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
2.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句意,體會詩中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指名背誦《獨坐敬亭山》、《望洞庭》,大家欣賞。
二、初步理解詞與詩的區別:
1、自讀"預習"。讀后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2、誰能找到詩與詞的區別?
三、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憶江南》理解詞意
1、《憶江南》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帶點字的意思。
(1) 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互相質疑,互相解決。
(2) 學生匯報:
好:美好。
舊曾:以前、過去。
諳:熟悉。
勝:勝過、強過憶: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如詩如畫的江南,風景還是以前熟悉的那樣。太陽光下,江邊的鮮花比火還要紅艷。春光里,江水碧綠如藍。如此美麗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4、學生朗讀本詞,要讀出感情。
(1)在組內讀。
(2)在班上匯報讀。
五、總結升華
1、進一步讀《憶江南》(邊讀邊想江南美景的畫面)
2、討論: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懷念江南的美麗景色)
板書
唐:白居易
紅勝火
綠如藍
懷念江南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