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生2、3、4:……
師:那么在古時候是怎樣的呢?有對比才更能體現20世紀的改觀,也就是同學之前提到的問題。請同學們讀3、4自然段。
生:自讀。
師:古時候人們依賴神仙,要是老天爺不高興了,人們就只能餓肚子甚至流離失所。
師生合作讀:那是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師:僅僅沒有這幾樣東西嗎?
生:不是的。
師:學著作者的樣子說一說。
生1:那時沒有電影,沒有電腦,沒有空調,也沒有數字電視。(建議把空調改成數字音樂,這樣都是視聽娛樂方面的)
生2:……師:引讀下一句:當時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
生: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師:說說,神仙就是現在的人們。
生1:“千里眼”就是現在的雷達、可視電話。
生2:“順風耳”就是現在的電話。
生3:騰云駕霧的神仙就是現在的飛機。
師:這真是——
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師:讀了這句詩,你有什么體會?
生:我從“忽如”知道了20世紀的變化快、多。
……
師:20世紀的變化(大),內容(多),速度(快)。
生:對比著讀古今這兩段話。
師: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生:作比較。
師:把古今變化作比較,更加突出20世紀的變化大。
四、舉一反三,暢寫體驗。
師:請同學們再看錄像。師引語:過去人們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故事,閑雜人們發現了月球。過去人們希望怎么樣,所以現在人們發明或發現了什么呢?靜靜地想。
生:仿“作比較”的表達方法寫寫過去人們希望怎樣,20世紀人們發明或發現了什么呢?交流。
師:課堂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生:解決了。
師:還產生哪些新的問題呢?
生:……
師:這些問題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再陸續解決。下課。
板書:
呼風喚雨的世紀 ?
qián 發明? 用詞精妙
潛 發現? 舉例子
改觀? ? 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