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Unit 4 Buying fruit》教學案例及反思
4、跟旋律,齊唱“what are those?”。
(四)學習“how many kilos?”“…kilos.”
1、 教師提著一袋一公斤重的葡萄,以“here are some grapes. how many kilos?”提問,然后把草莓放在臺秤上稱一下,再以“oh, one kilo.”作答。
2、drill: kilo; one kilo; two kilos; three kilos
3、多媒體出示一些水果,同時快速地閃現物品的重量, 操練: t: how many kilos? s: one kilo.
4、(多媒體分別依次出示一堆水果)t: 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1) 同桌之間操練。s1: how many kilos?
s2: …kilos.
(2) 出示正確的重量,師生對話,t: how many kilos? s: …kilos.
step 3.consolidation
1、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師生對話,引出課題并教讀。
t: who’s she?s: she’s miss li. t: what is she doing? she’s buying fruit.
2、drill: buying fruit
3、t: miss li is buying fruit. let’s go with her. ok?
看多媒體插圖,聽錄音,模仿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flash動畫創設的集圖像、聲音、文字與一體的動感語言環境,激起學生交流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 t:指著桌子上的一些水果,說:“here are some fruit. i’m a saleswoman. who will come to buy fruit?”與一位學生示范表演買水果。
t: can i help you?
s: i’d like some bananas, please.
t: how many kilos?
s:…kilos, please.
t: here you are.
s: how much?
t:…yuan, please.
s: here you are.
t: thank you!
s: not at all./that’s all right.
5、請兩位學生練習。
6、教師指名幾人扮演售貨員,其余的學生扮演顧客,利用桌子上的水果進行練習。
7、展示練習成果:教師與學生對話,了解練習情況。
教后反思:
本節課是《牛津小學英語》4b第四單元buying fruit的第一課時,本節課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能夠運用“what are these?”、“what are those?”以及“how many kilos?”詢問復數物品的名稱及重量。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興趣激發為目標,情景操練為主線,任務活動為抓手,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以興趣激發為目的。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前蘇聯教育家科洛廖夫語)。英語學習中有大量的記憶工作,如果“樂趣”中樞被激活,人就可以樂此不疲地去做事情,而且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主動愉快。一種既無樂趣又看不見成效的學習,即使反復刺激仍不易記牢。若學習伴有樂趣或成就,學習的效果就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新課導入時設計了誦讀小韻文環節,這樣不僅幫助學生復習了一些水果的表達法,為本課的學習作知識鋪墊,而且抑揚頓挫的節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使他們精神亢奮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為本課的學習作了心理鋪墊。接下來的新授環節中,為了鞏固所學的新單詞和新句型,我又采取了填一填、唱一唱的形式,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快樂,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再一次調動了起來,從而有效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以情景操練為主線。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要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和經驗,并能在生活實際中運用。”也就是說要盡量為學生創設接近生活的語言情景,使他們在情景中運用語言,習得語言。為此我在教學過程創設了多個情景對話活動,比如讓他們通過運用“what are those?”詢問,知道葡萄等水果的英語表達法,在猜猜水果重量的過程中操練“how many kilos?”促使學生在對話過程中大膽實踐,從而體驗到成功,獲得成就感,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變他們的“要我學”為“我要學”,切實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