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語四下第23課古詩詞三首:《漁歌子》
1、師:讀著,讀著,你的腦海中出現了哪些景物呢?(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漁翁)節奏快,師:誰補充?還有另外的嗎?
師:詩詞語言很精煉,它可以用最少的文字描繪最美的畫面。短短一首詞,容納了如此多的景物,如此多的景物當然不可能平鋪在畫面上。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最美的畫面,使畫面豐滿、立體、有聲有色。
2、音樂,師范讀,學生想象畫面。
3、師:你一定看到了最美的景,耳邊傳過美妙的聲音,或許還能感受到各種江南氣息,把你所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用自己最美的語言描繪出來。
(讓學生“未品詩先入畫”,在畫中感受作者描述的意境,并逐漸走入意境。)
生描繪想象到的最美畫面:
a、畫面:西塞山前白鷺飛
師評:西塞山高聳入云!在你們眼中西塞山是怎么樣的?(西塞山連綿起伏,青翠欲滴。)
“西塞山前”引導讀出山的連綿起伏。讓我們朗讀的聲音也高低起伏。師領生跟,讀好“西塞山前”。
真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如此的悠閑!在西塞山附近展翅飛翔。讀出白鷺的悠閑,飛得高遠,目光追隨著白鷺,聲音傳到山那邊了。讀“白鷺飛”
朗讀整句:帶著這些感受,讀:西塞山前白鷺飛。 評價:這就對了,就該讀出這樣的起伏、轉折、變化。
b、畫面:桃花流水鱖魚肥
師評:(預設“桃花”)你眼中的桃花是最美的!怎樣的顏色?桃花如仙子落入凡間,在枝頭悄然開放。你看到的桃花?流水呢?
(預設“江水”)春來江水綠如藍!看到流水中的鱖魚了吧?鱖魚歡快地在水中游來游去,似乎要躍出湖面,多么肥嫩鮮美的魚啊!請讀出鱖魚的歡快。那岸邊的桃花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
(預設“鱖魚”)鱖魚歡快地在水中游來游去,似乎要躍出湖面,多么肥嫩鮮美的魚啊!請讀出鱖魚的歡快。多么清澈的流水,請你帶著全班同學靜看流水,生領讀:桃花流水鱖魚肥
紅的花,綠的水,慢慢欣賞啊!再讀:桃花流水鱖魚肥
師:想象著想象著,詞的意思就明白了!
(滲透讀古詩詞方法:想象畫面)
結合朗讀:你們描繪得畫面讓人陶醉啊!讀: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師:美哉,江南!這青的山,白的鳥,粉紅的桃花,青綠的流水,吹面不寒楊柳風(出處:志南《絕句》),細如牛毛的雨絲,真是“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出處李白《山中問答》)
好一幅山水風光畫!(板書:山水風光畫)
預設3、4句,學生有描繪到呢,就點到:悠閑自得的釣魚翁輕松、愉悅,心情放松。“斜風細雨”點到:煙雨江南別有一番情趣!
4、師:讓這么美的畫面在你的筆尖流淌吧!(音樂聲中學生寫畫面,前兩句)
5、請幾個孩子讀自己所描繪的a、師或生接: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釣魚的人啊都舍不得回家了!
b、師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c、師引:妙筆生美景,難怪詩人會---生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d、師:帶著這些仙境般的畫面,再次吟誦《漁歌子》。
四、吟誦出一個悠閑垂釣人。(品詞中人)
1、師:斜風細雨不須歸,不須歸就是不回去,不想回家。景色太美了,詩人醉了,舍不得回去了。詩人只是喜歡這美景嗎?還喜歡什么呢?不著急,想讀懂古詩詞啊,一定要了解詩人。咱們一起走近這個偉大的詩人——張志和。