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說課設計2
二、圖文對照,遠看長城,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指導學生在看圖、學文和交流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遠觀長城的圖片,讓學生結合畫面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默讀習慣。使學生處于主動積極的思維中,交流讀后感受。體會比喻句“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的用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并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進一步體會長城的雄偉氣勢,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圖文對照,近看長城,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
課文在體現長城的雄偉氣勢時,花重筆墨描寫了長城的高大堅固,,這也是教學中需要學生領悟的重點。為了突出重點,教師抓住了最能體現長城的高大堅固的語段進行深入地分析理解。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通過圈劃詞語,找出長城特點、結合課件,直觀演示課文中描寫的“垛子、了望口和射口”、同桌交流讀后感受的方式,體會長城的高大堅固。然后指導學生入境入情地朗讀。教師設計了:作者是在哪里看長城的?是按什么順序寫這一自然段的?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的方法,分散了教學難點。
四、抓重點句,體會情感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長城,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是本課又一教學重點。課標中指出:通過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是理解課文內容的主要方法。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抓住重點句“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和“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讓學生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標注出自己的讀書體會,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整體把握課文,升華認識
在學生感悟我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修筑的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時,齊讀最后一段后,瀏覽全文,小組討論:為什么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整體把握課文,使學生在學習課文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激發進取精神,促進持續發展。
六、拓展延伸,形成積淀
這個環節設計了兩個問題:你認為文章寫的怎么樣?用了什么寫作方法?體現了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達到學語文、用語文的目的。
七、總結課文,情感熏陶
在學生頌讀中外名人游覽長城后的留言中,結束全文。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板書設計】
采用總分式的板書設計,簡單、明快,學習內容一目了然,而且突出教學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