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教學設計
一、教學背景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從三個方向觀察立體圖的形狀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有關觀察物體的知識。教材呈現了“天安門廣場”的一組照片,根據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與形狀,確定其中一些照片的地點(辨別觀察者的具體位置)。學生已經學習過從不同的方向看同一個物體,有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在此基礎上本節課繼續學習從不同的方向看一組物體,物體數量由“一個”到“一組”,增加了難度,所以在教學時要注重為學生提供實際觀察的機會,以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二、整合思路
本節課在情景的引入、知識的探究和知識的應用等方面都運用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為學生創設了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我們的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多次利用人機對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形象展示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通過觀察、比較一些照片,能識別和判斷拍攝的地點與照片的對應關系。(2)通過觀察連續拍攝到的一組照片,能判斷照片拍攝的前后順序。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上述觀察、想象、判斷與推理的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包括空間想象力和空間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1)、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從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操作體驗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辨認一組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相應畫面。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連續拍攝的某一景物的先后順序。
【設備分析】 本節設計在模式三(互動式網絡平臺,信息教室全套設備)環境下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不同方位的欣賞,觀察,辨認,驗證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辨認一組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相應畫面。
【學生狀況分析】經過幾年的數學學習,孩子們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對電腦操作有了一定的基礎,他們喜歡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發表見解,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 媒體應用分析 一、 古詩導入,展示圖片 欣賞廬山景觀視頻和照片,并欣賞古詩《題西林壁》。 學生論壇討論:同樣是廬山,為什么我們看到了不同的面貌?(拍攝角度不同) 學生討論并發表在數學討論1中。 察看學生發表的討論。 小結:同一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面貌。 二、探究新知,構建模型 活動一 天安門廣場 1、欣賞圖片,了解情況 學生欣賞天安門廣場的視頻和圖片,教師簡單介紹天安門廣場中的主要建筑物:升旗臺、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路燈等。 2、根據模型,發揮想象 出示主題圖“天安門廣場” 讓學生想像在廣場的1、2、3、4號4個位置拍攝照片能拍到什么。 獨立想象之后與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畫面。 3、聯系實際,觀察辨別 辨認四張照片分別從幾號位置拍攝的 將判斷結果填入網頁中。 教師查看學生填寫情況,并說明自己判斷的理由。 引導學生討論在圖中:2號位置和3號位置看到的圖有什么區別? 匯報討論并發表在數學討論2中。 學生點擊網頁“觀察結果”對剛才所作的辨認進行驗證。 活動二 寧寧的家 1、認識俯視圖 課件出示“寧寧的家” 觀察空中拍的照片,說說圖中都有什么?讓學生說一說,引導學生說清在什么方向、位置分別看到了什么? 2、辨認照片 問題一:照片是從圖中的幾號位置拍攝的? 問題二:照片是從圖中那個方向拍攝的? 辨認后學生匯報理由。 活動三 排順序 1、出示本校校園照片 學生欣賞后,說一說這些照片是按照什么順序拍攝的。 (按照游覽校園的時間順序拍攝的) 師生討論交流 2、創設小明旅游的情景 出示游覽景點平面圖 觀察圖中有哪些景觀,說說相對位置。 想象自己是小明,從a點出發,沿路會看到什么? 充分發揮想象,小組討論。 排列4幅照片拍攝時間的先后順序。 點擊網頁查看正確排列順序 活動四 我是小小攝影師 出示教師在校園內不同方位拍攝的照片,學生仔細觀察后說說看這些照片都是在那些方位拍攝的。 活動五 小游戲 學生進行設計小游戲。 教師查看學生游戲情況 三、感受課堂,反饋總結 提問: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感受? 還有什么問題也可以提問。 把自己的感受和問題發表在“在線討論”板塊中。 查看學生反饋。 教師小結。 用古詩和圖片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欣賞→觀察→想象→討論→驗證的一系列數學活動使學生學會識別和判斷拍攝的地點與照片的對應關系。 通過發揮學生想象力以及充分的交流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通過對比2號和3號位置所看到圖片的區別,加深學生認識。 俯視圖的直觀展示初步認識俯視圖。 前面的教學為這里打下了基礎,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辨認。 展示學生身邊的景觀,有利于學生的觀察和說明。 將本課內容應用到實踐中。 通過游戲加深學生理解。 總結全課,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 學習網站出示視頻照片和古詩《題西林壁》,讓學生在欣賞和觀察中討論。 利用討論版使學生們都能發表自己見解。 出示視頻和照片,加深學生認識,通過不同的視頻和圖片結合主題圖學生判斷相應位置所拍攝的照片。 通過網頁操作驗證自己的判斷,加深學生影響。 出示在天空拍攝的寧寧的家圖片。直觀認識俯視圖。 學生自己操作交互式課件驗證自己對照片的判斷。 展示學校照片,是學生身邊的景色,便于學生觀察。 網頁展示旅游平面圖,學生自主觀察充分討論。 查看網頁排列好的正確順序。 讓學生經歷觀察辨認——驗證猜想的過程。 辨別拍攝位置,學會實踐應用。 學生自己操作網頁中的游戲進行設計活動。 發表各自見解,通過論壇讓學生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