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第二單元線與角教案
學生認真觀察 學生比較特征 學生讀。 出示一幅畫面,師生談話:這幅圖的名字是“歡樂的世紀壇”。大家仔細看,你能從中找到我們學習的線段和射線嗎? 學生說完后,抽象出不同的射線和線段。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線。板書:線的認識 1、出示“看一看”的三幅畫。 第一幅圖:筆直的鐵軌一眼望不到邊,我們就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線?引出兩條直線。 第二幅圖:馬路上的白線條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的四條邊是什么線?引出四條線段。 第三幅圖:各種城市里的燈光,燈所發出的光線又是一種什么線,和前兩種線一樣嗎?抽象出一些射線。 2、比較三種線的特征 (1)認識直線、線段和射線。 拿出三張紙分別對折,請學生觀察折痕。 提問:這三條折痕是直的嗎?(都是直的) 拿出一張紙,在折痕中間畫a.b兩點,再連接ab兩點。告訴學生,這是一條線段。 拿出第二張紙,同前一張一樣,畫出線段ab。然后問學生:如果沿著這條線段的a.b兩點向反方向無限延伸,會得到一條什么線?(直線) 拿出第三張紙,還是先畫好線段ab。然后問學生,如果只沿b點向反方向無限延伸,會得到一條什么線?(射線) (2)比較三種線的特征。 提問: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線段、直線和射線是什么樣的? 2、 三種線的讀法。 直線和線段都有兩種讀法,而射線只有一種讀法,它的讀法是從端點讀起。 3、畫直線。 (1)過一點,畫直線。 體會: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2)過兩點。畫直線。 學生嘗試,感悟到過兩點只能畫出一條直線。 質疑:過三點。可以畫幾條直線? 學生總結今天所學知識。 1、教材第15頁“試一試”第一題。 2、教材第15頁“試一試”第二題。 3、教材第15頁“試一試”第三題。 通過學生觀察進入新課。 通過學生獨立的思考,比較記住特征。 作業設計 思維訓練 數一數有幾條線段。 板書設計 單元教學反思第二課
課時進度
1課時
課型特點
新授課
教學目標(須體現“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關系,認識平行線。2、能用三角板和支持畫平行線,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掌握畫平行線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感受教學的價值,進一步參透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1、認識平行線,體會平行線的特征,會畫平行線。2、在一些斜線中尋找平行關系,在立體圖形中尋找平行線。
教學(具)準備
小棒,長方形紙,方格紙,正方體,三角尺與直尺。教 學 過 程
教學步驟
學 生動
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
設 計意 圖
(一)導入(二)探究新知(三)課堂作業設計(五)課堂小結舉例。學生動手操作。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內交流。學生動手畫。談話:同學們見過的汽車行駛的痕跡是什么樣的?對,車輪的印是互相平行的。就像這幅圖里的一樣。出示延緩16頁“看一看”左圖。請學生舉例:你還能想到生活中哪些是互相平行的嗎?出示第16頁“看一看”右圖。邊指圖邊說明:鉛筆平移前后的線條是互相平行的。1、移一移。(1)請學生用小棒在方格紙上移一移。并說一說移動前后小棒的位置關系。 學生準備2根小棒放在一條線段上(先重疊放在一起),然后平移其中一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