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材分析
二、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
1、提供密切聯系學生現實生活的學習素材
本冊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特別注意挖掘富有時代感和現實性的問題,以便于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也能借助直觀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
如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沒有接觸大數的經驗,因此,教材安排了三個層次的數一數活動,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第一次數數,通過數小方塊的過程,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出計數單位的直觀模型。第二次數數,數100個 “一千”,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先數一數,再交流,逐步引導學生得出先數出一萬,再一萬一萬數的方法,最后引出兩個計數單位。第三次數數,是練習過程中的數數。練習中安排的多道題目都需要學生數一數,通過數一數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了解十進制計數的特點。另外,教材突出了多位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安排了“我國海洋資源”、“太陽系九大行星”、“火箭速度”、“國家圖書館的建筑面積” 等豐富的素材,使學生從生活、社會、科技等多個角度,感受周圍世界中處處有數學,體會多位數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又如“生活中的負數”這一單元,教材從學生每天接觸的天氣溫度變化情況著手,通過了解各地的天氣情況引入負數的概念。然后借助“海撥高度”、“收支情況”等素材,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由于這些內容都是學生生活中的具體題材,因此,能減少他們學習的障礙,也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創設探索數學規律的情境
教材中創設了大量的探索數學規律的活動。探索活動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結合單元的學習,安排的探索活動;另一種是專題探索活動;如“探索與發現(一)有趣的算式”、“探索與發現(二)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探索與發現(三)乘法分配律”等。
3.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本冊教材針對不同的問題,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去解決問題。
第一,對答案唯一的問題繼續提倡算法多樣化。在本冊教材的乘法與除法的兩大單元中,對每個新問題的解決,教材都呈現了各種不同的算法。如“衛星運行時間”(教材第33頁)中的“114×21”,如何解決這道乘法題的計算?教材安排了多種計算的方法:
①首先估計乘積范圍
②討論多種不同的算法,如114×20=2280,114×1=114
114×21=114×7×3=798×3=2394,表格的方法。
③結合已有知識重點討論豎式計算方法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產生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再通過充分交流,選擇有效的計算方法。
第二,對多個答案的問題鼓勵策略多樣化。如教材第78頁第3題,“學生在運動會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有3人得第一名,4人得第二名,6人得第三名,12人獲得鼓勵獎。現在家長委員會獎勵350元給他們購買獎品,而各類獎品有6種,請學生自己設計一個購買的方案并說明理由!惫膭顚W生設計不同的方案,來解決問題。
4、重視在多種活動中培養空間觀念
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活動經驗的積累、圖形認識的體驗等都是在數學實踐活動中進行的。因此,本冊教材設計了大量觀察、操作、思考、想像、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有挑戰性的、充滿想像和富有思考的過程中,探索圖形的性質,認識圖形的變換,描述圖形的位置。為讓學生能較好地理解這些內容,教材設計了折疊、剪拼、畫圖、測量等操作活動,使學生不斷積累圖形的經驗,以利于發展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