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估算》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第三單元《體育場》教科書第33頁、第34頁練一練。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2、能與同學交流自己估計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
學具準備:同桌準備一篇文章、黃豆1千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投影出示:寶雞體育場舉辦的《同根同祖· 同一首歌》大型演唱會圖片。
1、師問:這是什么地方?他們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2、師問:你估計這個體育場能容納多少名觀眾?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讓學生認真觀察體育場座位排列情況(投影出示課本主題圖),估一估能做多少人?
(1)獨立思考,估算整個體育場座位數。
(2)小組交流,讓每個小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估算方法,估算結果。
(3)小組選派代表,反饋結果。
學生a:每小塊看臺大約有100個座位,一共有26個看臺,大約有2600人。
學生b:體育場每排大約有1300個座位,一共有10排,大約有1300人。
學生c:體育場上下兩層為一個區域,每個區域有200個座位,大約有14個區域,大約有2800人。
學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都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表揚,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2、投影出示一個看臺的放大圖,讓學生進行估算。
(1)數一數:一個看臺的人數,告訴有28個看臺,你能估算出這個體育場一共有多少個座位嗎?
(2)理解數量關系,列式解答。
28×72≈2100(人) 6×12×28≈1800(人)
把28看成30,72看成70,30×70=2100,所以28×72≈2100
把12看成10,28看成30,6×10×30=1800,所以6×12×28≈1800
小結:一般情況,估算時是根據“四舍五入”法把數據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數,計算簡便。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一練”第2題。
算一算“東方書報亭”10月上旬的營業額(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匯報結果)
四、合作交流,實踐應用。
(1)估計一張報紙,一張版面的數字(同桌合作)
a、數一行的數字和總行數。
b、報紙折出一塊的字數與整版字數
(2)小組活動:每小組拿出自帶的1千克黃豆,估算大約有多少顆?
活動要求:
1、學生每四人一組,各小組準備一千克黃豆。(提前布置好)
2、提問:每組有一千克黃豆,估計有多少粒。
3、先討論估計步驟,再操作。
4、動手操作時合理分工協作。
匯報方法:
①抓一把黃豆,猜測有多少顆。
②一個盒子盛出有多少顆,看1千克黃豆能裝幾盒,計算出1千克黃豆的顆數。
小組匯報估計結果:
a、一把大約有一百顆,可以抓56把,估計有100×56=5600(顆)
b、一個盒子大約盛出有500顆,一千克黃豆大約能裝11盒,估計有500×11=5000(顆)。
以上活動只要學生說法合理,都要進行肯定、表揚。
五、教學反思:
1、教師教學中,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合作者﹑組織者﹑促進者。因此,在設計課時,巧妙的利用近期在體育場舉行的“演唱會”導入新課。這樣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情緒飽滿、精神愉快的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接下來用估一估、算一算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學生初步的感受到生活中像這樣的乘法估算問題隨處可見,為新課的學習營造估算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