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1、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詞句。
4、初步學會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態的變化。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火燒云上來了,滿天霞光,多新奇,多有趣啊!現在讓我們再一次體會這神奇的霞光吧,請同學們有感情地齊讀第一段。
二、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1、看課件,總體感知:
火燒云上來時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更神奇,更美麗呢!想看一看嗎?
(課件展示火燒云的畫面。)
2、談體會,自由發言:
欣賞完了,談談你有什么體會呢?
3、自由選擇,精讀精品:
現在請同學們細細地讀課文第二段,用心去感受火燒云的顏色、形狀的變化。然后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好好地讀,通過有感情地讀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
4、匯報火燒云上來時天空顏色的變化:
⑴ 讀第二自然段:
誰愿意來讀讀這句話?
(出示第一句,一生讀,生評。)
同法出示第二句。
⑵ 學生評,再讀:
他讀得好嗎?為什么?你能再讀讀嗎?
⑶ 老師點評,再讀,如: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變化好快啊,是啊,幾乎看也看不過來了。
再如:
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紅、半灰半百合色,顏色真多啊,讓人眼花繚亂呢。誰還想讀?
再如:
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讀得很有韻味,還有啊?
⑷ 發揮想象:
那就請你們再想一想還有哪些顏色呢?照著書上描寫顏色的詞的樣子來說,想好的同學自告奮勇地上來寫在黑板上。
(學生寫顏色的詞。)
⑸ 學會概括:
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啊,能用恰當的詞語來概括嗎?
(如: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等。)
⑹ 有感情的讀:
多么美麗的景象,多么優美的文字啊,再讀讀這段話,比比誰能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
5、火燒云上來時形狀的變化:
⑴ 個別學生讀:
火燒云的顏色絢麗多彩,并且變化極快,更為神奇的是形狀也在變啊,怎樣變的呢?請三位同學來讀讀后面三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讀得好嗎?為什么?
⑵ 生評讀。
(我聽出形狀變化快,多。)
⑶ 師評,練讀:
是的,一會兒、眨眼間、跑著跑著,形狀的變化真快啊,能讀出來嗎?誰再來讀讀? 我看出來了, 你邊讀,還在邊想象呢!真好。
⑷ 欣賞句子,總結寫法:
你們知道嗎?作者在描寫馬的樣子時,描繪得真是精彩,一起來欣賞。
課件出示句子:
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馬是站著的…
再讀一讀這兩句話,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書上為什么用第一句呢?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呢?
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不僅使文章生動具體,還突出了火燒云的變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