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生命生命》這篇文章編排在人教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這一單元以人生為主題,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正像居里夫人所說“生活對于任何人都并非易事”,在小學學習、生活中,將面對種種困難,這一單元的文章告訴我們怎樣對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不幸,從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啟示。閱讀這些文章,可以引導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
《生命生命》寫的都是尋常小事: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香瓜子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我”靜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頑強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人生的大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追求美好的人生。這篇散文,語多不贅,盡意而止,非常簡潔,向你娓娓道來生命的真諦,學生認真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可以在作文選材方面有所收獲。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生命這個沉重話題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較膚淺,如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思考人生的問題并且真正有所收獲,不但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結合課文內容調動自己已有的情感體驗和增加課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來突破這個難點。
【教學策略】
1、指導學生朗讀: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本節課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做到語音準確,停頓恰當,初步讀出語氣,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力求使學生的思想產生共鳴;在讀的過程中辨析作者選材的精當,體會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2、討論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設計意圖】
課文雖然短小精悍,但思想含蓄深邃,而四年級學生年齡尚小,所以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難度。為此,我將作者簡介分成兩個階段出示,旨在通過杏林子的具體事例來感動學生,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深度上呈現一定的梯度。例如,通過第一次的作者簡介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中作者對“生命堅強”的詮釋,通過第二次的作者簡介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感悟,從而讓生命之歌植入學生心靈深處,使學生受到生命意義的啟迪。
在朗讀指導上,我引導學生用“強調法”來表現自己的個性化朗讀,用“想象法”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力求將有形的朗讀技巧指導滲透到無形的朗讀訓練中,將技巧與文本內容及情感緊密結合,融為一體,使朗讀達到“言自口出”、“情自心達”的效果。
【設計策略】
1、以讀為主,讀寫結合: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語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師范讀及學生自由讀、默讀、對比著讀、邊讀邊做記號等形式,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在由讀至寫的傾吐中發展語言、陶冶情操。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生的知識習得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學習的基礎。在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情況下,組織開展小組學習、同桌交流等活動,就能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并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