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材分析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線與角”
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直線、線段、射線的認識,平行線與垂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動,具體內容是:線的認識(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平移與平行(認識平行線,并會畫平行線),相交與垂直(認識垂線,并會畫垂線),旋轉與角(認識平角與周角),角的度量(能用量角器測量指定度數的角),畫角(能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能識別直線、線段與射線,會用字母表示直線、線段與射線;認識平面上的平行線和垂線,能用三角尺畫平行線、垂線,知道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會用量角器量(畫)指定度數的角。
2.第四單元“圖形的變換”
在第一學段的學習中,學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的現象,能在方格紙上作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本單元是在上述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具體實例的展示,使學生體會一個簡單圖形經過旋轉、平移,可以設計出一個美麗圖案。本單元安排了三個情境活動:圖形的旋轉(認識簡單圖形旋轉過程中形成的復雜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圖形的變換(認識圖形變化的操作過程),數學欣賞(欣賞簡單圖形旋轉中形成的美麗圖案)。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變換制作美麗圖形的過程,并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能在方格紙上進行圖形變換的操作活動,說出圖形變換中的平移或旋轉的過程。
3.第六單元“方向與位置”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某一點的位置,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在第一學段中,學生已經認識了8個方向和簡單的路線等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為本單元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而本單元的學習則又是第一學段學習的發展,它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的環境,都有較大的作用。本單元學習分為兩個情境活動:確定位置(一)(用數對表示位置),確定位置(二)(用方向和距離表示位置)。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數對來表示物體位置;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離表示物體的位置。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統計”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復式條形統計圖以及簡單的折線統計圖。本單元教材編寫將統計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安排了三個情境活動:栽蒜苗(一)(認識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栽蒜苗(二)(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栽蒜苗(三)(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并進一步理解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理解復式統計圖的實際意義,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制成復式統計圖;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將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制成折線統計圖,并能從折線統計圖上預測事物變化的趨勢。
(四)綜合應用
在第一學段中,學生經歷了實踐活動的學習,本冊教材安排的綜合應用內容將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將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三個領域的內容進行綜合性地運用。在教材的編寫中繼承了第一學段實踐活動編排的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特點,在每個單元的學習中,都安排了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和挑戰性的內容。同時,又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活動:走進大自然,走進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