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天安門廣場》,我主要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說明性的課文,課文共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用概括的語言總領全篇,介紹了天安門廣場的位置和特點。第二、三自然段按方位順序分別介紹了天安門、金水河、金水橋、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的具體位置和壯觀景象,第四自然段介紹了天安門廣場特殊的政治地位,第五、六自然段著重描述了兩個典型場面——清晨時的天安門廣場和節(jié)日時的天安門廣場。特別是第六自然段通過對節(jié)日天安門廣場的景色和人們活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了節(jié)日天安門廣場的五彩繽紛、燈火輝煌、熱鬧沸騰,讀來如臨其境,令人心馳神往。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四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制定以下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天安門廣場的壯觀輝煌;知道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征,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說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能夠了解天安門廣場的壯觀輝煌和他所具有的特殊意義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認識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征以及理解“五星紅旗與旭日一同升起”這句話是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事半功倍,使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tǒng)一,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順利地達成教學目標,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結合本課語言特點與四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的學習特點,我將運用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朗讀法。
新課標指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平時課堂中需要練習提高的一個訓練點。結合本課的語言特色,我想采取以讀代講,以講促讀,讀中悟情的方式,讓學生讀出熱愛天安門,熱愛祖國的情感。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因此針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我提供給學生充分的鍛煉機會,安排學生個人自由閱讀,比賽讀,齊讀等方式,以達到課堂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全體的互補。使學生深入對文本的認識,激發(fā)內(nèi)在的情感。
2、想象法。
新課標提倡“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我將引導學生抓住開國大典時的情景,節(jié)日時廣場的熱鬧氣氛展開聯(lián)想,讓學生感受到天安門廣場對于新中國的意義和它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的神圣地位。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我準備以談話的形式導入課文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理解字詞,達到能正確、流利閱讀課文的目的。在讀準、讀順的基礎上,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知道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使學生對課文有個初步的了解,為第二課時的學習打下基礎。
接下來我著重講講第二課時的設計:
一、精讀細品,讀中感悟。
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主要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找找概括寫出天安門廣場位置和特點的句子,然后抓住“中心、寬廣、壯觀”等詞語,體會其特點,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這樣可以讓學生有目的的讀,也讓學生對天安門有個總體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