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美文 美美地教——《麥哨》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主讀悟,感受語言的豐富與優美,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3、初步感知對比、比喻、排比等手法的作用。
4、感受田園風光的美好和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點】:感悟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
一、直接揭題,了解麥哨
1、同學們,在《鄉下人家》我們欣賞了一道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在《牧場之國》我們見識了一個自由寧靜的牧場王國。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劉益一起去領略美好的田園風光,一起感受舒暢愜意的田園生活。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板書:麥哨)齊讀課題。
2、師:麥哨是用麥稈做成的哨子,吹起來能發出“嗚卟,嗚卟”的聲音。
鄉村的孩子都很擅長用麥哨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這節課,讓我們去聆聽麥哨聲吧!
二、初讀課文,吹奏麥哨
1、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用橫線劃出描寫麥哨的句子,多練幾次。
3、 出示:嗚卟,嗚卟,嗚……
田野里,什么聲響和著孩子的鼻音,在濃綠的麥葉上掠過?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么歡快,那么柔美。
嗚卟,嗚卟,嗚……
是誰又吹響了那歡快、柔美的麥哨?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那歡快的哨聲在撩起麥浪的東南風里,傳得很遠、很遠……
(1)你們自己先來讀讀,這麥哨帶給你什么感覺?(歡快、柔美)
(2)課文中是用哪些詞來形容麥哨聲的呢?(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你呼我應,此起彼落。)
(3)來,讓我們一起來吹奏這歡快優美的麥哨。看老師手勢來吹,老師手勢打高,要吹得高些,低就吹得低些,快就吹得快些,慢就吹得慢些。明白了嗎?好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演奏那美妙的合奏曲吧!
(4)吹著麥哨,你的心情如何?能用聲音把這種美妙的感覺讀出來嗎?生練讀
(5)指名讀、男生女生合作讀
4、學習寫法。師:一二自然段和七八自然段寫法相似,一二段在文章的開頭,七八段在文章的結尾,這樣的寫法叫——(生:首尾呼應)仿佛讓我們置身于麥哨所吹響的田園牧歌里。
三、精讀課文,感受麥哨
1、過渡:為什么孩子們的麥哨聲吹得這么歡快,這么柔美呢?讓我們去田野湖畔欣賞一番,請你們自由讀課文3—6小節,喜歡哪部分就多讀幾次,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2、生讀并交流初步的感受。
板塊一:哪兒都讓人喜歡,那就先去欣賞那兒的田野吧。
1、 指名生讀句子
2、 讀著讀著,哪些色彩映入你的眼簾,請圈出來。
3、 有了這些色彩的點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4、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這不僅是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還是一首豐收的贊歌呢。
你從哪些地方看到了豐收的景象?
6、 仿說句子:( )的( )謝了,結出了( )的( )。
7、 特別是這一望無際的麥田,(圖示:麥穗圖),你看到了什么?
風兒輕輕拂過,麥穗搖晃起身子,你仿佛看到或聽到什么?
8、 出示句子: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