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2、培養學生的分類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第七課時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第八課時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把一個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以及根據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2、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第九課時 整理與復習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難點、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內容解讀】
三、 本單元教學內容的前后聯系:
已學過的相關內容
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本單元的內容主要有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大小比較、生活中的小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后繼學習的相關內容
小數四則運算
四、本單元的例2的教學重點是什么?
本單元的例2的教學重點是:小數的讀法,特別強調:(1)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整數部分就讀0,(2)小數部分有幾個0就讀幾個0,
五、 練習九第8題的編寫意圖是什么?該怎樣把握題目的教學要求?
練習九第8題的編寫意圖是:通過學生在數軸上標出各小數的位置,使學生在鞏固小數意義的同時,對小數的順序、大小有個初步的認識。教學時可以先提醒學生弄清楚從0到哪里表示1,從哪里到哪里表示0.1,再讓學生找標出各數的位置,用箭頭標出并寫上書就可以了。最后的3.85,只要學生把箭頭指向3.8和3.9中間就可以了。
【教學提醒】
六、 怎樣理解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
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從本學期開始,學生將要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四則運算。小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也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因此,同整數知識一樣,小數知識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
小數的概念比較難理解,計算起來也比較復雜。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本套實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編排體系,把小數劃分為兩個階段教學。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級下冊,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認識兩位小數,學習一些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第二段安排在四年級下冊,在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讓學生開始系統學習小數。本學期將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的加、減法。在具體安排上,本套實驗教材一方面注意體現《標準》所提倡的教學理念,提供豐富有趣的學習素材、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闡述新的內容,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同時,還注意采取了下面幾個方面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