如神態,語速稍快,語調上揚。
五、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1、喜歡哪一段,就背哪一段,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2、你們覺得采用什么方法背得快?
(想象畫面,抓重點詞,看圖)
3、自己練習背誦。
4、小型背誦比賽。
設計意圖:
小學生正處在積累語言的黃金年齡,多背一些文章可以終身受用。使學生成為語言的富翁。
五、理解和感受表演
同機、阿玲,小象上臺表演,一生讀第七自然段。
六、表達訓練
旅游就要結束了,玩得高興嗎?我們馬上乘飛機回國,就要和阿玲、小象分手了,你不想對阿玲和小象說幾句話嗎?
寫一段告的話。
本站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小學教育資源站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師:我們祖國的首都在哪?
生:北京。
師:泰國的首都在哪?
生:曼谷。
師:對了,曼谷(板書)。此時的東北,北國風光,萬里雪飄。今天早上七點左右,新聞聯播說到我們東北今天的‘零下十一攝氏度,又說到泰國曼谷的氣溫,高達零上34攝氏度,可以說,它現在是全世界最暖和的一個地方,今天,老師就帶著同學們到曼谷去游一游。
生:行。
師:說去就去,快把書打開,坐好汽車。那的路和咱們這的可不一樣,咱們這兒那么平坦,那兒的路要是一不小心腦袋就會撞個大包(眾笑),F在坐好了嗎?
生:坐好了!(學生在虛擬的情境中已經進入角色)
師:快往外望一望,把你看到的泰國曼谷的景色,給大家講一講。(用眼神提示學生讀課文)“在曼谷近郊——”
生:“在曼谷近郊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一直延伸到海邊!
師:用自己的話說說,泰國曼谷的近郊景色怎么樣呀?
生:美。
師:是很美,具體說說怎么美?
生:有紫色的野花。
生:綠油油的禾田。
生:海邊。
師:同學們往這兒看,這是什么地方呀?(畫圖)
生:禾田。
師:老師這兒的禾田和曼谷的禾田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你們看到的泰國曼谷近郊的禾田什么樣?說一說。
生:我看到的泰國曼谷的禾田是綠油油的。
師:那我們就來看看吧,同學們,綠油油的禾田,這是不是綠油油呀?
生:不是。
師:這綠油油的禾田應該是怎么樣的呢?你們說,老師來畫,停不停呀?
生:不停。
師:看來這“綠油油”指的不是一小塊,是一大片綠,同學們感悟的真好。
生:停。
師:真是綠油油,我還不滿意,注意看綠油油的“油”,三點水的油,這草光是一大片長得像,還得怎么樣?
生:還有亮光,陽光一照放著光澤。
師:同學們,你們想象這綠油油的禾田,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
生:綠油油。(非常投入、陶醉地)
師:還有什么?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師:誰到前面來點綴點綴。師:這里有深紫色,也有淡紫色。請選擇選擇。
生:(上前選擇)
師:這是什么顏色?
生:深紫。
師:跟它相比較,這個就叫做——:我要問你,你畫這個花為什么要有一定的距離呢?生:因為挨在一起就不叫點綴了,就叫連著了。(笑聲)
師:對,所以你畫的草地上盛開的花是——
生:星星點點。
師:你們看啊,這樣一片草地。有這樣星星點點的淡紫色的野花,就叫——
生:點綴。
師:這一點綴呀,我們的草地就更美了。
師:那你們看,今天為了讓你們體會,竇老師穿的衣服是一種顏色,你們看我的衣服上點綴了什么?
生:竇老師外衣的領子上點綴了一朵小花。
師:怎么樣?
生:漂亮。
師:對了,這也叫什么?
生:點綴。
師:你們看看,你們穿的校服,要是只有白色、黃色,多難看啦。于是設計師們,用上一條紅色、黃色,這么一點綴,真是漂亮。
師:同學們這回你們再讀這個詞,感受可就不一樣了。
生:“綠油油的和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邊。”(生美美地)
師:這景色真是太美了。
師:我們坐在車上可有另一番感受,把你坐在車上的滋味告訴老師,好不好?(暗示繼續讀課文)
生:我們乘坐的汽車輪子陷進泥溝走不動了。
師: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公路,怎么樣?
生:高低不平。師:而且還——生:坑坑洼洼。
師:而且還——
生:泥濘不堪。
師:所以我們坐在汽車上,上下——
生:顛簸,身子東搖西擺。師:忽然身子一歪,輪子——
生:陷進泥坑。
師:結果怎么樣呀?
生:走不動了。
師:怎么辦?快動腦筋想辦法,看誰能想到最好的辦法。
生:去找人。
師:還有辦法嗎?
生:找個棍子把車撬起來。
師:這個辦法很好,其實,用棍子把車撬起來是用什么原理?你知道嗎?
生:杠桿原理。
師:你真厲害。還有沒有辦法?
生:采點葉子放在車輪底下。
師:可是如果車要是一動的話,葉子還是會被壓乎的。不過,你也很有創造力,善動腦筋。
生:曼谷是盛產象的,可以找象來幫忙。
師:你了解泰國風情,要去找大象來幫忙,真是個好辦法。咱們去找,仍然需要時間。
生:弄來沙子或石子墊上。
師:看來呀,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辦法,都很聰明,但是非常有經驗的司機看了看四周的環境,嘆了口氣,對我說——
生:“我到前面找幾個人來幫忙。”
師:司機好像很自信嗎?是嘆了口氣,你們再告訴我一遍。
生:“我到前邊找幾個人來幫忙!(嘆氣的語氣)
師:看到司機很著急,我們都很著急,趕快想辦法,來解決樣的困難。
生:對。
師:就在我們這么著急的時候呀。(老師演示一段鈴聲)
師:聽,什么聲音?
生:悅耳的銅鈴聲。
師:悅耳的銅鈴聲,就像有些同學預感的那樣,帶來了希望。是誰呀?快說說吧。
生:大象。
師:(放樂曲)在桔紅色的晨霧中,伴著優美的銅鈴聲,和阿玲出現在我們面前。快把你看到的景象傾吐出來。
生:“正在這時候從橘紅色的晨霧中……”(出示小象和阿鈴掛圖)
師:你看到的小象給你什么感覺,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語表達,同學們表現的非常踴躍,你想說就站起來吧。
生:我看見小象鼻子非常長,小象還非常高興。阿玲摸著小象的鼻子也非常高興。生:我感覺小象非?蓯。
生:小象身體特別胖,就像用海綿做的似的。
生:我看到的小象非常巨大,像一個巨人,能把車輪抬起。
師:把“巨大”改一個詞“龐大”,別看是小象,看起來也很龐大。
師:說說阿玲吧。
生:阿玲摸著小象的耳朵。
生:阿玲穿著繡花上衣。
生:穿的非常漂亮,長得也非常漂亮。
師:阿玲微笑的看著你,露出整齊的牙齒。
師:小象可愛,阿玲漂亮。那么就把你看到的感受讀出來吧。
生:“正在這時候……”
師:同學們,他有一個地方是這么讀的,啊!是一頭小象,剛才我們遇到這個困難,心情著急嗎?
生:著急。
師:正在著急的時候,小象來到了我們面前,你們說這個啊”應該怎么讀?
生:啊!是一頭小象。(啊字讀得很平)
師:非常內向的孩子,但是你心里熱乎乎的,小象出現在你面前,你真的很高興。生:啊!是一頭小象。(啊讀得很重,很有激情)
師:不錯,說明你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很激動,很高興。
師:有沒有和他讀的感情不一樣的?
生:啊!是一頭小象。
師:竇老師看到這頭小象,既驚奇又高興,于是呀,我就啊讀的語調上揚,表示吃驚之后的驚喜)是一頭小象。
師:實際上,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感情不一樣,每個人的性格也不一樣,當然讀的就不一樣,你們就帶著你自己的感受,你想怎么讀就怎么讀!皬慕奂t色的晨霧中,飄來一聲鈴聲——
生:(讀略)
師:現在竇老師呀,想放一段電影,想看的同學舉手,這同學舉手,誰想看,誰就閉眼睛。
師:(配樂朗誦)“從桔紅色的晨霧中……叫她阿玲。”
師:你們看到了嗎?你們在哪兒看到的?
生:頭腦中。
師:其實呀,有時我們讀書,方法很多,比如剛才我們用看的方法,就是一邊讀句子,眼睛一邊“過電影”,畫出現了,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畫了。實際上這一段書要求背誦,你們過一遍電影,離背誦就只差一步之遙;同學們不信,你們就試試,把你們在腦子里看到的,咱說說,給老師們聽聽,好不好?我可以幫你們,準備始。
生:“正在這時候……”
師:你們也跟阿玲打打招呼吧。(口語交際訓練)
生:你好,阿玲!
師:豐滿第二實驗小學三年二班的同學們,你們好!
師:阿玲聽到了你們的問候,會覺得你們班的'孩子真有禮貌呀,她笑瞇瞇的看著你們,露出整齊的牙齒。
師:同學們,小象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阿玲就要指揮小象硼我們解決眼前的困難。小象幫我們做了哪些事呀?這次你們可就要快速的瀏覽課文,老師要求你讀書要有效率,則體上看看,小象幫我們做了哪兩件事,用概括的語言說說。
生:拉車、洗車。
師:當然呢,我們得夸小象。請你這回細讀課文,要眼到、心到,看看我們夸小象的句子,請用單行線把它來,眼離書本一尺遠,誰畫完,誰就可以說。
生:“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們心中暗暗贊嘆。”
生:“奇跡、真是奇跡,小象的絕技真令人佩服。”
師:太好了,你們真是讀書很用心呀,我們再讀一讀。
生:(讀略)
師:這回可要思考了,看第一句,第一句也是文章的一句重點句,看到這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自己試試看。
生:文章中為什么出現了兩個奇跡呢?
師:你真動腦筋。
生:小象的絕技是什么呀?
師:祝賀你發現的問題。
生:小象的絕技為什么令人佩服?
師:也祝賀你的問題很深刻。
師:孩子們太了不起了,我也相信這些舉手的同學們都能從這句中提出個為什么。對嗎?
生:對。
師:我向你們表示祝賀。其實呀,在讀書中發現難懂的重點的句子,你都可以問個為什么,細讀一讀就會明白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不信我們就試試,咱們來想想小象是怎樣把車從泥坑里拉出來的,好不好?
生:好。
師:找個同學來講講吧。
生:聰明的小象用長鼻子東一掀,西一撬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了。
師:小象到底是怎么掀,怎么撬的呢?有沒有體會,給大家講一講。
生:小象用鼻子往起一抬。
師:你用你的手給在座的老師和同學演示一下。
生:把鼻子塞進輪子底下,使勁往上一抬。
師:這就叫什么?
生:掀。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這個掀的動作,把手拿出來,是象鼻子,放到車輪底下,開始一掀。
師:撬呢?
生:它把鼻子放在輪子底下一壓。
師:使勁兒往上使,往下使?
生:往下使。
師:對了,我們一起做一做,把手伸出來,把象鼻子放到罵底下,準備車上去了。小象東一掀,西一撬,一下子把車從泥坑里給拉出來了。我們司機說的,需要十多個人來幫忙,小象用它的鼻子就完成了,所以我們說這就是的——
生:絕技。
師:所以我們說是聰明的小象。和老師來寫寫這個詞。
師:你們看老師寫這個聰明的時候是一筆一畫寫的,我們就樣,寫字也一樣,因為我們要用心來看待這頭小象。但我還不滿意,這頭小象只是動作上的聰明嗎?它到底在哪?我讓男生扮演小象,全體女生來讀第五自然段。小象聽好了,問題就在第五自然段中,一會接受采訪,看你們聰明不聰明,女生準備,“阿玲”開始。
生:阿玲繞著汽車走了一圈,指了指陷進泥坑的輪子。
師:好,現在愿意接受采訪的小象可以上場。(許多“小象”上臺前來)
師:小象你好。
生:你好。
師:小象啊,阿玲繞著汽車走一圈,然后給你做個動作,什么意思?
生:讓我拉車。
師:拍拍你的鼻子,貼貼你的耳朵,然后又指了指陷進泥坑的輪子干嗎?這是什么意思?阿玲在跟你說什么?
生:小象啊,你用鼻子把汽車給拉出來吧。
師:你看這“小象”領會了阿玲的意思,同學們你們不送它一個詞?
生:聰明。
師:多聰明的小象呀,領會了主人的意圖。(繼續找男同學上臺前扮演小象)
師:聽好了,小象,阿玲的動作是:拍拍你的鼻子,貼貼你的耳朵,然后又指了指陷進泥坑的輪子。這個動作在你身上,你有什么感覺呀?
生:癢癢。(眾大笑)
生:舒服。
師:我再問你,如果阿玲呀是非常使勁的拍了拍你,你愿意去不?
生:不愿意。
師:為什么?
生:太狠了。
師:你們看,它明白阿玲的意思了嗎?阿玲對它的愛它感受到沒有?
生:感受到了。我還問問其它的小象。你們就用了一個掀,一個撬,于是我們就情不自禁的發出——
生:贊嘆,說是奇跡,真是奇跡。
師:這里為什么重復二次呀?
生:因為一次比一次意思更深一點。
生:說明非常了不起。
師:太令人佩服了,我們根本就沒有想到小象這么了不起,用一個掀,一個撬就解決了這么多人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就情不自禁地說了“奇跡,真是奇跡”。你們真聰明“小象”請回吧。
師:這回你們再讀這句話,我相信你們的感受一定特深。
生:奇跡,真是奇跡,小象的絕技真令人佩服。
師:同學們這回你們對這句話的感受深不深?我們真是發自內心的認識到,小象真是太聰明了,它創造了奇跡。師:這是第一次我們對小象的認識,第二次,小象又幫我們洗車,我們又夸了它一次。
生:“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贊嘆!
師:這句我可不告訴你們了,你們自己提問題吧。
生:為什么是在心里暗暗贊嘆,而不說出來呢?
生:為什么是“乖巧”的小象?
生:為什么要加“啊”?
師:跟我一起來寫寫這個詞吧,乖巧”,注意這個“乖”和“乘”要分開。這里怎么就說小象乖巧了呢?我怎么就發自內心的贊嘆呢?這回呀,還要變換角色。來考一考女小象,男生來讀第七自然段,女生一邊聽一邊體會,女生一會接受采訪,男同學準備開始。
生:“奇跡……車身煥然一新!(男同學讀小象洗車一段)
師:女小象,敢接受采訪嗎?生:敢。師:聽好了,看看小象到底是不是乖巧。(女學生上場)
師:小象,我有問題要問你,阿玲讓你去干什么?
生:把車拉出來。師:第二次又讓你干什么?
生:洗車。
師:第一次讓你完成任務,你完成的真好呀,第二次你又去了嗎?
生:去了。
師:聽話不聽話?
生:聽話。
師:你們感受到一個詞沒?送給她。
生:乖。
師:我再采訪一位。
師:小象,你說阿玲第一次指揮你和第二次指揮你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那第二次是什么意思呢?
生:洗車。
師:她是怎么跟你說的呀?
生:小象啊,你去把車身上的污泥洗一洗。師:它又領會到了阿玲的意思,它很靈啊,所以我們又送它一個字。
生:巧。
師:也就是說小象不但聽話,而且還很聰明,所以我們才說它是——
生:乖巧。
師:小象吸完水是怎么回來的?
生:瀟灑。
師:瀟灑的回來,是怎么回來的?
生:大大方方、大模大樣。
生:很自在。
生:大搖大擺。一本正經、無拘無束。
師:同學們詞匯真豐富。驕傲、趾高氣揚。
師:現在咱們用掌聲歡迎前邊的小象“瀟灑”走一回。
師:多么了不起的小象,多么聰明的小象,多么乖巧的小象,多么“瀟灑”的小象!小象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跡,難怪們一夸再夸小象,可我也一謝再謝阿玲,這是為什么?
生:因為是阿玲指揮小象的。
師:面對我們的一謝再謝,阿玲是怎么做的呢?細讀(7—9段,用“——”線畫出來,讀一讀。
生:(講略)
師:你們看,第一次我們謝阿玲,第二次我們又謝阿玲,她只了一個相同的動作“笑瞇瞇地擺擺手,搖搖頭。”她沒確說什么“不用謝”之類的話,而是一句話也不說,只是“笑瞇瞇……”這是為什么?
生:她不愿意說話。
生:她不懂中國語。(眾大笑,后來該同學馬上補充:從我們的動作阿玲明白了我們的意思。)
生:她認為沒什么。
生:阿玲想,這點兒小事,何足掛齒!
生:別人有困難就應該幫助,這是應該的,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師:阿玲心里想的,就是你們說的,所以她自始至終一句話也沒說,總是笑瞇瞇地,這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切盡在不言中。阿玲默默無語,兩眼含笑,耳邊又響起銅鈴聲。阿玲就要走了,你們有什么話要對她說嗎?
生:阿玲,謝謝你!生:阿玲,再見!
生:阿玲,你真是樂于助人的人啊!
生:阿玲,你們泰國人真好!
生:阿玲歡迎你到我們中國來,你遇到困難,我們也會幫助傲的!
生:后會有期!
生:阿玲,請多保重!
師:這次泰國之行太有意義了!泰國不單是景美,小象聰明乖巧,人長得美,心靈也美!千言萬語說不盡我們對阿玲的感激之情。此時阿玲,笑瞇瞇地用紅潤的臉,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緩緩走進已變得紫微微的晨霧里,我們再也看不到阿玲了。但她樂于助人,不圖回報的美好品德將永遠留在我們的每個人的心中。同學們,看來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樂于助人不圖回報應該是做人應具有的美好品質。(放樂曲)
師:就要離開竇老師了和臺下聽課的教師,你們就沒有話要說?
生:竇老師,謝謝你給我們上的這節課。
生:老師,我看你就像阿玲。(笑聲)
師:老師愿做阿玲那樣外表和心靈一樣美的人。
生:老師,謝謝你領我們去泰國旅游,認識了那里的小象和阿玲,給我的印象真深啊!
師:此時,我也很激動,從你們的發言中,看出你們同樣具備了阿玲那樣美好的心靈,你們也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我為什么贊嘆小象,并聯系阿玲的三次微笑體會阿玲的優秀品質。
2、理解三次霧色的變化來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3、學習第4~7自然段,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能表演。
4、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經過,領會阿玲熱心助人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感受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受到助人為樂的教育。
課前準備:收集材料、幻燈片、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出示小象拉車幻燈片。
請同學們觀察圖畫,說一說小象怎樣拉車的?
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想不想知道課文中怎樣寫阿玲指揮小象工作的?(生:想)
這節課繼續學習29、《曼谷的小象》
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抓住贊嘆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
學生輕聲讀文,找到有關句子,并標出重點詞語。
你覺得小象可愛嗎?作者是怎樣夸它的?(小組討論說一說)(通過學生的畫詞,自悟,可以理解到作者的兩次贊嘆突出了小象聰明,使學生悟出“物”美)
小結:由于阿玲平日認真精心訓練,所以小象在很短時間內就把汽車從呢坑中拉了出來。而作者抓住小象的`“一掀、一撬、一甩、一噴”把小象寫活了。
2、再次讀文,抓住“三次微笑”深入體會阿玲的優秀品質。
。1)出示小黑板:(讓學生讀一讀)
1走到車前,她沖我們微微一笑,露出整齊的牙齒。
2阿玲抽回了手,笑瞇瞇地搖了搖頭……
3阿玲擺擺手,笑瞇瞇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
阿玲的笑仿佛在說什么?(讓學生說一說)
。2)讓學生演一演阿玲和小象(小組選導演,在小組內練習演,再到前面演一演)
。3)你喜歡阿玲和小象嗎?讓學生說一說
。ㄒ陨显O計,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從而使學生悟出“人美”)
3、整體讀文,感受景美。
(通過學生對詞的理解,更能體會到曼谷的景也美,從側面襯托了阿玲助人為樂的高大形象)
快速讀文,找出描寫曼谷景色的語句畫下來,完成填空練習。
。1)從( )的晨霧中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小象轉身走進( )的霧中。
。2)阿玲擺擺撂,笑瞇瞇地用( )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緩緩地走進已變得( )的晨霧里。
三、開展延伸活動,發散思維。
(設計這項活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開闊學生的眼界,轉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借助自己收集的資料說說小象除會拉車、洗車外,它還會干什么?
四、朗讀全文,練習背誦第4、7自然段
(深入理解全文內容,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五、讓學生談一談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案序號
課題 19曼谷的小象 備課人 公丕菊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課文所記敘的泰國婦女助人為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學會本課生字、詞,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能用“悅耳”、“贊嘆”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和第7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通過對聰明、乖巧的曼谷小象的贊嘆,領會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
教學設計
19、曼谷的小象
陷車——阿玲和小象的出現——小象拉車——洗車——阿玲和小象離去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按著讀、畫、查、找的步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ǘ┳寣W生按要求用填寫表格的方法,分析生字的音、形、義,完成自學。
例:
在練習過程中,遇到難理解的字、詞,需要在字典中查找字義時,教師可在重點字下面標畫符號,給予提示。
。ㄈz查自學。
1.指名讓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并注意糾正讀音。
課文中的“司”、“聰”、“贊”是平舌音,“招”和“示”是翹舌音,注意指導學生讀準確!八啤焙汀皼_”是多音字,可采用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方式做鞏固練習。
例: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
本課共有15個生字。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填表法分析字形結構。
3.課堂討論識記生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識記字形,并做鞏固練習。
(四)理解詞語。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2.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3.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以“悅”字為例:“悅”在課文中組成的新詞是“悅耳”。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找出“悅”字是愉快的意思,接著教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帶有“悅耳”一詞的句子,聯系上下文讀一讀。讓學生理解“悅耳”一詞是形容好聽的意思,在課文中這好聽的銅鈴聲是在司機無可奈何的時候,從晨霧中飄來,因此這鈴聲不僅好聽,而且給人帶來希望。
。2)“煥然一新”的“煥”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光明,“煥然一新”是形容出現了嶄新的面貌。聯系文中內容是指小象用鼻子沖著車身噴水,把污泥沖得干干凈凈,車身變得光亮了,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3)出示“奇跡”、“絕技”、“乖巧”、“贊嘆”等詞語,讓學生用字典查,并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義,做鞏固練習。
奇跡——極不平凡的事跡。課文中指小象很輕松地把陷進泥坑中的汽車很快就拉出來了,真是驚人的事情。
絕技——指獨一無二的技藝。課文中指小象從泥坑中拉出龐大沉重的汽車,這種精彩的表現是獨一無二的技藝。
乖巧——聽話、機靈、討人喜歡。課文中指小象善解人意,聽話、機靈。
贊嘆——稱贊的意思,在課文中指作者對小象的絕技不僅是稱贊,而且含有感慨、嘆服的意思。
(五)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
。┲该x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要求做到讀通句子。
。ㄆ撸┳鳂I :熟讀課文、背誦第4和第7自然段。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案序號
課題 19曼谷的小象 備課人 公丕菊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泰國婦女助人為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教學設計
19、曼谷的小象
陷車——阿玲和小象的出現——小象拉車——洗車——阿玲和小象離去
教學過程
。ㄒ唬指名讀課文] 讀題、設疑。
1.本文以什么為題?寫的是什么事?
要讓學生首先弄清本文是以物為題,記敘了作者在泰國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上,泰國婦女阿玲馴養的乖巧聰明的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車拉出來并沖洗干凈的經過。
2.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
曼谷的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
。ǘz查復習。
1.讀課文后,你覺得曼谷美嗎?從文中哪些描寫可以看出來?
2.指名讀描寫曼谷美麗景色的句子。
。1)“在曼谷近郊,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邊!
。2)“正在這時候,從桔紅色的晨霧中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
(3)“阿玲擺擺手,笑瞇瞇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緩緩地走進已變得紫微微的晨霧里。
(三)指名讀課文。
1.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怎樣?結果又是怎樣?
2.指名回答:
起因:汽車陷進泥坑。
經過:阿玲指揮馴養的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拉陷進泥坑的汽車。
結果:汽車被小象從泥坑里拉出來并沖洗干凈。
。ㄋ模┲该x1~3自然段。
1.提問思考:
汽車是怎樣陷進泥坑里去的?他們能把汽車拉出來嗎?為什么?
2.課堂討論。
討論中要讓學生明確兩點:
。1)汽車陷進泥坑的原因。公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加之“昨晚的熱帶陣雨”,使公路變得“泥濘不堪”。
。2)汽車陷進泥坑的程度。司機“嘆了口氣”,說要“找幾個人來幫忙”,這些內容從側面寫出汽車陷得很深,要拉出來很困難,同時也為下文小象將汽車很快地拉出來起了鋪墊和襯托的作用。
。ㄎ澹⿲W習4~8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提問思考: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汽車拉出泥坑的?又是怎樣把汽車沖洗干凈的?
3.課堂討論。
(1)出示重點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阿玲( )汽車( )一圈。她( )了片刻,( )小象的鼻子,用臉( )它的扇子似的大耳朵,( )陷進泥坑里的輪子。
。2)填寫后指名讀句子。
。3)討論;“阿玲(繞著)汽車(走了)一圈”,是在做什么?“她(沉思)了片刻”,什么是沉思?阿玲為什么要沉思?
經過討論,要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袄@著”、“走了”、“沉思”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作者寫“阿玲繞著汽車走了一圈”,是說阿玲在了解陷車的情況!俺了肌笔巧钌钏伎嫉囊馑。阿玲“沉思了片刻”可以看出她是在估計小象的能力,在考慮怎樣指揮小象行動。聯系下文“她拍拍小象的鼻子,用臉貼貼它扇子似的大耳朵,指了指陷進泥坑的輪子。”這一系列的動作,說明阿玲是在胸有成竹地指揮小象工作。結果是“東一掀,西一撬”,小象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了。在這里要讓學生領悟到小象所以這樣成功是阿玲平時訓練的結果。
(4)作者怎樣贊美小象?讓學生畫出文中有關的句子。
(5)指名讀句子。
4.小象怎樣把汽車沖洗干凈的?
。1)指名讀有關句子。
(2)討論:
什么是“煥然一新”?小象為什么會把汽車沖洗得“煥然一新”?
“煥然一新”在文中的意思是指小象把汽車沖洗得干干凈凈,汽車變得光亮了,出現了嶄新的面貌。經過討論要讓學生聯系上文,理解小象沖洗汽車仍然是阿玲指揮的結果。阿玲“又走近小象,輕輕摸著它那長鼻子,”是要小象去吸水,“指了指車身上的污泥”是要小象用吸來的水去沖洗車身。小象正是按照她的命令去做的。小象如此乖巧充分體現了阿玲的智慧。
5.小象這樣聰明能干令作者贊嘆不已。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作者贊美小象的句子。
(1)指名讀句子。
“奇跡,真是奇跡!小象的絕技真讓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贊嘆。”
。2)什么是“贊嘆”?作者這兩次贊嘆內容有什么不同?
“贊嘆”是稱贊的意思。第一次贊嘆“小象的絕技真令人佩服!彼挥帽亲印皷|一掀,西一撬”就把陷進泥坑里的汽車很快地拉出來。作者親眼目睹了這精彩的絕技,因而發出由衷的贊嘆,是感嘆、是欽佩。
第二次贊嘆,主要是對小象善解人意、聽話、機靈而發出的。稱贊小象聰明能干,也就更加突出了小象的主人阿玲聰明能干。
。3)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
6.“我們”幾次向阿玲致謝?她是怎樣表現的?
“我們”兩次致謝。第一次是感謝小象拉出了汽車。第二次是感謝小象把汽車沖洗干凈。阿玲對兩次致謝的態度不同。第一次她“笑瞇瞇地搖了搖頭,又走近小象”,指揮小象把汽車沖洗干凈?梢钥闯霭⒘嵊X得幫人要幫到底,突出體現了阿玲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德和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第二次致謝,阿玲“擺擺手,笑瞇瞇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擺擺手”可以看出阿玲覺得做點好事是應該的,用不著謝,體現了她樂于助人,不圖回報的美好心靈。“用紅潤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是說阿玲用這種親昵的動作夸獎小象聰明、能干,也表達了阿玲助人之后的愉快心情。
(六)指名讀最后一自然段。
1.討論:這段結尾為什么要寫“……緩緩走進已變得紫微微的晨霧里!保
讓學生聯系上文“從桔紅色的晨霧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睂Ρ瘸快F從“桔紅色”到變成“紫微微的”是因為太陽升高了,往遠處看,深處看,晨霧變得紫微微的了,阿玲和小象緩緩走進這紫微微的晨霧之中,這時人、景隔為一體,作者在這里是用美麗的景色,烘托人的美好心靈,想告訴我們不僅曼谷的小象聰明能干,更重要的是曼谷的景美,人的心靈更美。
2.提問:阿玲是哪國人?“我們”是哪國人?阿玲主動幫助“我們”解決困難說明了什么?讓學生從中領悟出中泰人民的友好情誼,提高認識的層次。
。ㄆ撸├首x最后一段,體會情景。
1.出示填空練習:
。1)曼谷的小象聰明能干。
(2)阿玲助人為樂。
(3)曼谷的小象聰明能干,助人為樂的阿玲更聰明能干。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江蘇無錫公開課】:
【第一課時】第一部分
師:大家告訴我,今天我們講什么課文?
生:《曼谷的小象》。
師:誰想上臺露一手?(一學生舉手)好,你來,請你把課題寫在黑板上。大家看他那個“曼”字怎么寫。先寫一個……(生接:日)日下面是個……(生接“四”)最下面是什么字?(生接:“又”字)“曼谷”是什么意思?
生:曼谷是泰國的首都。
師:對,從這兒坐火車到上海,然后坐輪船一直往南走,進入南海,繞過越南往北拐,一進泰國灣,就快到曼谷了。但是,什么叫首都呢?
生:國家領導人住的地方就叫首都。
師:國家領導人住的地方,不一定吧?我們國家領導人住在中南海,中南海是我國的首都嗎?美國總統住在白宮,白宮就是美國的首都了?俄羅斯總統住在克里姆林宮,克里姆林宮就是俄羅斯的首都嗎?究竟什么是首都?
生:國家領導人辦公的地方。
師:還不太確切,應該說國家最高政府所在的城市,國家領導人辦公的那座城市叫首都。其實“首都”這兩個字中,有一個字就是城市的意思,知道是哪個字嗎?
生:“都”字。
師:對,用“都”字組個詞,表示城市的意思。
生:都市。
師:對。
生:成都。
師:也能說得過去,可以理解為“成功之都”嘛!
生:首都。
師:當然對了,國家的第一城市,首要城市嘛!
生:都城。
師:可以,就是首都。過去也叫國都、京城,有時還可以叫京都。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故事發生在哪里?
生:曼谷。
師:再說一遍,曼谷是泰國的什么城市?
生:泰國的首都。
師:我們講的是曼谷的什么?
生:小象。
師:(指在黑板上寫課題的學生)她寫字寫得好不好?
生:不太好。
師:太苛刻了,我就覺得她寫得不錯。大家一起來讀讀課題。
生:“曼谷的小象”。
師:你們只是把這五個字讀出來了,我從你們讀的聲音中沒有聽出來對這個小象的喜愛。能不能讓我在你們的語言中聽出來你們對這個小象的喜愛?
生:能。
師:誰來讀一下?(一學生讀課題)
師:好不好?
生:好。
師:誰能比他讀得還好?(一學生重讀)
師:這次讀得不好,再讀一次。(學生重讀)
師:這次好。(多次讓學生站起來讀,都讀得不錯)很好,大家讀。
生:曼谷的小象。
師:讀過這篇課文沒有?
生:讀過。
師:還想不想讀?
生:想。
師:還想讀就打開書,聽我說,讀一遍課文就坐好,怎么讀呢?想怎么讀就怎么讀。讀完了,你得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各自讀課文)
師:我告訴你們,讀完了課文就不能悄悄坐著,應該想說點什么。你從書里看到什么了,想到什么了,想說什么呢?都可以說,誰想說話?
生:我知道了小象用它的長鼻子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了。
師:對不對呀?
生:對。(教師請學生板書“拉汽車”)
師:而且她把這一課最主要的事兒說了,誰還想說?
生:我知道了小象先吸水,伸直鼻子把車身上的污泥沖干凈了。
師:他又說了一個“洗汽車”,行不行?(請學生板書“洗汽車”)
生:行。
師:還有什么?
生:我知道了曼谷有一只能聽懂人話的小象。(教師請學生板書“小象”)
師:對,它干了這兩樣活對嗎?還有誰?
生:我知道了阿玲樂意幫助人。
師:對,阿玲樂意幫助人。(請學生板書“阿玲”)
生:我想知道“顛簸”這個詞怎么講。
師:你把“顛簸”這個詞前前后后的句子讀一遍。
生:(讀)“清晨,我們乘坐的汽車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顛簸!
師:在什么樣的路上走?
生:在高低不平的路上。
師:你要是坐上汽車在平平的柏油馬路上走,那種感覺你還記得不記得?
生:記得。
師:那你坐汽車下過鄉嗎?走過高低不平的路沒有?
生:走過。
師: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是什么感覺?你過前面來,(讓學生坐在臺前的一把椅子上)這是汽車,我現在是司機,現在汽車走在平整的大道上,你是什么感覺?
生:很舒服,想睡覺一樣。(眾笑)
師:現在汽車出了城,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高低不平,你是什么感覺?(教師在后面上下左右晃動椅子)
生:很顛的感覺。
師:很顛是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坐在椅子上一彈一彈地做樣子,引起師生的笑聲)
師:顛簸是什么意思明白沒有?你給講講。
生:是坐在車上,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顛……顛得屁股疼……(眾笑)
師:是這個意思不是?(生答:是)誰還想說?
生:我想知道,小象為什么能聽懂人話?
師:這個問題你先記住,一會兒課堂上會講到,你就明白了,如果不明白再問,記住。誰還有?
生:我知道了有一輛汽車陷進了泥坑里。
師:對呀,要不怎么會拉它,洗它。你會寫“車陷坑“三個字嗎?
生:(想了想)會。
師:那就請你寫到黑板上去。(學生板書“車陷坑”)
生:“瀟灑”是什么意思?
師:你也記住,后面會講到的。
生:我知道了霧有三種顏色。
師:三種顏色,很有意思,他說到了霧,另一位同學還說到了路。(板書“霧”“路”)那么我讓你把課文的這個故事簡單地講一講。你會講嗎?講的時候要包含這些內容(指板書上所寫的)誰能講?(學生思考)互相練一練。(學生之間互相講)
師:好,注意,想好沒有?沒有?那我給你們提個頭,這樣講,先講在什么地方,第二講霧,這霧是什么時候的霧?
生:早晨。
師:地點有了,時間有了,具體的地點“路”也有了,第四講阿玲,第五該講誰了?
生:小象。
師:第六呢?“拉汽車”,第七呢,“洗汽車”把這些串起來,故事就成了,誰能串一下呢?
生:在曼谷的時候,我們乘坐的車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陷進了……
師:哎,這個字沒說。(指板書“霧”)
生:在曼谷的一個早晨,大霧朦朦,我們乘坐的車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陷進了泥坑里,這時候,阿玲帶著她的小象過來了,她看見車輪陷進了泥坑里,就好像對小象說:快幫幫他們。小象好像聽懂了她的話,就用它的長鼻子東一掀、西一撬,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接著阿玲又拉著它的大耳朵指著車身上的污泥,小象轉身往金色的霧中走去,一會兒就甩著長鼻子回來了,一下子就把車身上的污泥沖得干干凈凈。
【第一課時】第二部分
師:講完整沒有?講完整了,而且講得很詳細。你們能不能講得再概括一些,再簡單一些。能不能超過他?
生:早晨滿天飄著霧,我們的汽車陷進了泥坑。正在這時阿玲和小象來了,給我們拉車又洗車。
師:又有點太簡單了。地點也沒有說,“給我們拉車又洗車”也說得不明白。既要簡練又要說明白。
生:一天,我們在曼谷近郊開車,天上大霧朦朦,不小心車陷進了泥坑,正在著急,阿玲來了,她指揮她的小象幫我們把車拉出來,又洗干凈,這真是個奇跡。
師:多簡單多明白,現在都能說這段話了吧,好,有很多人能說了,你再來試試。
生:我在曼谷的時候,有一天早上,天上籠罩著彩色的霧,我們乘坐的汽車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顛簸,忽然車輪陷進了泥坑,正在著急的時候,阿玲帶著她的小象出現了。阿玲就指揮小象幫司機拉車,又指揮小象洗車。(學生說的時候,教師不時點頭,說完后掌聲四起)
師:好不好?
生:好。
師:就會說別人好,就會給別人鼓掌,你就不能給自己贏得一點掌聲嗎?
生:我在曼谷的時候,一天清晨,天上籠罩著彩色的霧,我們乘坐的汽車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顛簸,忽然,汽車的輪子陷進了泥坑,司機正在著急,阿玲出現了,阿玲指揮小象把汽車拉上來,又指揮小象沖洗汽車。
師:現在誰還不能說的舉手,我幫一幫他。(對一學生)你來找一個全班最不能說的。(學生無語,眾笑)是不是你呀?我幫你說一遍?
生:我可不可以自己說?
師:好啊!
生:在曼谷的一個清晨,天籠罩著霧,我們乘坐的汽車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顛簸,忽然汽車的輪子掉進了泥坑,正在我們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阿玲帶著她的小象出現了。阿玲指揮小象幫我們拉出汽車,又指揮它幫我們沖洗汽車。(眾人鼓掌)
師:非常好,大家都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了吧?
生:知道了。
師:光知道這個不行,這是表面的故事,這故事背后還藏著東西呢?你們可能還不知道藏著什么東西吧?
生:不知道。
師:要想知道故事后面藏著的東西,得依靠想象,我下面要說一段話,大家一邊聽,一邊想象。我說什么內容,你就想象什么內容,最后看看有什么感覺,跟著感覺走。好,大家閉上眼睛聽,(教師輕柔徐緩地,極富描述性和追憶性地說)綠油油的禾田,綠油油的草地,草地上點綴著淡淡的紫色的野花。天上飄著彩色的霧,橘紅色的、金色的、紫微微的。一個婦女,穿著繡花上衣,白底紅花的裙子,微微一笑,滿口潔白整齊的牙齒。小象身上的銅鈴那么悠揚悅耳。阿玲和小象幫人拉汽車、洗汽車;人家謝她,她又是微微一笑,走了,走進了彩色的霧中!,睜開眼睛,告訴我,你感覺到故事后面藏著什么了嗎?
生:我覺得這個故事處處都很美。
師:太棒了!整個故事所描述的環境,所描述的事件,和所接觸到的人物,都給人一種什么感覺呀?
生:美。
師:大家很會想象,把故事后面藏的東西都給感覺出來了。大家既然感覺出來了,那我們就像剛才我說的那句話,跟著怎么樣?
生:跟著感覺走。
師:你們各自拿出一支筆來,現在可真要跟著感覺走了。你好好地一句一句地往下默讀,去課文中進一步尋找美、發現美,把“美”勾劃下來,再有感情地讀出來,欣賞這個美,好嗎?先要好好默讀,體會。(學生開始默讀)
師:誰已經找到了美就坐好,沒找到的繼續看看書。已經找到的想想該怎么說,我叫誰,就站起來這樣說:第一句話是我覺得什么什么很美,然后把你認為美的課文讀出來。讀得也要美,叫人感覺也很美,要有感染力,能做到嗎?
生:能。
師:先別吹牛,我先聽一聽。
生:我覺得曼谷的野花、草地和海邊都很美。(讀)“綠油油的禾田……一直延伸到海邊!
師:大家認為他讀得夠美嗎?
生:不美。
師:心里覺得美沒有讀美,發現你的缺陷沒有?讀課文差點,理解能力有,發現問題能力強,就是不會讀,不會表達,這就是你的缺陷。以后這方面要努力。大家是不是也覺得這一段確實很美。
生:是。
師:誰能美美地把它讀出來?
生:(讀)“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邊。”
師:夠美嗎?
生:不夠。
師:大家還不太滿意。
生:(讀)“在曼谷近郊,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
師:(打斷)等一下,我有點迫不及待了,她讀得是不是很美呢?
生:是。(教師請剛才讀的學生繼續讀)
。ù松^續讀至“延伸到海邊”,教師隨機指點)
師:讀得確實很好,只是有一點:你這“延伸”只能延伸五里,能延伸到十里嗎?(學生答能。教師請她再讀一次,要延伸到十里)
生:(讀課文,但“延伸”仍沒有讀得很遠)
師:大家想一想,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野花的草地,你喜歡這么小一片的呢?(做手勢一小片)還是一望無際的一大片?(生答:大片的)能把這么美的景色讀到二十里,讓它延伸到海邊嗎?大家一起讀,看著我的手。(生讀,教師打拍子指揮)
師:嗯,好多了,快到二十里了,(眾笑)再讀一次,特別注意(范讀)“一直延伸到海邊”。
。▽W生再讀)
師:好,夠二十里了,這次一下子讀到五十里!(眾笑)行嗎?
。▽W生再讀,效果不錯)
師:真的延伸了五十里。我問你們,我們從五里讀到十里,又讀到二十里,五十里,這正是這句話中的哪個詞語呢?
生:延伸。
師:對,延長,伸展,好,我們集體再讀一次。(生再讀一次)課文上說“點綴著野花”這個“點綴”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哪,是不是這樣:(到黑板前解說)這黑板好比是那片草地,上面從這邊到那邊,密密麻麻地種滿了花!包c綴“是這樣的嗎?
生:不是。
師:那就是在草地上從這邊到那邊整整齊齊地種了一行,是嗎?
生:不是。
師:也不是?那點綴究竟是什么樣子呢?(有學生舉手)好,你過來,給你這支粉筆,你在這片草地上(指黑板)給點綴一下。
。▽W生在黑板上無規則地畫了一些小圈兒)
師:點綴是這樣的嗎?
生:是。
師:啊,我知道了,(一邊指著學生畫的小圈)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點;有的地方密一些,有的地方稀一些,沒有什么一定的規矩。這就是點綴嗎?
生:是。
師:謝謝大家,你們給我講清楚了什么叫點綴。說到這兒,你們已經發現了什么美?
生:綠油油的禾田美。
師:對,這綠油油的禾田是很美,你把它寫到黑板上去。(學生板書“禾田美”)除了禾田美,還有什么也很美?
生:野花美。
師:你讀一下這一句“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地”,這句話是說野花呢?還是說草地呢?
生:是說點綴著紫色野花的草地。
師:你把那句話朗讀一下。
生:(讀)“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邊。”
師:是寫野花還是寫草地?什么美?
生:草地。
師:對,什么樣的草地?
生: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師:(讓剛才的同學上前來)你覺得在“禾田美”下面該寫什么?
生:草地美。
師:對了,草地美。你來把這三個字寫在黑板上。(學生寫板書)趁熱打鐵,我們再讀一次。
。▽W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還發現了什么美了?再看看。
生:顏色美。
師:什么顏色?讀,讀得美美的。
生:“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邊!
師:你還是讀這兩句,禾田因為綠油油而美,草地美是因為綠色的草場上,有野花,所以她說顏色美,也對,不過都包括在禾田美和草地美里了。對不對?看看還有什么東西美?
生:我覺得泰國婦女穿的衣服也很美。
師:你讀讀,我聽聽美不美。
生:(讀)“后面跟著一位……白地紅花的裙子!
師:這個阿玲糟糕透了,只是穿的衣服很美,你要是覺得還有別的美,就繼續讀。
生:(讀)“走到車前……整齊的牙齒”。
師:對。阿玲是不是光是衣服美呀?
生:不是。
師:作者寫她穿的衣服美,又讓她張嘴微微一笑,露出兩排潔白整齊的牙齒,美不美呀?
生:美。
師:那么可以整個兒說阿玲這個人怎么樣啊?
生:很美。
師:(叫一學生上黑板寫“阿玲美”)好了,這節課我們先上到這兒。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唐元菊
一、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2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乘坐、輪子、司機、鈴聲、裙子、整齊、聰明、佩服、握住、表示、感謝、乖巧、贊嘆、致謝等。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至自然段。
3、能讀懂課文,領會泰國婦女阿玲樸實、善良、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質,受到國際主義精神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
摘抄、積累語言;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阿玲的美好品質。
三、教學難點 :
學生通過課文對聰明、乖巧的小象的贊嘆,體會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啟發質疑。
二、交流對曼谷、小象的了解。
三、學生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準下列詞語:
點綴 顛簸 坑坑洼洼 泥濘不堪 橘紅色 悅耳 招呼 聰明 絕技
表示 感謝 污泥 瀟灑 乖巧 贊嘆 致謝 煥然一新
四、指名接讀課文,劃出生字詞,標出描寫景色的句子,再讀一讀,談談體會。
五、再讀課文,標出描寫小象、阿玲的句子。
1、讀一讀,自讀,體會讀。
2、說說自己的體會:(你喜歡阿玲和小象嗎?為什么?)
小象聰明能干、乖巧,阿玲貌美、心靈更美,善良樂于助人。
3、帶著感情再讀一遍。
六、作業 :
1、熟讀課文。
2、摘抄描寫景物、小象和阿玲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
二、讀讀說說——體會小象的“乖巧”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小象?找出作者兩次贊嘆小象的句子,說說小象的“聰明”和“乖巧”表現在哪里?圈畫出有關詞句。
2、重點理解下面的詞句:
奇跡,真是奇跡!小象的絕技真令人佩服。
什么是奇跡?在生活中或電視上見到過什么事可稱為奇跡?找出些小象拉車的句子,說說為什么是“奇跡”。
讀一讀,比較下面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從中體會到什么?
A、聰明的小象走到坑邊,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長鼻子東一掀,西一橇,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了。
B、聰明的小象走到坑邊,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長鼻子東掀掀,西橇橇,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了。
用課件演示小象洗車后汽車的樣子,理解“煥然一新”。
3、夸贊小象——面對這么能干的小象,你想對它說?小組互相交流。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6——8自然段:
讀出小象拉車、洗車時的輕巧、瀟灑,讀出對小象絕技的贊嘆。
三、讀讀演演——體會人情美。
1、課文僅僅是贊嘆了小象的絕技嗎?讀讀描寫阿玲外貌的句子。
2、你佩服阿玲嗎?佩服他什么呢?
3、仔細讀課文,看看阿靈指揮小象只用了哪幾個動作?把表示阿玲指揮小象拉車的動作的詞語畫出來。按畫出的詞語,做做阿玲指揮小象拉車的動作。
4、想一想,如果把阿玲的動作變成對小象說的話,可能是幾句什么話?把動作加上想象的語言連起來演演。
5、再讀課文,找找阿玲說了些什么?阿玲的三次笑是什么含義?
6、指導學生讀課文的有關段落,讀出對阿玲熱情待人、樂于助人的贊揚。
四、讀讀畫畫——體會景色美。
1、曼谷的小象乖巧、聰明,曼谷的阿玲善良、熱情,曼谷的景色也非常美麗。請從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來品讀。
2、曼谷的近郊的霧的顏色是怎樣的?
3、動手畫畫。
五、背誦與積累。
1、小組交流檢查背誦4——7自然段。
2、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段。
第三課時
一、把下面排列混亂的詞語正確的排列成一句話。
阿玲 用 小象的 大耳朵 笑瞇瞇地 臉蛋 緊貼 著 紅潤的
二、按下面的要求做練習。
1、課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對景物的描寫。
2、課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對人物外貌的描寫。
3、課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對人物動作的描寫。
三、從文中找出五個寫顏色的詞語寫在下面。
橘紅色:
四、根據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填空,并回答問題。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這頭小象有什么特點?阿玲是怎樣一個人?
1、小象的特點:
2、阿玲是
五、讀擴展文章《可愛的小象》。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內容]
教學要求:1.通過課文所記敘的事,感受泰國婦女阿玲助人為樂的美好品質以及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學會本課生字,抓住重點詞句段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思維訓練;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1.通過課文對曼谷近郊美景的描繪和對乖巧的小象的贊嘆,領會阿玲熱心助人的品質和她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同時進行段的訓練,培養思維能力。教學難點:懂得課文并非主要寫小象、寫景,而是主要寫人。教學用具:投影儀、錄音機。
教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朗讀課文、認讀生字詞、理解部分詞語);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礎上熟讀全文。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細讀、精讀全文,理解重點詞句段,讀準課文,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一、導語激趣,引人入勝。在美麗的東南亞,有一個著名的旅游城市。那里四季常青、景色奇麗,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它就是泰國的首都曼谷。曼谷不僅有迷人的風光,還有溫順可愛的小象。同學們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嗎?現在就讓我們去領略曼谷迷人的風光和曼谷的小象吧!
二、溫故知新,整體感知;貞涍@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三、抓住重點,部分探究。
(一)學習第一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先指名讀,之后出·示·曼谷近效景色的投影片,感受美景之后再齊讀。2.第二、三自然段。①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我們的汽車為什么會陷進泥坑里?指名用自己的話結合課文說說原因。訓練用因為所以說話。②車陷進泥坑走不動了,我們自己有能力把它拉出來嗎?指名聯系課文回答。③如果你就是司機,現在心情怎樣?(無奈)嘆口氣,(哎)怎么才能讀出這種困境中的無奈?指名表演讀,讀出無奈的.心情。④我們正興致勃勃地觀賞美景,所乘坐的汽車卻陷進泥坑無法拉出來了,我們心里該是多么著急又無可奈何呀!真希望馬上有人來幫助,正在這時,誰來了?
(二)學習第四八自然段。
1.第四自然段①引讀。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引導學生依次讀15句話。讀完之后點出:微微一笑說明阿玲待人十分熱情。②默讀。這5句話是按什么順序寫的?③學習重點句,出示投影片:從(橘紅色的)晨霧中飄來一陣(悅耳的)銅玲聲。a.指名讀加上括號里的詞的句子和去掉括號里的詞的句子(投影片為復合片),思考:去掉括號里的詞的句子和原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b.重點理解悅耳的兩層意思(好聽;聽了使人精神愉快),引導學生與第一部分無奈心情相聯系。c.教師小結,落到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這點上,讀寫結合。d.抓裝橘紅色、悅耳(重讀)、飄(輕讀)指導朗讀,與第三自然段無奈的心情形成對比。這句話用喜悅而充滿希望的語氣來讀。④配樂指名讀。⑤出·示·投·影·(橘紅色霧中景),美麗熱情的阿玲來到我們面前會怎么做呢?
2.第五、六自然段。①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阿玲先是怎么做的?接著怎么做的?然后又是怎么做的?指名回答,用上先接著然后的句式。②重點理解拍拍、貼貼、指了指,引導學生明確兩點:第一,這是阿玲指·揮·小象的語言;第二,這些疊詞體現了阿玲對小象親切又溫和的態度。③小象聽懂阿玲這些親切卻無聲的語言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先指名讀第六自然段,再找出重點詞東一掀、西一撬,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理解并演示動作。④師小結:小象拉車方法巧,速度快;學生體會這就是聰·明·。(聯系上文理解聰明含義)⑤好幾個人都無法辦到的事,而小象卻輕松又快速地把車拉出來,這一絕技真是一種奇·跡·!我們目睹了這一切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第七、八自然段。①指名讀前三句,引導學生理解直至讀出佩服的語氣和感激的心情。②阿玲和她的小象幫了我們這么大忙,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我們真是感激不荊阿玲這時本來就可以離去了,可她是這么做的嗎?從哪兒看出來的?(笑·瞇·瞇·、抽·回·手·、搖了搖頭)看來阿玲幫人就要幫到底、郯⒘徇@次是怎么指揮小象的?和上次有什么不同?小象怎么洗車的?這次小象又聽懂阿玲的話了,看來阿玲真是馴象有方啊、茉诮稹どさ某快F中,小象在阿玲的指揮下,將車洗得干干凈凈,煥然一新。(投影演示,洗去泥巴的車子重現光彩)⑤師創設情境,生醞釀感情,齊讀第八自然段。聯系上文指名講講乖巧的意思。⑥重點理解贊嘆什么,逐步引導到阿玲助人為樂的品質上。
(三)學習第九自然段。
1.男生讀①句,女生讀②句。
2.理解①句中的致·謝,與第七自然段的感謝比較。出示投影片:(強調致的字意)司機緊緊握住阿玲的手,一再表示感·謝·。我們再次向阿玲致·謝·。
3.出示投影(略),比較三次寫霧的句子。明確兩點:第一,景美襯托人美,用詞準確生動;第二,表明時間在變化。
四、整體深化,總結全文。1.總結板書。
2.結束語。
與導語呼應,強調本文不僅寫景寫象,更是寫人,以及由阿玲身上所感受到的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指導背誦第四、第七自然段;指導分析字形;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略)附板書設計: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泥坑、繞著、聰明、感謝、笑瞇瞇”等詞語,并分別用“悅耳”、“贊嘆”造句。
2.比較理解句子的意思。按照一定的順序,口述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和第七自然段。體會中泰兩國人民友好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這篇課文按照事物發展的起因、經過、結果,可分為三部分。其中阿玲指揮小象巧妙地把汽車拉出泥坑,又將汽車沖洗干凈的經過,是課文的主體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
難點是引導學生弄清人與小象之間的聯系,了解課題,雖然是《曼谷的小象》,但作者實際是要贊頌指揮小象的人——泰國婦女。另外還要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課文是如何用舉止、神態的描寫來表現阿玲助人為樂的美好心靈,又是如何用動作描寫來表現小象的聰明乖巧的。
教學思路:
在教學步驟 上,可緊扣課題《曼谷的小象》,以中心詞“小象”,作為突破口,進行“變序講讀”;首先從整體入手,接著插入重點部分(第三至八自然段)講讀,然后導讀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最后略講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教學中,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和銜接。最后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在教學方法上,可以以變序講讀法為主,結合朗讀教學法,比較教學法。在導讀中,要注意交給學生品詞析句的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解題。
1.讀題,介紹“曼谷”。(板書課題)
曼谷,泰國的首都。泰國位于東南亞,氣候濕熱,土壤肥沃,盛產熱帶動植物。產大象。國內每年都要舉行一次“賽象盛會”。在舉行賽象會時,全各地游人都來參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也紛紛趕來參觀。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記敘曼谷的小象的故事。
2.從課題上看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小象)
二、自學生字新詞。
1.查字典。
。1)讀出“一圈”、“轉身”的正確讀音。
。2)理解生字“瞇、噴、乖、贊”的意思,并掌握其筆畫、筆順。
。3)理解“泥濘不堪”、“胸有成竹”、“煥然一新”的意思。對一些較難理解的詞語,如“點綴,延伸、奇跡、瀟灑”,教師作必要的點撥、提示。
2.讀讀寫寫詞語。
(要求讀準字音,正確掌握字形。讀寫詞語見課后練習第3題)
三、辨析組詞。
噴( ) 乖( ) 坑( ) 繞( )
憤( ) 乘( ) 炕( ) 饒( )
四、試讀課文。
1.邊讀邊把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用符號標出。
2.思考: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些自然段意思相近,可以合并?(第1—2自然段;第3—8自然段,)分別寫什么?
五、學生質疑。
提出不理解的詞、句和問題,指導學生帶著問題繼續深入地閱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用較快的速度把課文默讀一遍,然后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二、解題析疑,明確目標。
上節課,同學們預習了課文,在質疑中提出了一些不懂的問題,其中有三個問題必須明確:1.這篇課文主要寫誰?2.阿玲和小象有什么聯系?3.課文贊揚了什么?
第一個問題,我們從課題中就可以看出主要寫誰(寫小象,也是為了寫小象的主人阿玲。)至于第二、三個問題,正是我們這節課中需要理解的。讓我們帶著這兩個問題深入閱讀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
三、變序導讀,切入重點。
1.導讀3—8自然段。
。1)輕聲讀,思考:3—8自然段可分為幾層?每層寫什么?
①第一層(3—4自然段),寫司機正急于找人幫忙,阿玲和小象出現。
A 指讀第二層,思考:阿玲和小象是怎樣出現在人們面前的?
B句具體描寫了晨霧絢麗的色彩和銅鈴聲的優美動聽
C 品析:這句話中為什么用“飄”不用“傳”?(一個“飄”字,寫出了銅鈴聲由遠到近,輕快悠揚。)
D 指導朗讀:要讀得輕快、優美。
、诘诙䦟樱5—6自然段),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板書:拉車)
A 默讀第二層,思考: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劃出有關句子)。哪些詞句寫得好?為什么?(板書:阿玲、拍拍、貼貼、指指)(區別拍——拍拍;貼——貼貼。通過做動作,進行比較,然后指導品讀,語氣要輕一些。)
B 結合上文解釋“胸有成竹”
C“東一掀,西一撬”具體寫出小象拉車的動作。(板書:小象東一掀、西一撬)
D 從阿玲指揮小象拉車,說明什么?(阿玲熱情助人,表現了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板書:純樸、熱情、樂于助人
、鄣谌龑樱7—8自然段),寫阿玲指揮小象洗車和作者贊嘆。自讀課文,邊讀邊思:
A 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車身上的污泥沖洗干凈的?
(劃出描寫阿玲神態和動作詞語:笑瞇瞇、搖搖頭、輕輕摸、指了指。)
B 從阿玲的神態動作說明了什么?(純樸、熱情、能干。)
C 哪些詞句寫得好?為什么?(重點是描寫阿玲神態動作的詞語,作用是具體寫出阿玲指揮小象洗車的熟練,并表現了她的熱情、樸實!盀t灑”原指人自然大方,不拘束;文中用擬人的方法形容小象取水過程中,毫不費力,自然大方的神態。)(板書:伸、沖、噴)
D 結合句子理解“煥然一新”的意思。
E 怎樣理解作者發出的兩次感嘆?(引導學生先念有關句子,理解詞語和句子。)(板書:聰明、能干、瀟灑、乖巧)
F 指導有表情地朗讀。(體會中泰兩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導讀第九自然段。
。1)齊讀課文,想想這段寫什么?
。ǖ冢2)句具體寫出阿玲離去時的神態,行進動作和晨霧的變化,說明時間在推移。)(板書:阿玲、小象離去)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導讀第1—2自然段。
。1)指讀,思考:
①這段交代了什么?(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
、谄囀窃谑裁辞闆r下陷進泥坑里的?(板書:陷車)
。2)理解“泥濘不堪”的意思。
四、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說明了什么?作者寫小象和阿玲有什么關系?
2.記敘的順序。
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記敘了事情的起因(陷車)——經過(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結果(阿玲和小象離去)。(邊指導邊板書)
第三課時
一、按照課文內容填空。
阿玲_______汽車走了一圈,_______陷車的情形,沉思_______,便________地________那頭小象的鼻子,用臉_________它的扇形的大耳朵,_________那陷車的位置。
________的小象走到坑邊,用它那_______的長鼻子______,_______,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了。
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口述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并把車身上的污泥沖洗干凈的?谑鎏峋V:
1.汽車陷進了污泥。
2.司機下車找人幫忙。
3.阿玲指揮小象拉起汽車。
4.阿玲指揮小象沖洗干凈車上的污泥。
。ㄏ确中〗M口述,然后指名口述,師生評議。)
三、指導背誦課文。第四和第七自然段。
1.以第四自然段為例,交給背誦的方法。
。1)分層次,概括每層意思。
。ㄈ龑樱孩賹樱郝牭匠快F中飄來的鐘聲;②層:看見走來的小象和跟在后面的女主人;③層:阿玲走到車前,司機跟她打招呼。)
(2)參照層意逐層背誦。
。3)教師檢查背誦情況。
2.學生按照背誦第四自然段的方法,背誦第七自然段。
四、指導學生分別用“悅耳”、“贊嘆”造句。
要求用詞恰當,寫通順、完整的句子。
附:板書設計
◆[2004-01-08]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泥坑、繞著、聰明、感謝、笑瞇瞇”等詞語,并分別用“悅耳”、“贊嘆”造句。
2.比較理解句子的意思。按照一定的順序,口述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和第七自然段。體會中泰兩國人民友好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這篇課文按照事物發展的起因、經過、結果,可分為三部分。其中阿玲指揮小象巧妙地把汽車拉出泥坑,又將汽車沖洗干凈的經過,是課文的主體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
難點是引導學生弄清人與小象之間的聯系,了解課題,雖然是《曼谷的小象》,但作者實際是要贊頌指揮小象的人——泰國婦女。另外還要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課文是如何用舉止、神態的描寫來表現阿玲助人為樂的美好心靈,又是如何用動作描寫來表現小象的聰明乖巧的。
教學思路:
在教學步驟 上,可緊扣課題《曼谷的小象》,以中心詞“小象”,作為突破口,進行“變序講讀”;首先從整體入手,接著插入重點部分(第三至八自然段)講讀,然后導讀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最后略講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教學中,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和銜接。最后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在教學方法上,可以以變序講讀法為主,結合朗讀教學法,比較教學法。在導讀中,要注意交給學生品詞析句的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解題。
1.讀題,介紹“曼谷”。(板書課題)
曼谷,泰國的首都。泰國位于東南亞,氣候濕熱,土壤肥沃,盛產熱帶動植物。產大象。國內每年都要舉行一次“賽象盛會”。在舉行賽象會時,全各地游人都來參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也紛紛趕來參觀。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記敘曼谷的小象的故事。
2.從課題上看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小象)
二、自學生字新詞。
1.查字典。
。1)讀出“一圈”、“轉身”的正確讀音。
。2)理解生字“瞇、噴、乖、贊”的意思,并掌握其筆畫、筆順。
(3)理解“泥濘不堪”、“胸有成竹”、“煥然一新”的意思。對一些較難理解的詞語,如“點綴,延伸、奇跡、瀟灑”,教師作必要的點撥、提示。
2.讀讀寫寫詞語。
。ㄒ笞x準字音,正確掌握字形。讀寫詞語見課后練習第3題)
三、辨析組詞。
噴( ) 乖( ) 坑( ) 繞( )
憤( ) 乘( ) 炕( ) 饒( )
四、試讀課文。
1.邊讀邊把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用符號標出。
2.思考: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些自然段意思相近,可以合并?(第1—2自然段;第3—8自然段,)分別寫什么?
五、學生質疑。
提出不理解的詞、句和問題,指導學生帶著問題繼續深入地閱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用較快的速度把課文默讀一遍,然后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二、解題析疑,明確目標。
上節課,同學們預習了課文,在質疑中提出了一些不懂的問題,其中有三個問題必須明確:1.這篇課文主要寫誰?2.阿玲和小象有什么聯系?3.課文贊揚了什么?
第一個問題,我們從課題中就可以看出主要寫誰(寫小象,也是為了寫小象的主人阿玲。)至于第二、三個問題,正是我們這節課中需要理解的。讓我們帶著這兩個問題深入閱讀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
三、變序導讀,切入重點。
1.導讀3—8自然段。
。1)輕聲讀,思考:3—8自然段可分為幾層?每層寫什么?
、俚谝粚樱3—4自然段),寫司機正急于找人幫忙,阿玲和小象出現。
A 指讀第二層,思考:阿玲和小象是怎樣出現在人們面前的?
B句具體描寫了晨霧絢麗的色彩和銅鈴聲的優美動聽
C 品析:這句話中為什么用“飄”不用“傳”?(一個“飄”字,寫出了銅鈴聲由遠到近,輕快悠揚。)
D 指導朗讀:要讀得輕快、優美。
、诘诙䦟樱5—6自然段),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板書:拉車)
A 默讀第二層,思考: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劃出有關句子)。哪些詞句寫得好?為什么?(板書:阿玲、拍拍、貼貼、指指)(區別拍——拍拍;貼——貼貼。通過做動作,進行比較,然后指導品讀,語氣要輕一些。)
B 結合上文解釋“胸有成竹”
C“東一掀,西一撬”具體寫出小象拉車的動作。(板書:小象東一掀、西一撬)
D 從阿玲指揮小象拉車,說明什么?(阿玲熱情助人,表現了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板書:純樸、熱情、樂于助人
、鄣谌龑樱7—8自然段),寫阿玲指揮小象洗車和作者贊嘆。自讀課文,邊讀邊思:
A 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車身上的污泥沖洗干凈的?
。▌澇雒鑼懓⒘嵘駪B和動作詞語:笑瞇瞇、搖搖頭、輕輕摸、指了指。)
B 從阿玲的神態動作說明了什么?(純樸、熱情、能干。)
C 哪些詞句寫得好?為什么?(重點是描寫阿玲神態動作的詞語,作用是具體寫出阿玲指揮小象洗車的熟練,并表現了她的熱情、樸實。“瀟灑”原指人自然大方,不拘束;文中用擬人的方法形容小象取水過程中,毫不費力,自然大方的神態。)(板書:伸、沖、噴)
D 結合句子理解“煥然一新”的意思。
E 怎樣理解作者發出的兩次感嘆?(引導學生先念有關句子,理解詞語和句子。)(板書:聰明、能干、瀟灑、乖巧)
F 指導有表情地朗讀。(體會中泰兩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導讀第九自然段。
(1)齊讀課文,想想這段寫什么?
。ǖ冢2)句具體寫出阿玲離去時的神態,行進動作和晨霧的變化,說明時間在推移。)(板書:阿玲、小象離去)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導讀第1—2自然段。
。1)指讀,思考:
①這段交代了什么?(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
②汽車是在什么情況下陷進泥坑里的?(板書:陷車)
。2)理解“泥濘不堪”的意思。
四、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說明了什么?作者寫小象和阿玲有什么關系?
2.記敘的順序。
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記敘了事情的起因(陷車)——經過(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結果(阿玲和小象離去)。(邊指導邊板書)
第三課時
一、按照課文內容填空。
阿玲_______汽車走了一圈,_______陷車的情形,沉思_______,便________地________那頭小象的鼻子,用臉_________它的扇形的大耳朵,_________那陷車的位置。
________的小象走到坑邊,用它那_______的長鼻子______,_______,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了。
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口述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汽車從泥坑里拉出來,并把車身上的污泥沖洗干凈的?谑鎏峋V:
1.汽車陷進了污泥。
2.司機下車找人幫忙。
3.阿玲指揮小象拉起汽車。
4.阿玲指揮小象沖洗干凈車上的污泥。
。ㄏ确中〗M口述,然后指名口述,師生評議。)
三、指導背誦課文。第四和第七自然段。
1.以第四自然段為例,交給背誦的方法。
。1)分層次,概括每層意思。
。ㄈ龑樱孩賹樱郝牭匠快F中飄來的鐘聲;②層:看見走來的小象和跟在后面的女主人;③層:阿玲走到車前,司機跟她打招呼。)
。2)參照層意逐層背誦。
。3)教師檢查背誦情況。
2.學生按照背誦第四自然段的方法,背誦第七自然段。
四、指導學生分別用“悅耳”、“贊嘆”造句。
要求用詞恰當,寫通順、完整的句子。
附:板書設計
《曼谷的小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了解課文所記敘的泰國婦女阿玲助人為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悅耳”、“沉思”、“絕技”、“佩服”、“煥然一新”等詞語;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能用“悅耳”、“贊嘆”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7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經過,感悟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我為什么贊嘆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體現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
1、有關大象的錄象。
2、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課后思考題,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霧色的變化來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學難點 了解三次霧色的變化與作者表達的中心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審題質疑
1、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象嗎?有沒有看過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來很笨重,但表演起來卻非常靈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長鼻子,更讓人贊不絕口。其實,象不僅在動物園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幫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曼谷,看看那里的可愛的小象,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29課《曼谷的小象》。
2、審題質疑:曼谷的小象是一頭怎樣的小象?作者為什么要寫小象?為什么要寫曼谷的小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思考上述大家質疑的問題。
2、自讀課文,理清思路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2)故事中出現了幾個人物?誰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及結果把課文分成三段。
三、朗讀課文,畫句欣賞
1、同學們,泰國的風景美嗎?自己快速默讀,邊讀邊畫出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
2、在學生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投影出示景色描寫句子。讀后引導學生欣賞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著(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邊。”
(2)“從(桔紅色)的晨霧中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
(3)“小象轉身走進(金色的)霧中……”
(4)“……緩緩地走進(已變得紫微微的)晨霧里!
3、投影去掉括號里色彩描寫部分,進行對比,哪種寫法好?為什么?當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寫的寫法好。加上這些色彩詞語,使句子表達得更生動、更形象、更準確、更具體。
4、再讀一讀以上四句話,感受曼谷景象的優美。
5、體會曼谷的三次霧色美。請你仔細想一想,為什么霧色會有這三次變化。注意聯系前面我們的分析。
四、課堂小結
泰國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確實很美。那么生活在這里的人怎么樣呢?下節課讀講了課文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板書
29 曼谷的小象
景美 霧色 橘紅色—金色—紫微微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了解課文所記敘的泰國婦女阿玲助人為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在理解重點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阿玲指揮小象拉車、洗車的經過,感悟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我為什么贊嘆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所體現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口述目標
導語 :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曼谷近郊的美麗景色。請你說說你眼中的曼谷。
在這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誰來說一說?(阿玲指揮小象幫中國司機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車拉出來并沖洗干凈的事。)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通過這件事,感受泰國人民了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四、七小節。
二、重點學習第四小節,感受阿玲的形象美
1、當作者一行人的汽車輪子陷進泥坑急需幫助之時,誰來了?指名朗讀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悅耳?(悅,愉快;形容聲音好聽。)
3、畫出描寫阿玲外貌的句子。讀一讀。阿玲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和藹可親。)
4、齊讀第4自然段。
三、學習五--八小節,感受阿玲的出色指揮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作者兩次贊嘆小象的句子。
奇跡,真是奇跡!小象的絕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贊嘆。
2、結合你讀文章的情況,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問嗎?
3、結合學生的質疑情況,歸納總結整理,共同研讀這兩句話。
第一句話:理解的重點在于“奇跡”和“小象的絕技”。
。1)請你仔細閱讀課文第六小節,找出作者具體描寫小象拉車絕技的句子。
聰明的小象走到坑邊,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長鼻子東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了。
(2)學生做動作演示理解“掀”“撬”。
(3)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4)理解阿玲的聰明指揮。
小象如此輕松地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它的絕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為什么這么聰明,難道這都是它的本能嗎?請在書中找出阿玲指揮小象拉車的句子。
這無聲的指揮是阿玲平日訓練的結果,請你認真讀一讀,想一想,把阿玲的動作變成對小象說的話,把她的指揮過程寫出來。
“阿玲繞著汽車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八了剂似獭,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長鼻子,用臉貼貼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象在說:“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進泥坑的輪子”,好像在說:“_________”。
。5)再次朗讀作者贊嘆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對小象的贊嘆,讓學生了解這也是對它的主人阿玲的稱贊。
第二句話: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贊嘆。
。1)過渡:汽車已經拉出來了。下面怎么還有作者贊嘆小象的句子?讀一讀這句話,聯系第七小節想一想,這次他又是為何贊嘆小象呢?
。2)找出小象洗車的句子,學生感悟。
讀了這句話,你想對小象說些什么?
(3)找出阿玲指揮小象的句子。
這次作者說小象乖巧同樣離不開它的主人阿玲的出色指揮。阿玲這次是如何做的呢?她又是在對小象說些什么呢?請你找出阿玲指揮小象的句子,把她對小象說的話補充出來。
阿玲走近小象,輕輕摸著它那長鼻子,好像在說:“_________”,指了指車身上的污泥,好像在說:“_________”。
。4)再次朗讀作者贊嘆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對小象的贊嘆,讓學生了解這更是對它的主人阿玲的稱贊。
4、學生總結感受阿玲的心靈美
讀到這兒,你認為阿玲是個怎樣的人,請你結合書中的有關句子和你剛才讀書的體會談一談。
四、抓住阿玲的三次微笑,想象表達,升華主題
1、想象表達:
如此美麗聰明的阿玲,面對中國客人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只是一笑,再笑,三笑。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她是在什么情況下笑的,這時她在想些什么?又想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展開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訓練題目。
。1)在__________時,阿玲“她沖我們微微一笑”,仿佛在說:“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時,阿玲“她笑瞇瞇地搖了搖頭”,仿佛在說:“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時,“阿玲擺擺手,笑瞇瞇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著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說:“_________”。
讀到這兒,你認為阿玲是個怎樣的人?結合剛才的填空談一談你的看法。(熱心助人、做事不求回報。)
2、升華主題:
其實,阿玲僅僅是泰國人民中的一個代表,請你說一說泰國人民怎樣?要聯系文章中司機的身份。
五、再次回到課文的景物描寫。
當我們了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完全認識了作者筆下的阿玲之后,說說你眼中的曼谷是個怎樣的城市?(泰國的首都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再讀一讀,書中幾處描寫霧色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僅僅是在寫霧嗎?
。ㄗ寣W生體會到作者是通過美的景來贊揚美的人和美的情。)
六、請你談一談你在這節課中的收獲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認清字形,讀準字音。能用“悅耳”、“贊嘆”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7自然段。
3、指導學生進行小練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本課生字新詞的學習以及課文4、7小節的背誦。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把話寫完整,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明白。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我們已經精讀了課文29課《曼谷的小象》,請你說一說,這篇課文美在哪兒?
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請你自己美美地把課文讀一遍。
二、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四、七小節
提醒學生要按照我們以前講過的背誦課文的方法。
1、復習兩段課文的主要內容。
2、完成填空。
3、教師引讀,學生背誦。
4、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背誦,還可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5、學生比賽背誦。
三、學習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并引導學生找出帶有生字詞的句子。把生字按課文大意連成一段話。
。ㄅ囵B學生說話能力,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能力。)
汽車陷進泥坑里,在悅耳的鈴聲中,泰國婦女阿玲帶著一只小象走來。司機和阿玲打招呼。阿玲拍拍小象的鼻子,聰明的小象很快把汽車拉出來了。司機向阿玲表示感謝,阿玲笑瞇瞇地又指揮小象,噴凈了車上的污泥。我心中贊嘆著,多么乖巧的小象!
。ㄒ陨蟽热,可邊說邊寫,也可出示寫好的投影)
2.重點講解字形。(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感謝:就是謝謝,“感”字上下結構,“心”字底。
鼻子:講明上中下結構。
乖巧:注意講明“乖”與“乘”的區別,指導學生寫好筆順,先中間后兩邊。
3.講解個別詞語。
。ㄅ囵B學生在句子中理解詞語能力及口頭造句能力)
贊嘆:就是非常稱贊。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為什么會非常稱贊?
悅耳:就是聲音很好聽。引導學生組成詞組如:悅耳的歌聲,悅耳的琴聲,悅耳的鈴聲及小鳥悅耳的叫聲等。
四、指導造句,練習說話
1、從書中分別找出含有“悅耳、贊嘆”一詞的句子讀出來,體會這兩個詞的意思。
2、指導造句:
(1)悅耳:好聽的意思,一般形容聲音。(銅鈴聲、說話聲、樂曲聲、鋼琴聲、流水聲……)
(2)贊嘆:稱贊、夸獎。
例:面對精巧的工藝品,參觀的人們贊嘆不止。(雜技表演、偉大建筑、精致的藝術品突出的好事……)
注意句式:在什么情況下,誰?發出贊嘆?誰?在什么情況下發出贊嘆?
3、練習造句,師生評議。
五、指導學生寫話
按照課后第三題的要求,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一段話,進行想象練筆。
要求:1、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
2、注意把句子寫通順,寫完整。
3、要有自己的創造性。
板書
29 曼谷的小象
景美 物美 人更美
霧色 小象 阿 玲
拉車 形象美
‖ ‖
洗車 心靈美
◆[200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