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 第六單元 統計(通用13篇)

第六單元 統計

發布時間:2023-07-25

第六單元 統計(通用13篇)

第六單元 統計 篇1

  單元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的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讓學生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的實踐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統計圖表示統計的結果,能夠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初步經歷了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并初步建立了統計觀念。學生在第一學段學習了較多的單式條形統計圖和復式統計表,經歷了把兩個單式統計表合并成一個復式統計表的過程。因此,本單元教學要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討論和交流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的聯系和區別,進而從更高的角度認識統計圖和統計量,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課時建議

  建議本單元用4課時進行教學,具體安排如下:

  統計 3課時

  你寄過賀卡嗎 1課時

  第1課時 統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

  2、正確繪制復式縱向條形統計圖。

  3、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給定的條件畫出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發現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簡單的問題。

  難點:根據統計圖中的信息,能夠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夠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直尺、水彩筆、根據例題繪制的復式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出示統計表

  某地區城鄉人口統計表

  (1)完成在書p99的兩張統計圖

  (2)反饋①同桌互相檢查

  ②抽取典型例子評講(先正確再有缺陷的)

  ③招城鎮人口統計圖間: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④指鄉村人口統計圖問: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二、新課

  根據統計圖繪制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大家都已學會

  老師也根據這張統計表繪制了一張條形統計圖

  1、出示復式統計圖

  (1)你能看懂嗎,它與上面那張有什么相同處和不同處?

  (2)揭題:復式條形統計圖

  (3)你會繪制這樣的條形統計圖嗎?

  ①學會繪制 ② 同桌交流 ③典型反饋

  (4)誰能說說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時該注意什么?

  2、從你繪制的復式條形統計圖中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1)學生匯報 (2)書 p100

  ①哪年城鎮人口最多?哪年最少?

  ②哪年鄉村人口數量最多?哪年最少?

  ③哪年城鄉人口總數最多,哪年最少?

  把剛才提到的問題解決一下。

  3、復式的條形統計圖與單式的條形統計圖比較還有什么優點。

  三、做一做

  1、獨立完成p101的做一做

  2、小組交流評議

  3、反饋展示 (請2個人向同學匯報繪制的過程中,解決提出數學問題)

  4、說說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四、課堂調查 四年級( ) 興趣小組 男 女生人數統計圖

  1、調查制統計表 2、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

  3、課外作業:根據統計圖分析你的看法,寫篇文章。

  第2課時 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會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2、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復式統計圖,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一、情境導入:

  1、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家庭都買了汽車。哪些同學的家里買了汽車?我們在外出時有時就要將汽車放在停車場。

  下面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2、根據以上信息制作條形統計圖

  生回憶制作過程,并說一說,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畫垂線;(2)定刻度;(3)畫直條。

  二、探究新知:

  師:復式條形統計圖還可以畫成橫式的。

  1、學習例2

  2、學生獨立完成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3、展示學生的統計圖。引出課題、板書: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4、根據這張統計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討論交流后,全班交流。

  5、你還能發現哪些信息?

  先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再全班匯報。

  兩個停車場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轎車停放的數量較多。

  由此可以初步斷定其他停車場(甚至整個社會)中轎車的數量也是最多。

  6、說說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我們一般在什么情況下使用這種統計圖?得出:當數據的種類不多,但是每類數據又比較大時,用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表示方便。

  三、鞏固新知

  1、 完成106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的第1題、第2題和第3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第3課時 練習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繪制復式橫向和縱向條形統計圖的畫法。

  2、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解答。

  3、能根據統計圖發現信息并簡單地加以說明。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正確畫出復式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能提出問題并解答。

  難點:能夠準確地發現統計圖中所體現的信息,體會統計圖的作圖。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直尺、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復式橫向和縱向條形統計圖,今天我們上一節復習課,通過復習,加深對統計圖的理解,體會統計圖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完成練習

  1、教材第103頁第2題

  (1)引導學生發現提取統計表中的信息

  (2)引導學會根據統計圖交流討論教材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2、教材第103頁第3題、讓學生說一說以統計圖中得到的信息。

  3、教材第104頁第4題

  引導學生閱讀題目,獨立完成統計圖,并交流探討統計圖中的兩個問題。

  4、教材第108頁第3題

  讓學生閱讀題目,獨立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并相互交流,回答問題。

  5、做教材第108頁第4題

  6、教材第109頁第6題

  讓學生結合圖表向大家介紹什么是復式柱狀統計圖

  讓學生說一說根據統計圖發現了哪些信息。

  三、鞏固練習

  讓學生完成教材第109頁第5題。

  提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還能發現哪些信息?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復習了復式條形統計圖,通過復習,你是不是對統計圖的認識更加深刻了?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嗎?

  第4課時 你寄過賀卡嗎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資料,運用統計和估算等數學知識,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2、通過交流合作,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時付諸實施,使學生體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的價值。

  3、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銳眼光,提高學生在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閱讀資料,能夠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在此基礎上解決問題。

  難點: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和調查結果的分析數據,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課前準備:調查去年全家收到賀卡的數量統計表。

  教學過程:一、調查匯報

  昨天讓同學們自已去搜集統計了去年全家人收到的賀卡,請把你統計的結果在組內匯報交流。

  1、組內匯報交流 2、抽個別向全班匯報

  3、出示統計表 ①你能知道什么 ②你還能知道什么

  ③估計全班學生的家庭一年可收賀卡多少張?全校呢?全國呢?

  二、出示閱讀資料

  (1)生產2000張賀卡要消耗1棵3米高的樹。

  (2)根據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對北京地區機關學校、企業、商店及郵電部門的調查,該市每年圣誕節至春節期間的賀卡郵寄量達3000多方張相當于砍伐10年生樹1萬多棵。

  (3)回收1噸廢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生產800千克好紙減少三分之一的水污染,節省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

  1、看了這些材料你能用數學的眼光談談你的看法嗎?請寫下來。

  2、小組交流

  3、學生匯報 ①匯報對閱讀材料的看法

  ②匯報對統計表聯系的看法

  ③匯報對環保的看法,和自己生活相聯系的看法。

  三、設計活動方案:怎樣節約用紙拯救樹木

  (1)自己設計 (2)小組交流 (3)匯報方案

  師:方案的設計大家都做得挺好的,但更重要的要落實于自己生活中的實際行動,請大家積極做好。

  四、課堂總結

第六單元 統計 篇2

  一、教學內容

  主要教學扇形統計圖。

  有關統計圖的認識,小學階段主要是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原義務教材是作為選學內容,考慮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標準》把它作為必學內容,本套教材將它安排在本單元。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通過熟悉的事例使學生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二、教學目標

  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量占總量的百分比,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三、具體編排

  主題圖

  教材呈現了學生在校園里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的情境,為引出有關統計數據提供現實背景。根據主題圖情境給出六(1)班同學喜歡體育項目情況的條形統計圖,直觀呈現出六(1)班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的人數,并說明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在此基礎上提出:“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扇形統計圖表示。”由此引出扇形統計圖,并特別說明用整個圓表示全班學生的人數。

  使學生看到: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從而真切地體會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并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和提出問題,加深對扇形統計圖特點的認識。

  做一做

  用扇形統計圖展示了100g牛奶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本題的扇形統計圖各扇形代表的項目是用圖例的方式標明,這和例題中的扇形統計圖略有不同,例題各扇形代表的項目名稱標在扇形上,這里是用圖標注明。

  你知道嗎

  介紹圓柱形扇形統計圖,說明有時為了清楚和美觀,統計圖在形狀上發生了一些改變。教師可課前搜集一些這樣的例子,讓學生了解一下。

  四、教學建議

  1.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2.對比三種統計圖,加深對扇形圖的認識

  綜合應用:合理存款

  本活動是在完成了第五單元“百分數”的教學之后安排的,旨在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通過這個活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了解教育儲蓄、國債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活動目的:

  1. 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2. 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

  “合理存款”活動共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1)明確問題。

  本活動主要圍繞:“媽媽要存款一萬元,供兒子六年后上大學用,怎樣存款收益最大?”這一問題展開的。該問題中蘊含著幾個很關鍵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以及資金用途。

  (2)收集信息。

  明確問題后,需要收集與該問題相關的信息。教材中呈現了通過去銀行咨詢以及查閱相關規定的方式獲得的信息:(1)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利率等。(2)教育儲蓄存款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稅,它可存的期限以及相應利率。(3)國債也是免征利息所得稅,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的……

  (3)設計方案。

  根據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讓學生設計具體的儲蓄存款方案。定期儲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111頁第一張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儲蓄存款方案以及買國債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張表格中。每一個具體方案都要求明確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稅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

  (4)選擇方案。

  從上述各種可行的方案中選取收益最大,即最優化的方案進行合理存款,并計算出到期后總共的收入。

第六單元 統計 篇3

  教學內容:統計、制作賀卡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讓學生人是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制作。

  課時劃分:

  統計 2課時

  制作賀卡 1課時

  第一課時

  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學內容:課本第99—100頁的例題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使學生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能給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能給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全球有多少人嗎?中國有多少人嗎?我們本省有多少人嗎?請看(課件)這是1985年—2000年某地區城鄉人口的數量,先把它制成了一張統計表。

  2.觀察后提問:這張統計表記載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3.教師:請大家根據這張復式統計表,分別完成某地區城鎮和鄉村人口中的單式色統計圖。

  二、講授新課。

  1.教師:根據這兩個種下單式條形統計圖記載的信息,我們能否把它們合并在一個統計圖表中表現出來。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2.出示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提問:這是種下復式條形統計圖,這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

  (先讓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討論,然后匯報情況。)

  匯報:單式條形統計圖記載則是一個方面的內容,復式條形統計圖記載的不只是一個方面的內容。

  教師:因為復式統計圖記載的是兩個內容,為了區分這兩個內容,我們采用了不同顏色的長方形來表示,如 表示城鎮, 表示鄉村,這個 和 就叫圖例。

  3.分析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1)哪一年城鎮人數最多?那一年最少?

  (2)哪一年鄉村人口數最多?那一年最少?

  (3)哪一年城鄉人口總數最多?那一年最少?

  這三個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4)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這個問題主要發揮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如:該地區今年來城鎮人口逐年增加,農村人口逐年下降,隨著經濟發展,鄉村人口不斷轉為城鎮人口,因而鄉村人口減少,城鎮人口增加。人口總數逐年上升,……,此時可對學生進行人口方面的教育。)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101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然后回答統計圖后面的問題。第(4)小題可組織學生對本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讓他們完成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這個問題可延續到課外來完成。

  2.完成課本第102頁練習十九的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制作,然后回答課后的問題。

  3.完成課本第103頁練習十九的2題。

  學生完成條形統計圖的制作后,讓學生根據統計圖中的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再結合自己的經驗,模擬超市的經歷,對下個月的進貨做一個計劃。

  4.完成課本第103頁練習十九的3題。

  這一道題可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

  5.完成課本第104頁練習十九的4題。

  學生完成條形統計圖的制作后,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簡單分析,并根據男女壽命情況,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

  四、作業。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學內容: 課本第105頁的例題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2.通過學習條形統計圖,讓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認識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對比

  我國1997、1999年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如下表。

  年份

  國家

  省級

  市級

  縣級

  1997年

  124

  392

  84

  326

  1999年

  155

  402

  138

  449

  我國自然保護區數量統計圖:

  我國自然保護區數量統計圖:

  提問:根據一張統計表,畫出了兩張統計圖,這兩張統計圖有什么相同點?

  教師:這個條形統計圖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剛才通過兩種復式統計圖比較,我們知道橫向復式統計圖與縱向復式統計圖只是形式上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如果數據的種類不多,但是每類數據又比較大時,用橫向統計圖表示較為方便。

  2.根據這張統計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你還能發現哪些信息?例如:兩個停車場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轎車停放的數量較多,由此可以初步斷定其他停車場中轎車的數量也是最多,這就體現了一個統計學思想。

  3.完成課本第106頁的做一做。

  (1)讓學生獨立完成這張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2)1985年甲、乙兩個地區降水量個是多少?2000年呢?

  (3)根據這張統計圖,你發現了什么信息?有沒有什么建議?(這個問題可通過學生之間的腳列,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107頁練習二十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然后全班進行交流,你發現了什么信息?教師要結合習題對學生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

  2.完成課本第107頁練習二十的第2題。

  (1)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發現的信息。

  (2)根據同班同學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合作完成一張橫向統計圖。

  3.完成課本第108頁練習二十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并回答相應的問題。

  4.完成課本第108頁練習二十的第4題。

  學生獨立回答問題。

  5.完成課本第109頁練習二十的第5題。

  讓學生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

  6.完成課本第109頁練習二十的第6題。

  本題主要向學生介紹一種新的復式統計圖很多豐富的形式,在鼓勵學生從報紙、書籍、網絡找出各種形式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四、作業。

  第三課時

  你寄過賀卡嗎?

  教學內容:課本第110—11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材料和進行調查,使學生體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從身邊的“小事”中發現它的背后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銳眼光。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發現問題。

  1.用多媒體課件出現教材中提供閱讀資料。

  2.課前預先布置學生份小組調查本小組成員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賀卡數量,并根據本小組的調查情況制成統計表。

  要求學生在課前制作的統計表展示給大家看。

  二、分析問題

  1.根據大家制作的本小組首賀卡的統計結果,估計一下全班,全年以及全校共收到多少張賀卡。

  2.全校學生以及家庭去年一共收到的賀卡相當于砍掉多少棵大樹?

  3.看了這個數字,你相對大家說些什么?

  (讓學生自然地得出結論,為保護森林,應該少寄賀卡。)

  4.除了保護森林,少寄賀卡還有哪些好處?

  (可引導學生從節約日常開支,減少郵政壓力等發面考慮。)

  三、解決問題——節約用紙,拯救森林。

  分小組制定出節約用紙,拯救森林的具體措施。

  教學反思:

第六單元 統計 篇4

  一課時

  一 教學內容

  復式折線統計圖

  教材第126 、127 頁的內容及第129 一131 頁練習二十五的第1-3 題。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2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 重點難點

  歸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四   教具準備

  投影及多媒體課件。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投影出示第9—14 屆亞運會中國和韓國獲金牌情況的統計表。提問:從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如果要看出兩個國家各屆亞運會所獲金牌數的變化情況,該怎么辦?

  學生回憶并回答,師生達成共識,可以利用折線統計圖把數據表示出來。

  提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師生共同完成兩個國家所獲金牌的折線統計圖,然后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

  (二)教學實施

  1 .老師提問:怎樣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較兩國獲得金牌數量的變化情況呢?

  學生思考,并說出可以把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合并成一個。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并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統計圖。2 .提問:觀察、比較單式折線統計圖與復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不同點?

  學生試總結出:復式折線統計圖可以比較容易地比較出兩組數據的變化趨勢。在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畫出圖例。

  3 .引導學牛回答教材第126 頁例2 中的問顆,從而講一步認識到從{兩條折線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中國獲得金牌的數量呈上升趨勢,韓團則趨于平穩。4 .指導學牛異成教材第129 負練習二十五的第l 題。i 學生看圖回答問題,得出7 一15 歲的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隨著翎齡的增加而增高,但13 歲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長趨于平穩,增長速度比男生慢。5 .完成教材第129 、130 災練習二十五的第2 、3 題。,學生看圖回答問題,全班交流。(三)思維訓練

  下面是2005 年1 月22 日到28 日北京市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指數的統計數據。2006 年’月… {{ 1 11 … 查閱2006 年同期北京市空氣中可吸人顆粒物的指數,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線統計圖,并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28日 2005年1月 119 174 143 95 115 173 163 2006年1月              

  查閱2006年同其北京市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指數,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線統計圖,并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練習)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131 頁練習二十五的第4、5 題。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2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 重點難點

  進一步歸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四   教具準備

  投影及多媒體課件。

  五 練習過程

  (一)完成教材第130 災練習二十五的第4 題。學生根據統計表,畫出折線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二)導成教材第131 負練習二十五的第5 題。小組進行討論,兩組數據分別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表示更合適?為什么?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交流,老師提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作用有什么不同?小結:條形統計圖不較容易比較各種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很快比較出各種數量的多少,還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三)課堂作業新設計下面是王強收集的2005 年春節期間龍潭湖廟會和廠甸廟會游覽的統計圖。

  2005 年2 — 15 日龍潭湖廟會和廠甸廟會游覽人數統計圖……廠甸廟會……龍潭湖廟會     ( l )游覽兩個廟會的人數分別在哪一天到達峰值,然后開始下降?( 2 )哪個廟會的游覽人數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 3 )假如明年要游覽廟會,你認為哪天比較好?

  ( 4 )從統計圖中,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四)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研究了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繪制方法。通過學習知道復式折線統計圖可以容易看出兩個數據的變化情況,并會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描述數據。

第六單元 統計 篇5

  第六單元:統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體會扇形統計圖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2、會制作扇形統計圖,將一些統計數據制作成扇形統計圖,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

  3、會分析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只管地反映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4、了解扇形統計圖的應用,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用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

  1、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意義、作用。

  2、會制作扇形統計圖。

  3、了解扇形統計圖的應用。

  4、用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會制作扇形統計圖。

  2、用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來解決實際問題。

  第一課時:扇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教材第106頁上的情境圖。

  教師提問這是六(1)班同學進行課外活動的情況,你知道他們都喜歡那些運動項目嗎?

  二、教學實施

  1、出示條形統計圖。

  六(1)班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圖

  (1)從這幅條形統計圖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教師歸納:從條形統計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同學們喜歡每種運動項目的人數。

  (3)提問:你還想了解六(1)班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的那些信息?還有那些信息是從這幅條形統計圖中沒能夠很清楚地反映出來的?

  學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

  教師歸納:如果要更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扇形統計圖表示。

  2、投影出示扇形統計圖。

  六(1)班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圖

  XX年10月制

  (1)教師講解: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的面積表示總數量,用圓內各扇形的面積表示各部分占總數量的百分數。在這個扇形統計圖里,用整個圓表示的是六(1)班的總人數。

  (2)看圖回答問題。

  ①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

  ②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指名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3、比較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隨機板書:從條形統計圖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從扇形統計圖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4、完成教材107頁的“做一做”。

  三、課堂作業設計

  根據扇形統計圖反映的情況填空。

  五(3)班圖書角各類圖書數量統計圖

  XX年5月

  1、在這幅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      )。

  2、四個大小不等的扇形分別表示(                      ),(                  ),(                 ),(                 )。

  3、(      )數量最多,(     )數量最少。

  4、如果共有500本圖書,則文藝書有(     ),科技書有(     )本,畫報有(     ),其他書有(      )本。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扇形統計圖,了解了它的特點,為今后學習統計知識打下了基礎。

  第二課時:合理存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2)鞏固復習有關百分數、折扣、納稅等知識,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與策略。

  【教學重點】

  認真地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地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利率的知識。請你們分別說一說,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及利息稅?如何求利息?

  板書: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有關存款的知識。

  二、教學實施

  1、介紹儲蓄的幾種方法。

  (1)存款。

  按銀行的規定:一般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兩種。定期存款一般期限為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四種。按國家規定都要繳納20%的利息所得稅。

  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     單位:年息%

  存 期 利 率 

  零存整取

  存本取息 存 期 利 率

  定

  期

  整存整取 三個月 1.71  一年 1.71

  六個月 2.07  三年 2.07

  一年 2.25  五年 2.25

  二年 2.70   

  三年 3.24 活期利率             0.72

  五年 3.60 保值貼補率           0.00

  (2)教育儲蓄。

  (3)國債。

  2、出示例題

  媽媽準備給兒子存1萬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學。怎樣存款收益最大呢?

  (1)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 討論存款方法

  如果選擇定期儲蓄存款,有以下幾種不同的存款方案

  方案一:先存三年,再存三年

  方案二:先存一年,再存五年或先存五年,再存一年

  方案三:兩年一存,存三次

  ……

  分組討論,那種方案實得利息高

  各小組匯報

  定期儲蓄

  存款方案 存期 到期利息 利息稅 到期收入

  1    

  2    

  3    

  ……    

  (3)你能給媽媽提出什么建議?你的依據是什么?

  3、討論:如果選擇教育儲蓄存款或國債,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錢呢?

  學生設計,討論

  三、課堂作業

  王老師有現金3萬元,要定期存入銀行,存兩年,請你設計兩種方案,并分別計算每種方案到期后的實得利息。

  存款期限 年利率

  一年定期 2.25%

  二年定期 2.70%

  三年定期 6.24%

  五年定期 3.60%

  利息稅 20%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存款才能獲得最大收益,初步了解了如何理財。希望同學們幫助父母設計存款方案,并把你的理由講給他們聽。

第六單元 統計 篇6

  教學內容:教材第126 、127 頁的內容及第129 一131 頁練習二十五的第1-3 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學重點:歸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區別。教學難點:歸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教具準備:

  投影及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投影出示第9—14 屆亞運會中國和韓國獲金牌情況的統計表。提問:從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如果要看出兩個國家各屆亞運會所獲金牌數的變化情況,該怎么辦?學生回憶并回答,師生達成共識,可以利用折線統計圖把數據表示出來。提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師生共同完成兩個國家所獲金牌的折線統計圖,然后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

  (二)教學實施

  1、老師提問:怎樣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較兩國獲得金牌數量的變化情況呢?

  學生思考,并說出可以把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合并成一個。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并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統計圖。2、提問:觀察、比較單式折線統計圖與復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不同點?

  學生試總結出:復式折線統計圖可以比較容易地比較出兩組數據的變化趨勢。在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畫出圖例。

  3、引導學牛回答教材第126 頁例2 中的問顆,從而講一步認識到從{兩條折線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中國獲得金牌的數量呈上升趨勢,韓團則趨于平穩。4、指導學牛異成教材第129 負練習二十五的第l 題。i 學生看圖回答問題,得出7 一15 歲的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隨著翎齡的增加而增高,但13 歲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長趨于平穩,增長速度比男生慢。5、完成教材第129 、130 災練習二十五的第2 、3 題。,學生看圖回答問題,全班交流。(三)思維訓練

  下面是2005 年1 月22 日到28 日北京市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指數的統計數據。2006 年’月… {{ 1 11 … 查閱2006 年同期北京市空氣中可吸人顆粒物的指數,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線統計圖,并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28日 2005年1月 119 174 143 95 115 173 163 2006年1月              

  查閱2006年同其北京市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指數,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線統計圖,并和同學們進行交流。板書設計:復式折線統計圖

第六單元 統計 篇7

  教學內容:教材第131 頁練習二十五的第4、5 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進一步歸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教具準備:投影及多媒體課件。

  練習過程:

  (一)完成教材第130 災練習二十五的第4 題。

  學生根據統計表,畫出折線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二)導成教材第131 負練習二十五的第5 題。

  小組進行討論,兩組數據分別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表示更合適?為什么?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交流,老師提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作用有什么不同?

  小結:條形統計圖不較容易比較各種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很快比較出各種數量的多少,還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下面是王強收集的2005 年春節期間龍潭湖廟會和廠甸廟會游覽的統計圖。

  2005 年2 — 15 日龍潭湖廟會和廠甸廟會游覽人數統計圖

  ……廠甸廟會

  ……龍潭湖廟會

  根據上面的統計圖,回答問題。

  ( l )游覽兩個廟會的人數分別在哪一天到達峰值,然后開始下降?

  ( 2 )哪個廟會的游覽人數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 3 )假如明年要游覽廟會,你認為哪天比較好?

  ( 4 )從統計圖中,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繪制方法。通過學習知道復式折線統計圖可以容易看出兩個數據的變化情況,并會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描述數據。

第六單元 統計 篇8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五年級人教版教材第122-131頁

  教學目標:

  1、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教學重點:理解眾數的作用,會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

  教學難點:理解眾數的作用,會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

  課時數約:4課時

  第一課時 眾數

  教學內容:教材第122 、123 頁的內容及第124 、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能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體驗事物的多面性與學會全面分析問題的必要性,培養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小組協作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求真的科學態度,滲透一組數據的對稱美,揭示數學中美的因素。

  教學重點:認識眾數,理解眾數的意義及作用

  教學難點:能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數據的特點,并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做出決策。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都早已知道了,在五月份我們縣要舉行中小學生運動會,在盛大隆重的開幕儀式上我們學校要做大型的團體操表演,當你們聽到這個好消息時高興嗎?想參加嗎?音樂老師打算在每班選10名隊員,所以每個班級進行了一次選拔活動,大家說說選什么條件的合適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五年二班是怎樣選的?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20名舞姿優美同學的身高數據

  師:請你仔細認真觀察這些數據,你認為這10名同學的身高是多少合適呢?下面以小組為單位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

  2、小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選代表匯報方法:(1)平均數:1.475m(板書:1.45——1.51)(2)中位數:1.485m(1.46——1.52)(3)1.52m左右:(1.49——1.52)

  師:看一看算一算每種方案中最矮和最高同學相差多少米呢?這三種方案中讓你選擇一個最佳方案你會選擇哪種?為什么?

  3、認識眾數

  師:在這組數據中哪個數出現的次數最多?(1.52)它還有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它叫眾數,眾是什么意思(多)?什么是眾數呢?(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

  4、找眾數 下面是五年三班4個小組期中的考試成績:

  (1)88.87.88.87.85.96.98.90.87.91( )

  (2)93.99.85.95.85.92.85.92.92.90( )

  (3)82.86.87.89.94.95.83.96.92.84( )

  (4)93.97.88.98.99.88.91.88.81.88( )

  師:觀察4組數據中眾數的個數,你發現了什么?(眾數不止一個,可能沒有)

  5、發現生活中的眾數

  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開展一次小調查的活動,可以針對你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拿出你的數據看看眾數是誰?把它告訴給你的周圍小伙伴。誰愿意到前面展示給大家看看啊?

  三、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對比

  1、目前我們已經學習了三種統計量,什么時候該用誰呢?仔細的想想并說說為什么選它呢?(出示選擇題)

  中位數 眾數 平均數

  (1)要表示同學們最喜歡喝的飲料應選( )

  (2)我們五年級要比較期中哪個成績高一些應選( )

  (3)歌手比賽中,某個選手想知道自己到底處于什么水平應選( )

  2、回顧我們以前所學你能說說你對這三種統計量的了解嗎?(板書:集中情況 整體水平 一般水平)

  3、教師小結:針對三種統計量,在具體的問題中究竟采用哪種統計量來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要根據數據的特點和我們所關心的問題來確定。

  四、實踐應用 鞏固新知

  1、為了迎接奧運會,一個射擊對要選一名隊員參加市里的比賽,在選拔的比賽上甲乙兩人各打了10發子彈成績

  如下:

  甲:9.5,10,9.3,9.5,9.6,9.5,9.4,9.5,9.2,9.5

  乙:10,9,10,8.3,9.8,9.5,10,9.8,8.7,9.9

  (1)甲乙成績的平均數,眾數分別是多少?

  (2)你認為誰去參加比賽更合適?為什么?

  2、我發現同學們的鞋是越來越漂亮了啊,你們都穿多大號碼的鞋呢?課前我讓你們調查一下咱們男女生穿鞋的號碼,誰愿意把你的調查結果告訴大家?(指名匯報)如果你是鞋廠的經理看見兩組數據會怎樣確定生產數量呢?

  五、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集中情況)眾數 (出現次數最多的數不止一個,可能沒有)

  1.52 1.49--相差0.03—1.52

  (整體水平)平均數:1.475m 1.45—相差0.06—1.51

  (一般水平)中位數:1.485m 1.46—相差0.06—1.52

  教學反思:

第六單元 統計 篇9

  1、從標有1,2,3,4的四張卡片中任抽一張。

  (1)抽到卡片“1”的可能性是( )。

  (2)抽到卡片“2”、“4”的可能性是( )

  (3)抽到數字小于4的卡片的可能性是( )

  1)指針停在這三個數字區域上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2)如果轉動指針90次,估計大約會有多少次指針是w

  6名學生玩“擲骰子”的游戲。小紅在一個正方體的各面公別寫著1、2、3、4、5、6。每人選一個數,然后任意擲骰子,朝上的數是幾,選這個數的人就唱一支歌,你認為小強設計的方案公平嗎?

  4、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6個球,1個紅球,2個白球,3個黃球,從袋中任意摸出一個球。

  (2)摸出什么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是多少?

  (3)摸出不是紅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5、盒子中裝有3個紅色的小正方體,4個黃色小正方體。從中任意摸出1個正方體。小芳和小豪約定,摸出紅正方體,小芳贏。摸出黃正方體,小豪贏,想一想,誰贏的可能性大些?

  6、盒子裝有15個球,分別寫著1—15各數。如果摸到是2的倍數,小剛贏,如果摸到不是2的倍數,小強贏。

  (1)這樣約定公平嗎?為什么?

  (2)小強一定會輸嗎?,

  (3)你能設計一個公平的規則嗎?

  7、甲、乙兩人玩抽牌(9張牌上分別標的2,3,4,5,6,7,8,9,10)游戲。約定任抽1張,抽出的數小于5,則甲勝,若抽出的數大于5,則乙勝。

  (1)這樣約定公平嗎?為什么?

  (2)如果讓你選擇,你愿是甲,還是乙?

  3 (3)你能設計一個公平的規則嗎?

  8、利用右邊的空白轉盤設計一個實驗,使指針停在藍色區域的可能性分別是停在綠色、黃色和紅色區域的3倍。. p

  9、某商品舉行促銷活動,前100名的購買者可以抽獎,一等獎

  (1)這次抽獎活動,中獎的可能性是( )

  (2)第一個人抽獎中一等獎可能性是( ),中二等獎的可能性是( ),中三等獎的可能性是( )。

  (3)抽獎到一半,已經有8人中一等獎,15人中二等獎,24人中三等獎。這里李明第51個抽獎,中一等獎的可能性是( ),中三等獎的可能性是( ),中三等獎的可能性是( )。

  10、五年級(1)班進行踢毽比賽,第二組7名同學1分鐘踢毽成績如下(單位:個)

  (1)把這組數據從小到大排列。

  (2)分別求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和平均數。

  (3)用哪一個數代表這組數據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第六單元 統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讓學生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本冊教材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并繼續注意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這樣就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計觀念。例如,簡單的數據分析教學,例1通過對某地區不同時期的城鄉人口分別進行統計,再引導學生把兩個統計圖合并,形成一種新的復式條形統計圖;接著引導學生對上述統計結果進行分析,進而發現該地區近年來人口不斷增長,隨著經濟的發展,鄉村人口不斷轉為城鎮人口,因而鄉村人口不斷減少,城鎮人口不斷增加。讓學生經歷“運用數據進行推斷”的思考過程,體會統計對于事物發展趨勢的判斷作用。

  本單元的編排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2.提供豐富的聯系實際的素材,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功能。

  3.加強例題和習題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發現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課時: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一、     情境導入:

  你們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國有多少人嗎?那你們知道自己所在的區有多少人嗎?

  下面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據統計表,分別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

  2、根據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能發現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個統計圖中描述這些信息怎么辦?在學習復式統計表時是怎么把兩個單式統計表合并的

  學生觀察統計表

  成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學生思考老師的問題,自主探究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3、展示學生繪制的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板書課題: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4、討論交流:

  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

  5、全班匯報交流。

  三、鞏固新知

  1、         完成102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十九的第1題和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第103—104頁3、4、5 學生展示統計圖。

  六、教后記:

  第二課時: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一、     情境導入: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家庭都買了汽車。哪些同學的家里買了汽車?我們在外出時有時就要將汽車放在停車場。

  下面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2

  師:復式條形統計圖還可以畫成橫式的。

  2學生獨立完成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學生積極發言

  學生觀察統計表

  自主探究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學生展示統計圖。

  3、通過分析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

  三、鞏固新知

  1、         完成106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的第1題、第2題和第3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第103—104頁3、4、5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全班交流發現信息,提出和解決問題

  六、教后記:

  第三課時:你寄過賀卡嗎?

  一、     情境導入:

  1、出示賀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嗎?

  同學們在元旦的時候都收到過賀卡嗎?你給誰寄過賀卡嗎?

  2、今天我們來上一節:你寄過賀卡嗎?的實踐課(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         發現問題;

  1)呈現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學生閱讀

  平時寄賀卡的行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對廢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師布置了小組調查:本小組成員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賀卡數量。

  學生制成統計表,填寫統計表。

  2、分析問題:

  1)出示問題: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學生共收到多少張賀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賀卡相當于砍掉多少課大樹?

  2)引導思考:怎樣根據小組的統計結果,估計全班、全年級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張賀卡?

  出示閱讀資料(1)小組合作探索

  小組匯報,交流調查的結果。

  根據組里統計的結果計算出全班的結果,擴展到全年級和全校情況

  3)引發學生對統計數據的思考,引出結論

  4)問題:除了保護森林,少寄賀卡還有哪些好處?提出更多的問題,和同學一起討論解決。

  2、         解決問題

  實施解決方案——行動起來吧!

  全班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和同學交流一下。

  三、課堂小結

  四、作業:根據今天所學的內容寫一篇數學日記,為保護森林,應該少寄賀卡。

  節約日常開支,減少郵政壓力等。

  匯報交流:做環保賀卡,打電話發電子郵件問候,宣傳節約用紙,計劃自己平日節約用紙的方案等。

  五、教后記:

第六單元 統計 篇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5、6 題。教學目標:

  1、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教學難點:弄清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教具準備:投影練習過程:

  (一)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4 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參賽選手的成績有兩個眾數,88 和87 ,意味著在這次競賽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樣多。而五(2 )班沒有眾數,則表示這次競賽中沒有集中的分數。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二)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5 題。

  學生先獨立計算出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然后說一說用哪個數代表公司員工工資的一般水平比較合適?為什么?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6 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先在課前調查本班學生所穿鞋子號碼,然后填在統計表中,再進行分析。(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 、小明對本班15 名同學擁有課外書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擁有2 本的有1 人,擁有3 本的有2 人,擁有4 本的有4 人,擁有5 本的有3 人,擁有6 本的有5 人。根據以上調查的情況,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

  小明的同學擁有課外書的情況統計表2006 年9 月人數

  人數         平均每人擁有本數        

  ( 1 )估算一下,這15 名同學平均擁有課外讀物大約有幾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 2 )估算出這15 名同學擁有課外讀物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2 、小力對本單元10 戶居民訂報刊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沒訂任何報刊的有2 戶,訂1 份的有3 戶,訂2 份的有4 戶,訂3 份的有1 戶。根據以上調查情況,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本單元居民訂報刊情況統計表2006 年5 月

  戶數         每戶訂報刊份數        

  ( 1 )想一想,平均每戶訂報份數是在1 ? 2 之間嗎?為什么?( 2 )計算出這10 戶居民訂報刊份數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眾數這一統計量,并且通過練習理解了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這三個統計量的聯系與區別,根據我們分析數據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確選擇合適的統計量。

第六單元 統計 篇12

  【 新知識點】

  眾數

  統計 復式折線統計圖 綜合應用【 教學要求】

  1 .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 .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3 .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教學建議】

  1 .注意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對比和銜接。

  教學本單元時,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與所學知識的對比,體會統計量的含義及統計圖的特征和適用范圍。如教學復式折線統計圖時,可先用單式折線統計圖分別表示兩組數據,讓學生體會單式折線統計圖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組數據的增減變化,但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時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復式折線統計圖。從而使學生深切體會到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加深對折線統計圖的認識。2 .注重對統計量意義的理解,避免簡單的統計量的計算。教學中應避免單純從計算的角度引導學生學習統計知識,應當注重對統計量意義的理解。如眾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眾數,會求眾數,更要注意結合具體數據理解眾數的作用和特點。

  3 .注重對學生開展統計活動的過程性評價。

  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是學習統計知識的首要目標。這就要求老師應創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從事簡單的統計活動,如調查同學們的視力情況、所穿鞋子的號碼、喜愛的電視節目等。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投人到各種活動中,留給他們足夠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并在此基礎上加強與同伴的合作交流。從事統計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應起到引領、指導的作用。【 課時安排】1、眾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課時2、復式折線統計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課時1.   眾數第一課時一 教學內容

  眾數

  教材第122 、123 頁的內容及第124 、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1-3題。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 .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 .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

  三 重點難點

  1 .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2 .弄清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

  四 教具準備

  投影。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在統計中,我們已學習過哪些統計量?(學生回憶)指出:前面,我們已經對平均數、中位數等一些統計量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繼續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二)教學實施

  1 .出示教材第122 頁的例1 。

  提問:你認為參賽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派代表發言,進行匯報。

  學生會出現以下幾種結論:

  ( l )算出平均數是1 . 475 ,認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較合適。( 2 )算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較合適。( 3 )身高是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 左右比較合適。2 .老師指出:上面這組數據中,1 . 52 出現的次數最多,是這組數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3 .提問: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學生比較,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交流。

  老師總結并指出: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可以用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它們描述的角度和范圍有所不同,在具體問題中,究竟采用哪種統計量來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要根據數據的特點及我們所關心的問題來確定。

  4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23 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并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自己的建議。

  5 .完成教材第124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1 、2 、3 題。

  學生獨立計算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集體交流。

  (三)思維訓練

  小軍對居民樓中8 戶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的數量進行了抽樣調查,情況如下表。

  住戶 1 號 2 號 3 號 4 號 5 號 6 號 7 號 8 號 數量/個 l5 29 l6 2o 22 16 18 16

  ( 1 )計算出8 戶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數量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可以使用計算器)

  ( 2 )根據他們使用塑料袋數量的情況,對樓中居民(共72 戶)一個月內使用塑料袋的數量作出預測。第二課時一 教學內容

  眾數

  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5、6 題。二 教學目標

  1 .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2 .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

  三 重點難點

  1 .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2 .弄清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

  四 教具準備

  投影。

  五 練習過程

  (一)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4 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參賽選手的成績有兩個眾數,88 和87 ,意味著在這次競賽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樣多。而五(2 )班沒有眾數,則表示這次競賽中沒有集中的分數。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二)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5 題。

  學生先獨立計算出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然后說一說用哪個數代表公司員工工資的一般水平比較合適?為什么?

  8 .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6 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先在課前調查本班學生所穿鞋子號碼,然后填在統計表中,再進行分析。(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 .小明對本班15 名同學擁有課外書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擁有2 本的有1 人,擁有3 本的有2 人,擁有4 本的有4 人,擁有5 本的有3 人,擁有6 本的有5 人。根據以上調查的情況,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

  小明的同學擁有課外書的情況統計表2006 年9 月人數

  人數         平均每人擁有本數        

  ( 1 )估算一下,這15 名同學平均擁有課外讀物大約有幾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 2 )估算出這15 名同學擁有課外讀物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2 .小力對本單元10 戶居民訂報刊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沒訂任何報刊的有2 戶,訂1 份的有3 戶,訂2 份的有4 戶,訂3 份的有1 戶。根據以上調查情況,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本單元居民訂報刊情況統計表2006 年5 月  

  戶數         每戶訂報刊份數        

  ( 1 )想一想,平均每戶訂報份數是在1 ? 2 之間嗎?為什么?( 2 )計算出這10 戶居民訂報刊份數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眾數這一統計量,并且通過練習理解了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這三個統計量的聯系與區別,根據我們分析數據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確選擇合適的統計量。

第六單元 統計 篇13

  第六單元    統計第一課時: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課題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1、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使學生初步了解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學會整理簡單的數據,會看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使學生體驗解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 單的數據分析。 1、  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 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 重點繪制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難點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具課件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教學意圖教 學 過 程

  一、       情境導入: 你們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國有多少人嗎?那你們知道自己所在的區有多少人嗎? 下面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據統計表,分別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

  2、根據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能發現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個統計圖中描述這些信息怎么辦?在學習復式統計表時是怎么把兩個單式統計表合并的 學生觀察統計表 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學生思考老師的問題,自主探究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體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3、展示學生繪制的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板書課題: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4、討論交流: 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 5、全班匯報交流。 分析: 三、鞏固新知 1、             完成102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十九的第1題和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第103—104頁3、4、5學生展示統計圖。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完成統計圖并回答問題,全班交流匯報 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從更高的角度認識 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達到提升。

  發揮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使學生感受到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二課時: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課題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1、使學生認識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會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2、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使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復式統計圖,并能進行簡 單的數據分析。 4、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 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 重點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難點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具課件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教學意圖教 學 過 程 一、       情境導入: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家庭都買了汽車。哪些同學的家里買了汽車?我們在外出時有時就要將汽車放在停車場。 下面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2 師:復式條形統計圖還可以畫成橫式的。 2學生獨立完成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學生積極發言

  學生觀察統計表

  自主探究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學生展示統計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認識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會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3、通過分析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 三、鞏固新知 1、             完成106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的第1題、第2題和第3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第103—104頁3、4、5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全班交流發現信息,提出和解決問題 在整個社會所有的車輛中,轎車的數量是最多的。

  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完成統計圖并回答問題,全班交流匯報

  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意識,,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使學生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第三課時:你寄過賀卡嗎?課題你寄過賀卡嗎?課型    實踐課教 學 目 標1、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2、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根據閱讀材料內容和 調查結果分析數據,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4、使學生體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5、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銳眼光,增強學生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 的情感。重點用所學的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難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賀卡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教學意圖教 學 過 程 一、       情境導入: 1、出示賀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嗎? 同學們在元旦的時候都收到過賀卡嗎?你給誰寄過賀卡嗎? 2、今天我們來上一節:你寄過賀卡嗎?的實踐課(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             發現問題; 1)呈現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學生閱讀 平時寄賀卡的行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對廢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師布置了小組調查:本小組成員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賀卡數量。 學生制成統計表,填寫統計表。 2、分析問題: 1)出示問題: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學生共收到多少張賀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賀卡相當于砍掉多少課大樹? 2)引導思考:怎樣根據小組的統計結果,估計全班、全年級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張賀卡? 出示閱讀資料(1)小組合作探索 賀卡 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閱讀材料 匯報內容 小組匯報,交流調查的結果。 根據組里統計的結果計算出全班的結果,擴展到全年級和全校情況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體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引發學生對統計數據的思考,引出結論 4)問題:除了保護森林,少寄賀卡還有哪些好處?提出更多的問題,和同學一起討論解決。 2、             解決問題 實施解決方案——行動起來吧! 全班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和同學交流一下。 三、課堂小結 四、作業:根據今天所學的內容寫一篇數學日記為保護森林,應該少寄賀卡。 節約日常開支,減少郵政壓力等。 匯報交流:做環保賀卡,打電話發電子郵件問候,宣傳節約用紙,計劃自己平日節約用紙的方案等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第六單元 統計(通用13篇) 相關內容:
  • 第六單元 統計

    單元目標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的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2、讓學生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 《統計》知識點歸納(通用13篇)

    栽蒜苗(一)(條形統計圖)【知識點】:1、統計圖中1格表示不同單位量,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判斷1個表示幾個單位。數據大,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多,數據小,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小。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 《統計》說課稿范文(通用14篇)

    一、 教材分析:本節課的中心內容是要求學生在基本掌握了Excel電子表格的部分基礎知識后,結合所學數學知識而在計算機應用上的一個小小提升:即掌握電子表格的基本錄入、調整、美化、公式及有關函數的應用后,結合實例,繪制統計圖,并能...

  • 《統計》的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目的: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2、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 統計初步教學反思范文(通用3篇)

    我對自己所上的《統計初步認識》這一課進行反思,從中得到啟發,以反思促進步。1、《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

  • 最新《統計》說課稿范文(通用14篇)

    一、教材分析《統計》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屬于統計與概率領域的知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統計經驗,以及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方塊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習...

  • 數據分段整理和統計(通用3篇)

    教學內容:國標版四級年級上冊教科書第70-74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數據進行統計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數據的必要性。...

  • 《統計》說課稿(精選16篇)

    一、說課內容:一年級下冊第92-94頁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及意義:學生在一年級上冊開始學習簡單的分類整理,初步認識了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 小統計(通用10篇)

    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認知:1.認識簡單的條行統計圖與統計表。2.知道一格可以代表數量幾。技能:1.會看圖進行簡單的比較。2.能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簡單的比較。情感:使學生在仔細觀察和積極思考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教具準備:1、電腦課件。...

  • 《統 計》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下冊)第93頁。教學目標:1.認識簡單的統計圖,知道統計的對象,會看簡單的統計圖。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交流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 統計教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統計(練習課)【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鞏固所學的統計知識和根據圖表中的信息,解決簡單的問題。2、使學生學會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并將數據記錄在統計表中。...

  • 六統計(精選3篇)

    六統計單元教學要求1 .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2 .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 《統計》教案(精選15篇)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手中拿的盒子里裝的是什么嗎?怎樣才能知道裝的是什么?那么你們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個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怎樣才能知道?今天我們將來學習統計的知識,來幫助小朋友整理這個盒子。...

  • “統計”的教學設計(通用2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實驗教科書68——69頁 統計的初步認識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自己喜愛的情境學習數據整理,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感知數學在生活的作用。...

  • 統 計(通用13篇)

    [ 作者:周洪]教學內容:課本第92~93頁的例題,“想想做做”第1~2題。教材簡析:本課教材編排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取了動物運動會這一場景作為主題圖,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产后漂亮奶水人妻无码 | 久久国产经典视频 |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 亚洲最新版av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91在线国产最新地址 | 把腿张开老子cao烂你 | 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 国产激情з∠视频一区二区 | 玩弄白嫩少妇XXXXX性 | 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 大学生不戴套毛片视频 | 欧美一级大荫蒂 | 亚洲成在人天堂网 | 在线观看日批 | 神马久久亚洲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人妖 | 日韩黄页网站 | 日韩欧美成人影院 | 成年人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 |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 av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夜色影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18 | 9色在线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一本 | 中文字幕伊人 | av女在线观看 | 离异熟女不戴套456 无套内射视频囯产 |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不卡 | 亚洲AV国产精品无码A片 | 性史性dvd影片农村毛片 |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在线看 | 一级片色| 国产xxx6乱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