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1)學生匯報,讀句子,說原因。
(2)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飛蛾求生的欲望?(掙扎、極力、鼓動、躍動)
(3)換詞比較:
a.“躍動”改為“跳動”行不行?為什么?(明確:不行。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的幅度更大,更能表現出飛蛾奮力掙扎的情景,表達強烈的求生欲望和強大的生命力。)
b.你能把這種體會讀出來嗎?(生讀)
(4)想象說話:此時此刻,你就是這只握在作者手里的飛蛾,你會怎么想?
預設1: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逃出去。
預設2:再加把勁,我馬上要逃脫了!我不能夠在這里喪失自己的生命!我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預設3:我還要為這個世界多做點貢獻,所以,我必須要逃出去。
(5)指導朗讀。
a.(承接上面)師引讀,學生齊讀。
b.剛才我們從關鍵詞中讀懂了內容,體會到了飛蛾求生的欲望。標點也是無聲的語言,從這三個感嘆號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誰帶著這種感受,再來讀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回扣課題。
小結:是啊,作者被這個小生靈頑強的求生欲所震撼,這就是──(生讀課題)生命、生命。
(二)合作學習“瓜子生長”事例
過渡:平均壽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飛蛾,竟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求生欲望,那普通的
香瓜子又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呢?
1.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要求:(1)運用剛才的方法,自讀第3自然段,找出讓自己感動的語句,寫寫自己的體會。(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句1:“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1)學生讀句子,說原因。
(2)從哪些詞語感受香瓜子生命力的強?(掉、竟然、冒出)
(3)竟然是什么意思?(沒有想到的、出乎意料、不可思議的奇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命力的頑強)
(4)為什么作者不用“生”或“長”,要用“冒”?(“冒”字體現瓜苗頑強的生命力。)
(5)指導朗讀。多么頑強的香瓜子呀!誰來讀?
過渡:你還從哪里體會到它的頑強的生命力?
句2:“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1)學生讀句子,說說原因。
(2)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沖破、不屈向上、茁壯生長)
(3)理解“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a.從“它只活了幾天”,你體會到了什么?(時間短)
b.從“僅僅”呢?(生活的時間更短)
c.“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你又體會到了什么?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引讀)即使它的生命只有7天,它會沖破—(生接讀)即使它的生命只有5天,它
要沖破—(生接讀)即使它的生命只有2天,它也一定能沖破—(生接讀)
d.此刻,“即使”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贊美、敬佩、崇敬)
3.指導朗讀。請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自由讀,男女比賽讀,齊讀)
4.回扣課題。
小結:環境惡劣,困難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這就是——(生齊讀課題)生命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