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課堂教學實錄
生:“蜿蜒”就是彎彎曲曲纏繞在那里的意思
師:大家再看“蜿蜒”,還有什么發現?
生:兩個都是“蟲”字旁
師:右邊呢?
生:表示聲音
師:是呀,它們是形聲字
師:接下去我檢查一下課前朗讀課文的情況,我點到誰,就請誰來讀,聽清楚他哪里讀得好,哪里讀錯了
生:讀
師:隨時糾正
通過剛才幾位同學的朗讀,老師發現你們課前的讀書,不是非常的仔細有很多同學都讀錯句,漏句,這個現象非常嚴重,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朗讀習慣
同學們把頭抬起來,我們來看黑板上的這幅圖,這是一幅長城圖,你看一下,這幅圖是從什么方位看長城的?是怎么看長城的?
生1:站在一個原位,瞭望·····瞭望·····瞭····瞭看的
師:是瞭望看的,看什么?
生2:看長城
師:那就是遠看那你遠看長城,你看到了什么?
生3:我看到了崇崇的山嶺
生4:我還看到了碧藍的天空
生5:我看到了它像一條長龍,長著許多鱗片
生6:我看到了城臺
生7:崇山峻嶺的山嶺圍繞著萬里長城
師:長城就修筑在這崇山峻嶺之上,那課文哪一節在寫這幅圖的內容?
生1:第一小節
師:誰來讀第一小節其他同學思考你從第一小節看到了什么?
生:讀第一小節
生:回答:我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體會到了長城太雄偉了
師:這里有一個數字——13000多里同學們,如果每天讓你走200里,你從東頭的山海關出發,走到西頭的嘉峪關,你要走多長時間,算一算
生:算
師:差不多要走65天左右,65天有兩個多月,兩個多月才能走完長城,當你走完長城,你想說什么?
生1:當我走完長城,我想說“真是太累了”
師:你僅僅感受到這個嗎?
生:長城真是太長了
師:把你這個感覺讀好
生:讀
師:這個長城真長啊!我們一起來讀,你理解這里的蜿蜒嗎?“理解蜿蜒”
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生讀其中的一句
師:聲情并茂的說,這么氣魄,這么長的長城,怪不得作者發出這樣的贊嘆,請同學們齊讀整段話生:齊讀課文整段話
點評:朗讀指導要體現層次性:就是寫讀“準”字音,再讀“通”句子然后讀“熟”課文,最后才是美讀,對于“長城”的雄偉壯觀,沒有切實感受,怎么能讀得出感覺呢?感情朗讀應在有真切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應“以情帶聲”,而不是“以聲擠情”只有對文本的深入研讀,才能使“情”“聲”和諧
第二課時
師:上節課,我們了解到作者通過比喻,列數字的方法突出了遠看長城的長、彎的特點,讓我們再讀課文第一段,再次感受它的特點
生:齊讀第一段、
師: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長城去感受它的美麗,請同學們看黑板上的這幅圖,這回作者是怎樣看長城的?
生:這回作者是近看長城
師:課文第二自然段就是在介紹作者是近長城所看到的,請你自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從哪句話知道作者的觀察角度發生了變化——由遠到近處了第二個問題,走近長城以后,長城有什么特點,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開始
生讀
師:哪句話看出作者的觀察角度從遠到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