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目標分解】一、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什么?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會讀、寫小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2.使學生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3.使學生會進行小數和十進復名數的相互改寫。
4.使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數位,求出小數的近似數,并能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
二、 本單元的分課時目標有哪些?
本單元共有9個課時:
1.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3課時左右
2.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3課時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數......1課時左右
4.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每個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第一課時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
2.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3.掌握小數的計算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二)能力方面
1.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力。
2.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方面
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觀點、實踐
第二課時 小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使學生會讀、寫小數,并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利用遷移規律,讓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通過直觀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2讓學生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第四課時 小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
1、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及與同伴交流的過程。
2、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3、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第五課時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探究理解掌握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2、使學生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
3、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與反思的能力。
第六課時 生活中的小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什么是名數、單名數和復名數,會利用單位間的進率把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的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