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三)學習“心臟跳動”事例
過渡:小小的生靈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艱辛的努力呀!更何況我們人類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個事例,想想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到震驚?
1.出示:“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1)令“我”震撼的是什么?(心臟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
(2)創設情境,感受心臟跳動:
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用手摸著你的心,靜靜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你感受到什么呢?(心跳)你想說些什么?用文中的話說說。(出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3)你想帶著怎樣的心情把這句話告訴大家?(高興、自豪、激動……)
(4)請帶著你的感受讀讀(指名讀);想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2.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1)“糟蹋”是什么意思?(浪費、不珍惜)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說現象)
(2)怎樣叫“好好使用生命”呢?聯系課文內容來說說。
(3)比較句子:
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要對自己負責。
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第二句寫得好,因為“必須”突出作者對生命負責的堅定的態度。)
(4)我們看看杏林子是怎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出示杏林子的資料:
杏林子十二歲的時候,患上了一種非常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關節壞死,從十二歲患病到六十一歲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時間里,她都是在輪椅中度過。但是堅強的杏林子并沒有向命運低頭,只有小學學歷的她憑著對生命的無限熱愛,用這樣的雙手(出示圖片)寫下了80多部文學作品,被譽為“中國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她組織成立了“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為中國臺灣100多萬殘疾人作出了貢獻。她離世之后,家人根據其生前遺愿把軀體捐給醫院供醫學研究。
(5)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
(6)是呀,生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我們要向杏林子學習,必須對自己負責。這就是——生命生命
三、感悟生命,升華情感
過渡:正是出于這樣的思考,杏林子寫下了了這樣一段話。
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齊讀,談體會。
2.理解:“有限的生命”、“無限的價值”。
a.“有限的生命”:為什么說生命是有限的?(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人的壽命再長,不過七八十年光景,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生命是多么短暫。所以,生命是有限的。)
b.“無限的價值”:你知道哪些人也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來舉例說一說。(炸碉堡的董存瑞,被火燒的邱少云,為人民服務的雷鋒……)
3.朗讀。這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體現了無限的價值。讓我們帶著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再讀這句話。
4.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讓有限生命體現出無限價值呢?生結合實際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