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廣角——合理安排時間》課時教學設計
師;還有誰有更快的方法?(請另一組學生上臺擺工序圖片)
①洗水壺→接水→燒水→ 沏茶(11分鐘)
洗茶杯
找茶葉
②洗水壺→接水→燒水→洗茶杯→找茶葉→ 沏茶(14分鐘)
③洗水壺→接水→燒水→找茶葉→沏茶(12分鐘)
洗茶杯
4、學生比較,選擇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師:比較上面的方案,你認為哪一種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為什么?
生:第一種,因為用的時間少。
師:在哪節省了時間?
生:燒水的同時洗茶杯。找茶葉,同時做了3件事,所以更節省時間。
師:說得真好!看來,合理安排時,不僅要考慮哪些事應該先做,而且還要考慮能同時做的事情要安排同時進行,這樣就能節省時間。(板書:同時進行)那么,像這種能讓客人最快喝上茶的方案,我們把它稱為“最優方案”。我們來看看電腦老師為我們呈現的這種最優方案的流程圖。(出示流程圖)
5、小結:上面①③這兩種方案都是通過同時做幾件事才節省時間的。③的方法是同時做了兩件事,而①的方法是同時做了三件事,所以最節省時間。看來,我們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就越短。在生活中,不僅僅是沏茶,還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同樣的理念去解決。請和老師一起去看看一些生活小問題吧。
[設計意圖:本著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的原則,我首先創設了生活中熟知的情境----為客人沏茶,這樣濃郁的生活氣息,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先想一想,自己沏茶的時候需要做什么事,再看小明需要做哪些事,這樣設計能巧妙地拉近學生和小明之間的距離,使問題層層遞進,使教學過程銜接自然。通過觀察知道,小明做的事很多,請同學們幫助小明想一想,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后,才讓同學們小組合作交流,動手操作,擺一擺,算一算,這樣就為設計出最優化的方案提供了素材,讓學生自主設計方案,體現了學生才真正是學習的主人。最后通過學生的匯報,共同總結出最優化方案。讓學生真正地在親自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設計出了合理安排時間的最優化方案。]
三、實踐應用(我是小小設計家)
1、師:小紅也遇到了一個問題,你們愿不愿意幫幫她呀?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吃藥畫面)
師:你能從圖上得到什么信息?吃藥的過程包括幾件事?分別需要多長的時間?小紅又遇到了什么難題呢?請你和同桌討論一下,應怎樣安排事情,才能讓小紅吃完藥后能盡快休息?(學生匯報,老師出示最佳流程圖)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還要服務于生活。基于這樣的理念,我又設計了“我是設計小行家”的生活小問題。讓學生能運用新掌握的設計理念來設計最優化的方案,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師:通過剛才的設計,我們對設計優化方案、合理安排事情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下面,對于他們的安排,請你說說看法。(出示課件:(1)、為了提高學習質量,強強在乘車時認真看書。(2)、為了節省時間,紅紅邊吃飯邊看電視動畫片《蜘蛛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