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1、了解黃河變化的過程、原因、及治理方案,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2、搜集有關黃河資料,激發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重點 了解黃河變化的過程、原因及治理方案。
三、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樹立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具準備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激qing導入,播放音樂
師: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她的名字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條河,她的名字叫黃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億萬中華兒女成長的搖籃。那么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黃河,去看看她的過去、現在、未來。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課件出示課題——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二)、重點探討
1、黃河的過去
師:請同學們想想黃河的過去是什么樣子的
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自然條件很好
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課件展示過去的黃河
師:因此,我們的祖先才選擇這里繁衍生息。帶著愉快的心情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要讀著舒緩一些。
師: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河變了。
2、黃河的現在
師:請同學仔細讀書,認真地想一想后來黃河變成什么樣呢?
生: “2000年間竟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給兩岸人民帶來深重苦難。”
黃河水里含沙量增多,到洪水季節,容易造成水災。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課件展示今日的黃河
3、黃河變化的原因
師:黃河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的原因是什么?用你喜歡的方式讀第六自然段
師:讓學生找出黃河變化原因的重點句子。
生:“一是自秦朝以后,黃土高原氣候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松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
師:歸納一下黃河發生變化的兩個方面原因。(出示課件:自然原因、人為破壞)
①自然原因:氣溫轉寒,暴雨集中,黃土松散,造成水土流失。
②了解“社會原因”,人口迅速增長,無限開墾放牧,綠色植被被破壞,失去天然保護后,發生水土流失。
師:讓學生有感情朗讀,激起學生的痛惜之情和社會責任感。
從原因中同學們受到什么啟發?討論
(三)、設計治理方案,增強環保意識
師:正因自然與人為的原因使得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憤怒了她咆哮了。我們怎樣才能讓她平靜下來呢?科學家為治理黃河設計了什么方案呢?請同學繼續自學第7自然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說一說。
生:一,黃土高原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二,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三,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這樣才能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這樣數管齊下,讓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為現實。
(四)、朗讀全文,升華情感
同學們,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可是現在卻成了一條禍河,成了一把懸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頭上的利劍。讓我們把我們對黃河母親的關心,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對人類活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深刻認識,對“行動起來,拯救黃河”的強烈愿望,融入到課文的每一句話中,通過我們的深情朗讀表現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