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混合運算和乘除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自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混合運算和乘除混合運算順序,并能夠正確進行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學生在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合作交流、語言表達、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滲透數學應用意識。
3、 進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獲得積極、愉快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數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減法混合和乘、除混合法的運算順序。
難點:幫助學生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第2-3頁“冰雪天地”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晶瑩、美麗的雪花嗎?(生:喜歡)提到雪花你能聯系到什么?(鼓勵學生盡情地表述心中對“雪”的感受。)是啊!神奇的大自然造就美麗的雪花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美麗的享受和快樂。
師:(出示放大的“冰天雪地”情境圖)看的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讓學生自由說一說)你仔細觀察圖,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并解決嗎?(學生觀察圖后教師指名口答,教師適時指導,讓學生明確圖中有3個活動區及每個活動區的人數,對于學生的發言,只要合理教師都可予以鼓勵,有創意的發現教師可給予表揚。)
師:剛才同學們從圖中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你們是愛學習的好學生,現在我們把目光集中的在滑冰場上。
〔設計意圖:運用情境主題圖,引導學生感悟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要探究的數學問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 教學例1。
師(出示放大的滑冰場區情境圖,同時出示例1。)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滑冰場上的數學問題(教師請學生閱讀信息內容,理解題意。)。
①要求現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應怎樣列式計算呢?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
教師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再在小組中合作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學生匯報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a. 72-44=28(人) b. 72-44+85=113(人)
28+85=113(人)
②匯報交流:請列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的學生分別說說解答思路.
③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兩者思路是相同的,都是先求中午離去44人后剩下的人數,再求現在滑冰的人數,只是第二種方法列出了一道 加減混合的綜合算式,這樣寫比較簡單.
④教師:加法和減法混合在一個算式里,應按怎樣的順序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思路,在小組中議一議使學生明確:只有加、減法的算式,應按從左到右依將次計算。
板書:72-44+85
=28+85
=113(人)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強調加、減混合計算的脫式書寫格式.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根據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解決問題,再比較解答過程,發現知識,體驗計算過程,理解計算順序。〕
2、教學例2。
①出示例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教師指名讀題,理解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