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③ 表演情景,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⑵ 學生找美,談感受:
謙讓這也是一種美,尊敬老人也是一種美。
⑶ 學生找“理所當然”:
把“這”這指“互相謙讓,背老人過河”看成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樣讓我們感動的事,在我的家鄉隨處可見,很自然,看來在那里禮貌謙讓,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⑷ 演一演:
文中有兩個情景,我們來演一演,演的時候要抓住文中提示的詞語,把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演出來,可以合理地加上自己的想象演哪一組都可以。
屏幕出示兩組情景:
② 在溪邊遇上老人……(在這里注意“伏下身子”)
⑸ 學生點評:
過渡:演得好不好?在我的家鄉這種情景隨處可見,謙虛禮讓(板書)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理所當然的事,成為大家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⑹ 讀第4自然段:
過渡:這一塊塊,一排排搭石,每一塊上面都刻著鄉親們美好的心靈,每當我看到它們的時候,心中就會涌動著一種情感……
(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5、學習第5自然段:
⑴ 齊讀第5自然段。
⑵ 什么樣的情感。同學們談理解: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接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一塊塊,一排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⑶ 讓我們包含深情地再來讀一遍:
這篇課文,我們就學到這里,你們還有問題嗎?
6、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小事中發現美:
作者選取了家鄉中最平凡、最常見的事情。但是我們學過以后,卻感到這平凡中透著深意,樸素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令人回味。其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到處都有美,而這些美就存在于一些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中。同學們請你們回憶一下。
正如一位名人說的一樣: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我們要善于從不起眼的小事中發現美,用心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人與人相互的關愛,這樣當我們把這種情感傾注于筆端的時候才會寫出如作者這樣值得咀嚼回味的文章。但我們帶著這種情感走向生活的時候,生命才會更有意義,人生才會更加美麗。
課后老師留一個小練筆──(幻燈片出示)
好,今天的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