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學生易錯點的分析及對策
2、 如何畫垂線,首先學生頭腦中得有直角的明確概念,并且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用直角畫垂線,是因為直角的兩條邊是互相垂直的,通過直角沿著直角邊去描出來的兩條線,肯定是相互垂直的。學生明白畫垂線的原理,到了畫高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學會,在學畫高時,要緊扣高的概念,在畫高之前可以要學生養成大概估計高的大概畫的方向,總結出畫高的方法。可以多出一些傾斜的圖形,使學生深刻明白,只有和底邊垂直的那條線段才是正確的高,并不是所有的高都是豎著往下畫的。
3、 平行線的知識,如何強調在同一平面內,可以就地取材如課室里不同平面上的邊線,它們雖然永遠不相交,但也不能稱它們是相互平行的,因為它們不在同一平面內。
4、 如何判斷平行線,在本單元也要學習,而且是畫平行線的重要依據。在課本第65頁做一做的第二題就是平行線的特征的學習,可看成新課去講,特別是第二題的第二小題,其實就是為下一節課如何畫平行線做鋪墊。有了這兩種判斷平行線的方法,可以讓學生自己摸索畫平行線的方法,或者先畫好再判斷是否平行,這樣得出課本中出現的畫平行線的方法就會顯得有因有果,而不會顯得突兀。這里可以把平行線的特征也放在平行線的判斷方法上進行學習。
5、 畫長方形(正方形),就是綜合了平行的畫法和垂線的畫法 。
計算部分:
第三單元:三位數乘二位數
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
1、忘記加上進位數;
2、第二層積從個位寫起;
3、該乘的用加法,該加的就用乘法
教學建議:
1、從開學第一節課就開始進行每節課2到3分鐘的口算訓練,整十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一位數等
2、注重豎式的正確書寫,
3、注重估算的教學
4、注重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有部分學生受整數乘法末位要對齊的影響,總是不能接受末尾不對齊的豎式,總認為是錯的,那么在進行這節課的講解前,就要解釋強調這是豎式的簡便方法,因為0乘任何數都得0,所以末尾的0不用參與計算,所以也不用對齊了。
5、注重積的變化規律,規律有兩種:一種是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變大,積也不斷變大,反之亦然;另一個規律是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乘幾;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除以幾。拓展到兩個因數都變的情況。情況很多,讓學生掌握一種方法就是簡單說在乘法算式里,因數與積有同向性變化關系。可以應付不同的情況。
6、接觸數量關系,速度*時間=路程的形成以及每一個概念的正真的含義,本質特征。速度的單位,如果在求速度時如何寫單位?
第五單元: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本單元編寫者的意圖:
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口算(滲透用大約數進行計算)___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掌握豎式書寫,余數要比除數小,商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兩位)____除數接近整十數的除法(掌握四舍五入法試商,學會商大了要調小的思路,商小了要調大的方法及原理)——除數不接近整十數(靈活試商法)(學會用不同方法試商進一步鞏固商小了要調大,商大了要調小的方法)———商是兩位數的除法(學會余數參與計算,不夠除要商0的思路)。
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
1、用商去乘試商時的整十數,
2、減錯 ,胡亂計算人為的算出余數比除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