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小議
上完了我的教學研討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后,在緊張、興奮之余,我有很深的感受。這篇獨立閱讀課文是一首兒童詩,內容很簡單,通過對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幾個場景中戰爭的描寫,在最后一節中發出祈盼,希望制止戰爭,維護和平,讓戰火中的孩子能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節課我的總體設計思路是:“享受春天”──“春天幻滅”──“再享春天”這一情感主線激發學生憎惡戰爭,希望和平的情感,通過三讀體會詩歌的感情,1、通讀;2、品讀;3、誦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币虼,在設計中,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通過讀書有所感悟,通過感悟促進內化。本課教學設計中,閱讀形式多樣,注重學生個性化閱讀。
1、通讀。開始,我讓學生把全詩讀通順讀流暢,是讓學生初步感受到詩歌里的內容。在讀中我注重到一些生字的讀音,如“弋”字,我出示了拼音“yì”,學生很快就讀準了這個字的字音。我還及時糾正了學生讀錯的字音,所以這一遍學生能讀得通順、流利。
2、品讀。我先出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再讓學生從詩歌中找出描寫春天美好的語句品讀。這時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多樣,我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個性化朗讀能讓學生體現了個體的特點。開始我進行第一步:“享受春天”。在讀中我先沒有指導,只是問詩歌的內容或者其中的詞語,學生理解后,我再讓學生讀,學生就能讀出感情。如我著重讓學生理解“樂園”“天下”,學生理解到那些動物的快樂,所以再讀時就把快樂的感情融入其中來讀,讀得高興、快樂,我從中聽出了他們幸福的感情。其次當我在教學“春天幻滅”時,由于學生對戰爭是比較陌生的,我就出示了相關課件讓學生了解戰爭的景象。當一張張可怕的戰爭圖片和“轟隆降”的炮聲在教室里響起時,學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課件上了。我再讓學生讀,是什么打破了動物們的夢幻,并讓學生自選有關內容來讀,我不作任何朗讀技巧的指導,只是問學生:你讀得很氣憤,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學生就自然地說他很氣憤。再接著我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學生的情緒被我調動了,所以讀時,都用心去讀,讀出了氣憤的感情。
我又讓學生自己交流收集的有關戰爭的資料,又將我自己事先做好的課件讓學生觀看。很快,孩子們的眼睛就發直了,一張張在戰爭中受到傷害的肢體不全的無辜的兒童的照片,還有一列列令人驚心的數字,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了很強烈的撞擊,然后我選擇了一組圖片“戰爭中讀書的孩子們”,就這么出現在孩子們眼前,而那一個個確鑿的數字,一個個真實的圖片就此印入他們的雙眸,繼而定格在心,沒有陽光,沒有鮮花,沒有色彩,沒有歡笑……我這時就問:“面對此情此景,你希望什么,你祈盼什么?”學生立刻回答:“和平”。這樣我就順利地進入了課文的第三部分“再享春天”的學習。這時,學生感受戰爭使自然界滿目瘡痍,使人們的生活不得安寧,使兒童受到極大的傷害,激發了孩子們的悲傷、憤怒和祈盼之情。孩子們開始朗讀了,我也開始朗讀了,聲音和平時很不一樣,充滿了力量,充滿了激qing。我驚喜地發現,平時上課喜歡做小動作的人也讀得非常有感情。甚至一學生習作里寫“連平時調皮的秦晗夏同學也讀得非常有感情!庇蓪W生和教師的齊讀,共同抒發了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喜愛和祈盼之情。最后,我問學生:“讀完了嗎?”學生都說沒有,繼而體會到省略號的用法。詩歌省略了什么?學生回答多種多樣,但呼聲最高的是:“和平!”我馬上板書:“享受和平”。 讀完后,我表揚了大家,夸他們真正是用心在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