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徐悲鴻勵志學畫 教學后記
今天和學生一同在濃濃的民族自尊中,深深的民族自豪中學完的這一課。開課我首先簡介了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受列強欺侮的歷史背景,然后聯系初讀課文后檢查生詞的內容,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住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從徐悲鴻勵志的“志”入手,請學生默讀課文,說說徐悲鴻立下了什么志愿?“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通過聯系歷史背景說說一部分外國人認為的中國人是怎樣的?你認為真正的中國人是什么樣的?
師:“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真正的中國人你們認為是怎樣的?
生:不會讓外國人欺侮的
生:就像奧運會中的劉翔一樣,會讓人們刮目相看的,真正的中國人被逼急了,就會創造奇跡。
生:是自強不息的
生:絕不會被列強擊垮的
接著,我提出疑問:為什么他會立下這樣的志愿?學生很快就能說出。為建架起學生和文本之間的情感,我著重抓住了外國學生說的“你們中國人”這幾個字。為什么他不說“你徐悲鴻”而說你們中國人,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情緒被激發起來后,他們再讀“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情感就不一樣了。
師:徐悲鴻是這樣想的,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請學生默讀4、5、6段,劃出徐悲鴻的行為。
在學生劃后,針對性的將“奔馬圖”介紹給他們,學生忍不住,就說,徐悲鴻的畫,表明了他的努力,他就像筆下的駿馬一樣在為實現志愿堅持不懈的奔跑。
過渡到徐悲鴻的成就后,我們再來讀讀他的志愿,說說是不是實現了?他讓外國人認識了怎么的中國人?
徐悲鴻會對道歉的外國學生說些什么呢?你們想對徐悲鴻說些什么呢?
最后用舒婷的《我的祖國》做為整篇課文的結尾。
教學中以一個點做為引發點,上下覆蓋,層層深入,我想這樣的教學就是我們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