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通用6篇)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篇1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學會的訓算,能按運算順序正確進行運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類推能力。
2.使學生知道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加法里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使—些加法計算簡便,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
一、復習鋪墊
L口算。
(1)用門算卡片依次出示練習四第1題.指名學生說出口算結果。
(2)用卡片出示下列各題,讓學生口算。
5.2+2.8 3.63+6.37 O.72+O.28 3.4+2.6
提問:小數加、減法計算的關鍵是什么?
2.復習加法運算定律。
提問:在整數加法里學習過哪些運算定律?誰來說—說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哪位同學說一說這兩個定律用字母怎樣表示?(板書字母表示的運算定律)
追問:我們以前學習的這兩個運算定律中,加數的范圍是什么數?
3.做教材第16復習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一題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明每—題的運算順序。
提問: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板書:加減混合運算,沒有括號從左往右算;有括號先算括號里的。)
二、教學新課
1.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知道,在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里,沒右括號的,從左往右依次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的。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2.教學例6。
(1)說明: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相同,現在我們來看例6;
(2)出示例6。
讓學生分別說一說每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老師在例題要先算的一步下面畫橫線。
按照剛才說的順序,這兩題能計算嗎?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算在課本上。
集體訂正。
3.組織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師板書用小黑板出示題目,指名學生口述運算過程和結果,老師板書。
(2)追問:誰說—說.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的?
4、教學例7。
(1)說明:我們已經知道,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那么,剛才我們復習的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是不是適用于小數加法呢,請看下面兩組題。
出示教材中兩組題。
要求學生算一算、比一比,看看每組算式里圓圈兩邊的結果是不是相等,在O里填上適當的符號。
提問:第—組結果相等嗎?(板書等號)第二組結果相等嗎?
(板書等號)
你從這兩組算式小發現了什么規律?這里字母表示的加法運算定律里,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
(2)說明:從這里可以看出,加法運算定律里的字母可以表示整數和小數,也就是說,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在小數加法里同樣適用。應用這些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計算簡便。
(3)出示例7。
請大家仔細看—看這里的4千加數,想—想可以怎樣使計算簡便。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板書:=(4.8+5.2)+(8.63+0.37)
追問:為什么這樣算可以簡便?
提問:這里應用了哪些運算定律?哪里應用了加法交換律?
哪里應用了加法結合律?
接下去怎樣做?(老師板演)
小結:在小數的連加算式里,如果兩個加數可以湊成整數,可以交換加數的位置,把這兩個數結合起來先加。這樣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5、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簡便計算的。
三、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會了些什么?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怎樣?什么情況下可以應用加法運算定律,使小數連加計算簡便?
四、組織練習
1、做練習四第2題。
小黑板山示,讓學生做在課本上。
指名學生口答計算結果,老師板書。
2.做練習四第4題前兩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一題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結合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分析練習四第5題。
讀題。
提問:這道題要分幾步做?為什么要用兩步解答?
4.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四第3題前兩題,第4題后兩題第5題。
家庭作業:練習四第3題后兩題。
無錫市胡埭中心小學 周曉剛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2)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根據數據特點迅速、靈活地進行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3)在形式多樣的練習中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先判斷下列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能夠化成有限小數的請化成小數。
1又1/252又2/73/817/20
1又5/124又3/43又7/9
2、口算
4.2+1又3/101又3/4-0.10.7+1/43又3/5-3.6
1又1/2-1.52.5-7/100.5+1/31/3-0.2
(1)指名口答
(2)師生共同回顧分數、小數混合運算時的.一般考慮方法。
二、組織練習,強化技能
1、比較訓練。
小組競賽:用不同方法計算下列各題。
10又3/4-(3又9/20+2.15)6.875+(4.5-1又2/3)
(1)分小組進行練習,兩組統一策劃能夠小數完成,另兩組統一分成分數完成,看哪一組做得即對又快。
(2)質疑:為什么第一題中有兩個分數,但卻統一成小數做比較容易;而第二題中有兩個小數,卻只能統一成分數后進行計算?
2、進一步練習:你西黃怎樣做就怎樣做。
2又1/6+3.75-1又8/98-(3又2/25+0.05)
(1)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2)反饋評改。
3、談話小結,強調靈活、合理地選擇方法。
4、簡便計算。
(1)教師說明第一次競賽的不合理性,導出自由競賽。
(2)自由競賽:完成下面題目,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0.24+9/16+0.766.94-(4.94+1又3/7)
4又9/10-1又8/25-0.684又7/12+(5.039+2又5/12)
A、學生自由完成。
B、教師巡視,發現典型算法指名板演,有不同做法同學可自由板演。
C、比較各種方法的異同,請學生說明理由。
(3)質疑:通過以上練習,你發現了什么?
(我們要注意觀察數據特征,靈活、合理地選擇方法,可以使計算變得簡便)
三、應用練習,形成應用意識。
談話導入應用練習。
解方程:
2又2/15+X=4.2X-5.75=3又11/20X+2.9+5又1/2=10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評改)
四、課堂小結
師生談話: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有了什么新的知識?請談談你的看法。
五、課堂作業
1、解方程。
X+1.125=3又1/66.5-X=2又4/9
X-(1又2/3+4.25)=5/12
2、應用題
(1)糖廠第一天生產紅塘28又3/5噸,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生產1.8噸。兩天工生產多少噸?
(2)一個工程隊修筑一條14.2千米長的公路,第一周修了4又1/3千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0.8千米,還有多少千米沒有修?
學生根據數據特點迅速、靈活地進行計算這方面還十分的欠缺。所以,今后還要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培養。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篇3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是在學生理解了小數的意義,小數進(退)位加減法后的一個提高。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經歷小數連加和加減混合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的加減法,并能選擇靈活的方法解決小數混合計算的問題,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以前學生就已經接觸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了,現在再學習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因此在教學本節知識時,我先以復習整數混合運算為鋪墊,讓學生在復習中奠定基礎,同時也無形之中降低了新知的難度。再以書上圖片資源創設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新知,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的特性,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自己試著算一算,然后選擇不同算法的算式,讓他們說說理由及算理,讓學生親身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從中享受參與學習的快樂,品嘗成功后的滿足和喜悅,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張揚和潛能的發揮。
最后師生一起理解并小結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就是要弄清運算順序,再認真仔細的計算,在計算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節課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法則都比較簡單,所以教學時沒有花費過多的時間,主要是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和比較,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和自主探索學習方法的能力。關于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適用于小數加減法也是水到渠成,課堂上注重了對學困生作個別指導。
通過練習的情況來看,本節知識點班上絕大多數學生都已掌握,但部分學生計算不夠認真,沒有養成檢查的習慣,出錯率仍然很高。還有待于課后多加練習。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篇4
本節課我把教學目標定位為:“1、在進行小數混合運算時,能正確合理地進計算;2、注意學習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整類、歸納,逐步理解簡單的策略,培養學生的能力。3、通過學生自己提供學習資料,合作交流等形式,充整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感到學習數學的樂趣。4、注意學生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一節課下來我針對教學目標,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基本滿意。并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小結如下:
1、引入很有特色。上課伊始,師生經過了幾句介紹性的談話后問學生:“老師這個人像整數中的幾,又像小數中的幾?你最喜歡哪個整數,哪個小數?為什么?你能否用這幾個數來編一道題.”來引入新課。這些問題足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第一任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才能更好地掌握它,不覺得累,也不覺得煩。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上課一開始,就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2、知識呈現的過程進行教學。先從整數、小數一步混合計算起步,讓學生充整感知計算方法,然后再往后遷移到兩步混合,這樣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學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本節課整數小數混合計算方法的獲得,是在學生自己出題、自己計算,通過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等形式來觀察、比較、整析、歸納得到的,而不是由教師直截了當拋給學生的。這充整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只起到了組織、引導的作用。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篇5
教學目標
(一)認識到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應針對題目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正確的方法進行計算。
(二)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選擇合理、正確的計算方法。
教學用具
教具:投影片、卡片。
學具:反饋牌。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把下面的分數化成小數。(口算卡片)
2.把下面的小數化成分數。(口算卡片)
0.5 0.4 0.125 0.375
0.75 0.03 0.04 0.16
3.下列分數中哪些能化為有限小數?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學生用反饋牌、能用的舉√,不能用的舉×表示。)
4.如何判斷一個分數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小數的加減運算,也學過了分數的加減運算。如果分數、小數同時出現在同一道題中,該如何計算呢?這節課就研究這個內容。教師板書課題: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二)學習新課
1.題目中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
教師:想一想,你準備怎樣計算這道題?
學生口答后,請同學按自己的想法計算出來。(請幾位同學寫在投影片上。)
(2)選出幾位同學的投影片作評價,選擇時,選出不同方法計算的,計算有錯誤的。
先評價有錯誤的計算,找出錯誤原因,再投影出正確的計算:
教師:請做這題的兩位同學分別講一講自己的算法:
教師:比較這兩種算法,哪一種更簡便?為什么?
學生口答后,教師在例4下面板書:
解法1:小數化分數。
解法2:分數化小數,更簡便。
(3)筆算下面各題:(請幾位同學寫投影片。)
訂正后請學生觀察:觀察上面各題中的分數,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口答后教師在例4下方板書:分數都能化成有限小數。教師:清說一說你做這組題有什么體會?學生口答后教師概括:,如果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選擇化為小數計算比較簡便。
2.題目中的分數不能化為有限小數。
教師:觀察這道題里的分數,與例4中的分數有什么不同?
教師:這道題應該選用什么方法計算呢?請同學們試一試。(請幾位同學寫投影片。)
(2)選出幾份學生寫的投影片作評價,計算有錯誤的要找出錯誤原因。
教師:為什么這道題不選用分數化小數來計算?(教師板書:小數化分數。)
學生口答后教師板書出:有的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教師:計算題一般都要求計算出精確的結果,所以不能隨意取近似值,但是如果題目允許取近似值,這種題也可以采用分數化小數來計算。例如這道題:
教師:請說一說,脫式過程中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用“=”?
學生口答后教師再說明:計算中,哪一步取了近似值,哪一步就用“≈”,沒有取近似值的都應用“=”。
(3)先看一看各題中的分數有什么特點,再計算。(寫本上,集體訂正。)
教師:說一說做這一組題的體會。
學生口答后教師把板書補充完整:,題目中有的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時,一般應把小數化成分數來計算。
計算練習:(請幾位同學寫投影片。)
(三)鞏固反饋
1.把下列算式分組,你認為把分數化為小數計算簡便的為A組;把小數化為分數計算的在B組,在題后的括號里填上A或B。(投影)
2.請選用適當的方法,寫出運算的第一步。(請幾位同學寫在投影片上。)
3.計算下面各題。(每題都請幾位同學寫在投影板上。)
4.取學生投影片上有錯誤的進行討論。
(四)課堂總結與課后作業
1.怎樣選擇合適的方法來進行計算。
教師板書:具體題目具體分析,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2.作業 :課本151頁練習三十四,2,3,4,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小數、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是分數、小數互化;小數、分數加減計算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對不同的題目來說,或者選用分數計算,或者選用小數計算更好,所以本節教學選用了按題組讓學生進行計算、討論,目的是使學生對一般的情況取得一些判斷,選擇算法的經驗,提高對計算題的審題能力,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最重要的是具體題目要具體分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安排了同學對錯題的分析討論,以幫助學生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養成良好的習慣。
板書設計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篇6
教學目標
(一)認識到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應針對題目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正確的方法進行計算。
(二)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選擇合理、正確的計算方法。
教學用具
教具:投影片、卡片。
學具:反饋牌。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把下面的分數化成小數。(口算卡片)
2.把下面的小數化成分數。(口算卡片)
0.5 0.4 0.125 0.375
0.75 0.03 0.04 0.16
3.下列分數中哪些能化為有限小數?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學生用反饋牌、能用的舉√,不能用的舉×表示。)
4.如何判斷一個分數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小數的加減運算,也學過了分數的加減運算。如果分數、小數同時出現在同一道題中,該如何計算呢?這節課就研究這個內容。教師板書課題: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二)學習新課
1.題目中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
教師:想一想,你準備怎樣計算這道題?
學生口答后,請同學按自己的想法計算出來。(請幾位同學寫在投影片上。)
(2)選出幾位同學的投影片作評價,選擇時,選出不同方法計算的,計算有錯誤的。
先評價有錯誤的計算,找出錯誤原因,再投影出正確的計算:
教師:請做這題的兩位同學分別講一講自己的算法:
教師:比較這兩種算法,哪一種更簡便?為什么?
學生口答后,教師在例4下面板書:
解法1:小數化分數。
解法2:分數化小數,更簡便。
(3)筆算下面各題:(請幾位同學寫投影片。)
訂正后請學生觀察:觀察上面各題中的分數,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口答后教師在例4下方板書:分數都能化成有限小數。教師:清說一說你做這組題有什么體會?學生口答后教師概括:,如果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選擇化為小數計算比較簡便。
2.題目中的分數不能化為有限小數。
教師:觀察這道題里的分數,與例4中的分數有什么不同?
教師:這道題應該選用什么方法計算呢?請同學們試一試。(請幾位同學寫投影片。)
(2)選出幾份學生寫的投影片作評價,計算有錯誤的要找出錯誤原因。
教師:為什么這道題不選用分數化小數來計算?(教師板書:小數化分數。)
學生口答后教師板書出:有的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教師:計算題一般都要求計算出精確的結果,所以不能隨意取近似值,但是如果題目允許取近似值,這種題也可以采用分數化小數來計算。例如這道題:
教師:請說一說,脫式過程中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用“=”?
學生口答后教師再說明:計算中,哪一步取了近似值,哪一步就用“≈”,沒有取近似值的都應用“=”。
(3)先看一看各題中的分數有什么特點,再計算。(寫本上,集體訂正。)
教師:說一說做這一組題的體會。
學生口答后教師把板書補充完整:,題目中有的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時,一般應把小數化成分數來計算。
計算練習:(請幾位同學寫投影片。)
(三)鞏固反饋
1.把下列算式分組,你認為把分數化為小數計算簡便的為A組;把小數化為分數計算的在B組,在題后的括號里填上A或B。(投影)
2.請選用適當的方法,寫出運算的第一步。(請幾位同學寫在投影片上。)
3.計算下面各題。(每題都請幾位同學寫在投影板上。)
4.取學生投影片上有錯誤的進行討論。
(四)課堂總結與課后作業
1.怎樣選擇合適的方法來進行計算。
教師板書:具體題目具體分析,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2.作業 :課本151頁練習三十四,2,3,4,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小數、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是分數、小數互化;小數、分數加減計算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對不同的題目來說,或者選用分數計算,或者選用小數計算更好,所以本節教學選用了按題組讓學生進行計算、討論,目的是使學生對一般的情況取得一些判斷,選擇算法的經驗,提高對計算題的審題能力,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最重要的是具體題目要具體分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安排了同學對錯題的分析討論,以幫助學生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養成良好的習慣。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