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實錄
生讀。
師:當時葉老已經(jīng)70多歲的人了……所以——
生讀:
我雖然……
師:葉老在你心里僅僅是個認真的老人嗎?他還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生:慈祥的
生:對孩子的成長關(guān)心
師:他給予每一個孩子無盡的關(guān)愛。
師:葉老不僅這樣認真地批改我的作文,還在后面寫了評語。請你們讀一讀,他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寫作文呀?
生自由讀。
生:要寫具體事實。
生:從具體事實中透出對王老師的敬愛。
師:還有什么要求?
生:(讀)在這件事上深愛感動。
師:先得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同學們,你們想想,這則評語里寫的都是我的優(yōu)點,你們有疑問嗎?
生:葉老為什么要那么認真地修改那么多處?
師:快讀讀第5自然段。知道為什么了嗎?
生:樹立了我的信心。
師:對,樹立了我的信心。(師板書)若干年后,肖復興也成了大作家。讓我們一起來加快一下當年的那一幕。試著填一填:
當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時,我
當我仔細看了葉老的修改后,我
當我看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后,我
師:今天我們……學到了修改作文的方法,我們也來試著修改一下這句話。用上修改符號。
師:你能說說怎么改嗎?
生改。
師:(小結(jié)語)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了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jīng)歷,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比較多。這樣的文章對剛剛升入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很有難度。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不容易理解,對文中所表現(xiàn)的葉老關(guān)愛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和感受葉老認真的態(tài)度,以及對下一代的關(guān)愛就是教學難點。感受葉老的人品和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學重點。教學中力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同內(nèi)容的對比,補充課外資料,自主練習修改句子中的問題等方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教師簡介:
孫瑩,女,北京市東城區(qū)史家小學語文教師。2006年取得小學高級職稱。
2006年參加北京市東城區(qū)“東興杯”語文教學大賽,獲一等獎;2007年參加北京市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獲一等獎。近幾年連續(xù)獲得史家小學中青年骨干教師、東城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東城區(qū)語文學科骨干教師、東城區(qū)教育新秀等光榮稱號;還被連續(xù)聘為東城區(qū)語文學科兼職教研員。
課文附錄: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人教版四上)
肖復興
1963年,我上初三,寫了一篇作文叫《一張畫像》,經(jīng)我的語文老師推薦(jiàn),在北京市少年兒童征文比賽中獲了獎。
一天,語文老師拿著一個厚厚的大本子對我說:“你的作文要印成書了,你知道是誰替你修改的嗎?”我睜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葉圣陶先生!”老師將那大本子遞給我,又說:“你看看葉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細,你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